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是南斯拉夫的乙個省?

時間 2025-05-08 10:15:14

1樓:瀉蜓瘋

前南6個加盟共和國之一。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屬於哪國

2樓:乾萊資訊諮詢

是巴爾型歲幹半島的乙個國家。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socijalisti_karepublikabosnaihercegovina,соpепу是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員國之一,這個國家也就是今日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建立於1943年11月25日在姆爾科尼奇的一次會議中,其在1990年瓦解並於1992年脫離前南斯亮昌拉夫,1990年12月20日該**旋即敬租扒建立日後獨立出來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該國首都定於塞拉耶佛。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與波士尼亞和墨可維那是同乙個國家嗎

3樓:總督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socijalistička republika bosna i hercegovina, сpепу是前南斯棗兆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喊巖豎的成員國之一,這個國家也就是今日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建立於1943年11月25日在姆爾科尼奇的一次會議中,其在1990年瓦解並於1992年脫離前南斯拉夫,1990年12月20日該**旋即建立日後獨立出來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鄭大維那共和國,該國首都定於塞拉耶佛。

4樓:初厹懷

是。就是波赫,從南斯拉夫中獨立分出。

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赫和南斯拉夫,這幾個國家在地理上是什麼關係

5樓:傲骨無痕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行聯邦制,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波赫)、馬其頓、蒙特內哥羅6個共和國組成(面積合計萬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萬)。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赫都是前南國家,都是在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大家是鄰居,波赫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中間,蒙特內哥羅在塞入維亞下方。

6樓:水貨這都行啊

這幾個國家都是南斯拉夫解體後成立的國家,地理上都是鄰國。

南斯拉夫解體之後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包括了六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馬其頓、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7樓:我愛邢木南

額,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赫是由南斯拉夫解體來的。

8樓:網友

地理位置相鄰,鄰國關係。

歐洲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是什麼來的,國家還是地區

9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就是我們常說的波赫。

10樓:匿名使用者

「波士尼亞」得名於「波士尼亞河」,塞爾維亞語意為「寒冷」或「清澈」;「黑塞哥維那」源自古高地德語,意為「公爵」。

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開始解體,波赫聯合執政的穆斯林民主行動黨、克羅埃西亞民主共同體和塞爾維亞民主黨在未來的國體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穆斯林族和克羅埃西亞族擔心受塞爾維亞控制而主張波赫獨立,塞爾維亞族則要求該共和國留在南斯拉夫內。1991年10月15日,由穆斯林和克羅埃西亞人佔多數的波赫議會宣佈波赫為主權國。1991年1月9日,波赫塞族領導人宣佈單獨成立「波赫塞爾維亞人民共和國。

1992年2月舉行全民投票以尋求獨立。1992年3月初,全民公決贊成波赫共和國獨立,但該共和國中的塞族人進行了抵制。波赫塞族人隨即在塞爾維亞的支援下以武力方式尋求加入塞爾維亞,內戰爆發。

波赫內戰中共有二十萬人死亡,超過二百萬**離失所。1992年4月6日,波赫塞族人「議會」宣佈「塞爾維亞共和國」獨立。1992年4月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波赫內戰。

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接納波赫共和國為正式成員國。1994年3月,波赫穆斯林族和克羅埃西亞族達成協議,合併為穆-克聯邦,並同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組成聯邦。1995年3月6日克羅埃西亞和波赫、穆克聯邦簽訂建立三方聯合司令部協議。

1995年12月14日,解決波赫衝突的《波赫和平協議》正式簽字儀式在法國**府愛麗捨宮隆重舉行。波赫**伊澤特貝戈維奇、克羅埃西亞**圖季曼和塞爾維亞**公尺洛舍維奇在《波赫和平協議》(代頓協議)上籤了字。根據該協議,1995年11月21日,波赫劃分為穆克聯邦和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兩個實體,塞拉耶佛劃歸穆克聯邦統轄。

12月22日,波赫**宣佈,結束在波赫領土上的戰爭狀態。1996年9月14日,波赫進行了首次**。國際組織對**情況表示滿意。

1996年10月3日,在法國**席哈克的主持下,波赫共和國**伊澤特貝戈維奇和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公尺洛舍維奇在巴黎簽署了一項《共同宣告》,宣佈波赫和南聯盟決定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波赫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赫繼續駐紮維和部隊,2004年底起由歐盟的力量所取代。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地理

11樓:凝帝系列0kai碮

波赫南部在亞得里亞海上有乙個20公里長的出海口。海岸線長約25千公尺。

波赫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693公尺,迪納拉山脈(也叫「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的大部分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 ,最高山峰為馬格里奇山,海拔2386公尺。

波赫境內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納河、德里納河、烏納河和伐爾巴斯河。 北部為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

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天非常寒冷。溫暖和乾燥的五月到十月期間是到波赫旅遊的最佳時間。由於當地晝夜溫差較大,即時在夏天也最好帶上一件可以保暖的外套。

