臭氧層破壞的原因跟人類有什麼關係

時間 2022-03-03 19:55:07

1樓:※_雪ぅ之夢

對於這些涉及臭氧損耗的地域性、季節性及其規模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是自南極臭氧洞被發現之後的科學熱點。最初對南極臭氧洞的出現有過三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認為,南極臭氧洞的發生是因為對流層的低臭氧濃度的空氣傳輸到達平流層,稀釋了平流層臭氧的濃度;第二種解釋認為,南極臭氧洞是由於宇宙射線的作用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結果;此外,美國科學家莫里納(molina) 和羅蘭德(rowland) 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稱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s)。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否定了前兩種觀點,而證實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自從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以後,科學家們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臭氧層的破壞和臭氧空洞的出現,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也就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地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以及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氣造成的。

ods主要包括下列物質:cfcs(氯氟烴)、哈龍(halon,全溴氟烴)、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等。

ods的用途:用作製冷劑、噴霧劑、發泡劑、清洗劑等。

廢氣:主要是汽車尾氣、超音速飛機排出的廢氣、工業廢氣等。

在上述所有物質中,破壞力最強的(或者稱之為「罪魁禍首」)是cfcs和哈龍。而在我們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cfcs。

cfcs是氟里昂的一部分。是上世紀30年代由美國杜邦公司開發和生產的一種氯氟烴類的製冷劑,並且冠以商標名稱為「氟里昂」。而現今,人們習慣於把製冷劑統稱為「氟里昂」。

有資料顯示:從20世紀的30年代初到90年代的五六十年中,人類總共生產了1500萬噸氯氟烴。

人類開發了氯氟烴,使自己的生活提高了檔次,卻帶來了乙個巨大的環境問題--臭氧層的破壞。

2樓:口袋裡揣糖

**於氟氯烴的排放,氟氯烴又主要**於冰箱製冷劑,汽車尾氣。

最大的臭氧空洞在南極上空,我國青藏高寒區也有不小的空洞,目前發現的大面積空洞均位於海拔高的地區,世界各國正在商討中。

3樓:匿名使用者

和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類生產生活中排放的氟化物,比如冰箱的製冷劑,是主要的

的臭氧層破壞會導致人類哪些

4樓:

1、主要是氟利昂等物質;

2、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凶,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00萬噸。

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公升入平流層。

3、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公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乙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臭氧層被破壞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造成臭氧層空洞的原因是什麼?

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臭氧層只是一種結果產物:

3o2 + 紫外線 = 2o3

只要是氧原子o,無論是處在臭氧o3結構裡,還是處在氧氣o2結構裡,都能遮蔽紫外線,同分子特定形態無關,在於是氧原子o的電子連珠結構產生紫外吸收光譜作用,而非氧的特定分子結構o3產生紫外吸收光譜作用。這也是大多只要含氧原子o的化合物裡比如玻璃、水,都有很好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

由於地球南北兩極緯度最高,接受紫外線輻射量最少,相對應的此區域的氧氣分子吸收紫外線後形成的臭氧分子也最少。當南半球進入冬季,南極處於極夜狀態,氧氣分子吸收紫外線達到最低水平,生成的臭氧量較其它月份最低,於是人們會發現臭氧空洞「擴大」;反之,南半球進入夏季,南極處於極晝狀態,氧氣分子吸引紫外線達到最高水平,生成的臭氧量較其它月份最高,於是人們會發現臭氧空洞「縮小」,這是南極臭氧空洞範圍動態變化的內在機制。

這是南北極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之一:輸入紫外線少,臭氧產量少。

地球南北兩極上空,是地球以太旋渦的兩個渦口所處位置,渦口每時每刻都在吸入微觀以太旋渦,這個吸入作用形成寒流與極地東風,在「寒流」與「大氣環流」小節描繪過這個動態過程。臭氧分子是三個氧原子o耦合結構的次生以太旋渦,有很強的渦流偏向性,即極性,於是很容易受地球南北兩極渦口的以太渦流牽引而被導向地面後消散,如帶電離子墜入南北極一般,於是南北兩極的臭氧濃度就變得越發低。當然如氟化昂等化工分子與臭氧分子產生化學反應,也會導致臭氧變少,但這不是主體作用。

這是南北極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之二:南北兩極空洞區域的臭氧時刻被清理,存留少。

南北兩極的臭氧空洞,其實是乙個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南北兩極的以太渦口空間臭氧含量低,就如颱風的渦眼空間雲汽含量低,其原理幾近一致。而紫外線不僅被臭氧遮蔽,也被整個大氣層遮蔽,沒有了臭氧,氧氣也能遮蔽紫外線,人們對南北極臭氧空洞擴大後的紫外線傷害的擔心是杞人憂天。自然,減少化工分子的排放與燃燒,可以極大改善空氣質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是很有好處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使用的化學材料如氟里昂等揮發到空氣作用的結果。

空調、電冰箱用的製冷劑氯氟烴其商品名叫氟里昂。氯氟烴在低層大氣中穩定,遊蕩 10 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同溫層,直至穿出臭氧層。穿出臭氧層後,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氯氟烴迅速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極為活潑,專門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層逐漸變薄,出現空洞。

7樓:匿名使用者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臭氧層的破壞對人類有什麼傷害??