波赫的冬天非常寒冷,經常颳大風,多雨雪。

黑塞哥維那和該國的南部區域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年均降雨量在600至800公釐之間。而在中部和北部則以高山氣候為主,年均降水量在1500到2500公釐之間。塞拉耶佛在一月的平均氣溫在零下五攝氏度左右,七月的平均氣溫為二十攝氏度。

波赫由波赫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

波赫聯邦下設10個州:烏納-薩納州、波薩維納州、圖茲拉-波德里涅州、澤尼察-多博伊州、波斯那-波德里涅州、中波士尼亞州、黑塞哥維那-涅雷特瓦州、西黑塞哥維那州、塞拉耶佛州、西波士尼亞州。

塞族共和國下設7個區:巴尼亞盧卡區、多博伊區、別利那區、弗拉塞尼察區、索科拉茨區、斯爾比涅區和特雷比涅區。

東北部的布林奇科特區,名義上為波赫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共同所有。該區域為波赫重要的商業城市和交通中心。 首都塞拉耶佛,位於波赫的東部的波士尼亞河上游,群山環繞,氣候溫和。

建於1263年,1914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92年~1996年捲入波赫戰爭。分為老城區和新城區,老城區儲存了大量土耳其時代的建築,新城區為現代化都市。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蒙特內哥羅,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科索沃,南聯盟這些國家的關係

12樓:海天逆火

一戰結束後,在巴爾幹地區,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前奧匈帝國的波赫地區、蒙特內哥羅王國、塞爾維亞一起組成了南斯拉夫王國,注意是君主制的。二戰爆發後,南斯拉夫王國被擊敗,克羅埃西亞再次獨立,成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二戰結束後,前南斯拉夫版圖基本被恢復,但政權已經被狄托為首的南共所掌握,雖然是乙個聯邦國家,雖然在國家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各共和國間經濟水平相差不少,發達程度不同,加之一些錯綜複雜的民族關係,在1991年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率先獨立,然後波赫、馬其頓也獨立(馬其頓在南斯拉夫成立前是屬於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但民族不同),因為波赫獨立中的民族問題,爆發了波赫戰爭(一場絕對的悲劇),剩下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早年稱門的內哥羅)組成了名為「南斯拉夫聯盟」的國家,但2003年,蒙特內哥羅也宣佈獨立,南聯盟和平的解體了。至於科索沃,本是塞爾維亞的乙個自治省,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居多,因為民族、信仰問題,一直有糾紛,後來南聯盟沒有有效的控制當地局勢,以至於科索沃時局持續動盪,北約開始干涉,(個人認為干涉是有必要的),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實際科索沃就脫離了塞爾維亞的有效控制,但現在世界上承認科索沃是主權國家的不多。

13樓:村夫店

走狗有什麼不能說的。

中國官方也不是隨便給什麼人安上「走狗」的帽子的。你所列舉的國家,因為利益的一致性和美國在某些政策上同步,並不是稱為走狗的理由。

中美合作與交流比你列舉的國家中某些還要緊密,你能說美國是中國的走狗還是中國是美國的走狗?

14樓:網友

南聯盟就是南斯拉夫民主聯盟的縮寫。

南聯盟包括: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斯洛維尼亞等後來內戰爆發,南聯盟解體。

再後來科索沃脫離了塞爾維亞獨立(還引發科索沃戰爭)

加菲貓和波斯貓有什麼關係,加菲貓和波斯貓有什麼區別嗎

隆依波 看了上面分別對波斯貓和加菲貓的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看到兩者之間的區別了,可以這樣說,波斯貓是加菲貓的祖先,加菲貓是起源於波斯貓的,兩者之間有所屬關係,但波斯貓和加菲貓之間最主要的區別是,波斯貓是長毛貓種而加菲貓是短毛貓 其次,拿兩隻成年的波斯貓和加菲貓比較你會發現,波斯貓的體型比加菲貓稍大...

羅馬尼亞黑琥珀放到鹽水裡會漂浮嗎

北城 琥珀的密度一般在每立方厘米1.03至1.10克之間,而飽和食鹽水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33克左右 所以琥珀放到鹽水裡會漂浮 琥珀是距今4500 6500萬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 樹脂化石 或 松脂化石 琥珀很嬌氣,怕火 怕汽油 怕...

羅馬和羅馬尼亞有什麼聯絡,羅馬尼亞和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沒關係。羅馬尼亞自吹是羅馬人的後代,羅馬尼亞即羅馬人的土地的意思。但其實那點血緣關係和語言影響少得可憐。羅馬人才統治他們一百年,而奧斯曼人統治他們幾百年,怎麼不自稱自己突厥人?還不是想靠個富親戚。 皖南舊事 沒有聯絡,羅馬史,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尼亞是一個國家。 羅馬,義大利首都。羅馬尼亞是一個國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