8樓:傑杰

少了阻擋紫外線的屏障,以後人就不敢再曬太陽,很容易被紫外線傷害,容易**癌之類的多種疾病

臭氧層的作用

大氣臭氧層主要有三個作用。其一為保護作用,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波長300 μm以下的紫外線,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長290~300μm)和全部的uv—b(波長<290μm=,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只有長波紫外線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線uv-b能夠輻射到地面,長波紫外線對生物細胞的傷害要比中波紫外線輕微得多。

所以臭氧層猶如一件宇宙服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其二為加熱作用,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並將其轉換為熱能加熱大氣,由於這種作用大氣溫度結構在高度50km左右有乙個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著公升溫層。正是由於存在著臭氧才有平流層的存在。

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氣,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層。大氣的溫度結構對於大氣的迴圈具有重要的影響,這一現象的起因也來自臭氧的高度分布。其三為 溫室氣體的作用,在對流層上部和平流層底部,即在氣溫很低的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樣非常重要。

如果這一高度的臭氧減少,則會產生使地面氣溫 下降的動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變化是極其重要的。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離開太陽光就沒有生命。太陽光是由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三部分組成。進入大氣層的太陽光(包括紫外線)有55%可穿過大氣層照射到大地與海洋,其中40%為可見光,它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動力;5%是波長100~400奈米的紫外線,而紫外線又分為長波、中波、短波紫外線,長波紫外線能夠殺菌。

但是波長為200~315奈米的中短波紫外線對人體和生物有害。當它穿過平流層時,絕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因此,臭氧層就成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強烈的紫外線傷害。

臭氧層出現空洞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9樓:匿名使用者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南極大陸是世界上人類發現最晚的大陸,至今為止也沒有人居住。因為這個地方常年溫度在零下60℃以下,這片大陸上還時長有高達12級的暴風雪出現,因為它位於地球的最南端,特殊的地理原因和氣候原因造成了這個大陸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就在這樣乙個與世隔絕的大陸上空,卻出現了乙個臭氧空洞,影響了地球上的整個生態圈。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地球外表有著大氣層包圍著地球,而臭氧層是大氣層中平流層臭氧濃度比較高的部分。它的存在有效的防止了紫外線大量攝入地面,對地球上的萬物包括人類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如果沒有臭氧層,那麼太陽光中的高強度紫外線就會直接照射到人類和動植物的身上,從而對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帶來非常糟糕的影響。

可以說臭氧層是萬物生存在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乙個保護層。

科學家首次發現臭氧空洞的時候是在2023年,一位英國科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了臭氧層空洞,它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人類社會活動原因產生的含氯化合物進入大氣層破環了大氣中的臭氧,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太陽活動週期原因,也有一些別的自然原因。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它的出現對我們地球上的生態圈來說都是不好的,因為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透過臭氧層照射到地面的太陽光紫外線就會增加2%,人類患上**癌的機率就增加3%,還會增加白內障的患病率,人體免疫系統下降等等。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同樣影響到別的一些生物,並且也都是相當嚴重的,因為超強紫外線對生物細胞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臭氧空洞的危害對地球上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和各種生物來說都是無法避免的。

從南極上空的第乙個臭氧層被發現到現在為止,臭氧空洞一直都呈現出擴張的趨勢越來越糟糕,在北極上空也出現了面積相當於南極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北極臭氧空洞,而在我們中國被稱為世界上「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則是出現了大氣層中的第三個臭氧空洞。雖然根據衛星觀測傳來的資料顯示南極臭氧空洞在逐年縮小,但是並不代表其中的臭氧濃度正在恢復,世界各國對此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造成臭氧空洞出現的自然現象雖然人類沒有辦法,但是人為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人類製造的化學品中的氯元素是導致臭氧層形成空洞的罪魁禍首,所以從科學家意識到臭氧空洞對地球生態的嚴重危害性之後,許多國家就已經對人類社會中需要用到氟利昂的活動採取管制措施,也在研究開發可以替代氟利昂的含氟替代物。目前我們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帶有消耗臭氧層的產品主要有冰箱、空調等,不過隨著綠色冰箱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和人們逐漸提高起來的意識,人為原因可以破壞臭氧層的物質也逐漸減少。

希望大氣中的臭氧空洞可以在人類的重視行為下得到恢復,不過目前來看還比較緩慢,需要我們所有人類共同自覺性的保護。

臭氧層破壞的危害是什麼

石油工業出版社 臭氧層被大量損耗後,吸收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大大減弱,導致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 明顯增加,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對人體健康 陸生植物 水生生態系統 生物化學迴圈 材料,以及對流層大氣組成和空氣質量等方面的影響。1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陽光紫外線uv b的增加對人類健康有...

有哪些物質會造成臭氧層的破壞

維維豆奶 氟氯烴化合物是致使其耗竭的禍首 尤其是氟里昂 它們可長期 穩定地存在於高空,經光解產生活性氯自由基 c1 及氯氧自由基 c10 再起催化劑作用使臭氧 o3 不斷耗損。此外超音速飛機排出的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起催化劑作用的一系列反應。人類文明製造的鹵代烴 哈龍 四氯化碳 甲基氯仿等許多用作製冷...

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有哪些,越詳細越好,最好給我給目錄

國際組織 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 及其該 議定書修正 規定了15種氯氟烷烴 cfcs 3種哈龍 40種含氫氯氟烷烴 hcfcs 34種含氫溴氟烷烴 hbfcs 四氯化碳 ccl4 甲基氯仿 ch3ccl3 和甲基溴 ch3br 為控制使用的消耗臭氧層物質,也稱受控物質。氯氟烷烴 cf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