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西涼是現在的那個省,古代的西涼是現在的哪個省?是什麼民族的?

時間 2022-02-25 22:45:09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涼」,可以是一種泛稱,指涼州。

涼州,其轄域大抵在今甘肅、寧夏全境,外加與之相接的青海、新疆及內蒙古區域性。唐朝邊塞詩人所寫的幾首著名的涼州詞,使涼州給後人留下雄渾蒼涼乃至寸草不生的蠻荒印象。確實,涼州在西漢初期仍是匈奴領地,後匈奴王降漢,漢武帝方置涼州。

之所以以「涼」為名,是因其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但《漢書》亦稱「古涼州之畜為天下饒」,即西漢時涼州已有發達的畜牧業。自置涼州後,西漢**的外派**又在邊陲之地發展文教。至東漢時,涼州治所姑臧已成為繁榮的大都市。

胡漢商旅絡繹不絕,就是經濟發達的證明。

2樓:鄒昊然1然然

看看我的正確答案: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涼州國西部。西涼自漢朝武帝建武威郡以來涼州名字換了多次,羌族統治河西走廊時稱姑臧,西漢建武威郡,東漢稱西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

3樓:收割者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地處河西走廊中間,絲綢之路的重鎮要塞,霍去病的大本營。有四千五百年的歷史,在當時絲綢之路時陸陸可通往現今土庫曼,土耳其,俄羅斯,塔吉克,尼泊爾,印度,杜拜連合酋長國,埃及,伊朗(波斯),羅馬,德國等國家。

古代的西涼是現在的哪個省?是什麼民族的?

4樓:為誰為誰為

主要位於甘肅省,主要是漢族。

中國歷史上的「涼州」,不僅僅是今天的甘肅武威市涼州區,自漢朝建郡以來,「涼州」的名字換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時叫「姑臧」,有時叫「西涼」,有時叫「前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最大時,把大半個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到周圍幾省,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5樓:黑白灰的色彩

西涼,是古代涼州別稱,在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主要民族漢族。

西涼涼州國西部。甘肅涼州區自漢朝建郡來涼州名字換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時叫姑臧,有時叫西涼,有時叫前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

西涼,晉十六國時期在涼州地區先後出現「五涼」割據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

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其先祖。因其統治地區古為涼州,故國號為「涼」,又位於涼州西部,故名「西涼」。盛時有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

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6樓:

當然是漢族了 !!!因為西涼漢武帝的時候就納入版圖了 基本就算我們的本土 匈奴都打跑了!!!

7樓:柳下惠丨丶

西涼,是古代涼州別稱,在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 是羌族

8樓:金牛座_牛牛

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其先祖。因其統治地區古為涼州,故國號為「涼」,又位於涼州西部,故名「西涼」[1]。盛時有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

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9樓:匿名使用者

看是指什麼時候的西涼,哪個國家。一般來說,漢代的西涼主要範圍是現如今的甘肅省,蘭州和敦煌為歷代重鎮。多民族構成,,漢、羌、雜胡混雜。

10樓:問題少女武漢

在甘肅酒泉一帶

西涼,[1]是古代涼州別稱。十六國之一,十六國時在涼州有西涼政權,為漢族李暠所建。都酒泉(今屬甘肅)(一說敦煌)。

盛時有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11樓:匿名使用者

涼州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涼州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曹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古西涼主要民族為羌族。

12樓:步步絕塵

西涼(400--421),晉十六國時期在涼州地區先後出現「五涼」割據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400年漢人李暠在敦煌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

疆域在今中國甘肅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

但次年,北涼軍圍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因此亡於北涼。

13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是羌族。

14樓:囝囝文軒

在甘肅啊,現在民族大融合了,以前是羌族

三國時的西涼在現在哪個省

15樓:尋找尾巴的魚

西涼,即涼州,即現在的武威,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

涼州的由來

西元前121年,漢武帝開闢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因此而得名。當時武威郡下屬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次、鸞鳥、撲 、媼圍、蒼松、宣圍10個縣,治所在故臧。

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屬涼州刺史部,涼州之名自此始。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魏文帝置涼州,一直到西晉,姑臧均為涼州治所。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及唐初的大涼,都曾建都與此。

請問歷史上的楚國在現在的那個省

16樓:石墨烯就是好聽

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乙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國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擴充套件資料:

一、政治制度:

1、**:

楚自從春秋時期設定令尹之官,令尹就「執一國之柄」。「在上位,以率萬民」。歷春秋至戰國,令尹對內執國事、對外主戰爭,總攬大權於一身。其權勢經久不衰。

戰國時期,楚國的公子執政,逐漸衰落,而以昭、屈、景三大家族為主幹的世族執政卻發展起來。戰國時期,楚國組成了以昭、屈、景三大族為主幹的執政集團。

先秦文獻上稱管理百工的職官為司空,周代銘文中則稱作「司工」或「司攻」。進入春秋以來,中原諸國多稱工正,而楚國則稱工尹(或稱大工尹)。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官府手工業十分發達,它由**王朝經營,工尹管理百工。

2、地方: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地方設定郡縣政權組織形式,楚縣是最早的縣級行政區域。楚國設尹治縣,縣尹由楚王派遣,並非世襲,這意味著中國古代官僚制的萌芽。戰國時期楚國的郡沒有行政職能,沒有形成郡統轄縣的地方政權組織。

但它郡、縣兩種形式的組織,則為秦朝郡縣相轄的地方政治組織形式的產生開了先河。郡縣之下設有鄉、州、社、裡等基層組織。州、裡這兩個重要基層組織。

二、文學: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並成為繼《詩經》以後,對中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並且是中國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17樓:京城「老炮兒

古代楚國的版圖是動態的,有乙個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過程. 主要在現在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蘇一帶。

18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的疆域覆蓋半個中國。最大時,含江浙滬、安徽、山東南部、河南部分地區、湖南湖北大部,江西、貴州、雲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

19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乙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

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20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主要是湖北省,少部分安徽省、江蘇省、河南省等地。

楚國是周朝時期華夏族在中國南方建立的乙個諸侯國。楚人是華夏族南遷的一支,最初起源地在河南新鄭,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而楚人的大致遷徙路線是從河南新鄭出發,向豫西南和陝東南方向遷徙,於西周初年到達丹水和淅水交匯處。之後繼續南下到達荊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結合部。即:

河南新鄭(祝融之墟)——桐柏山——丹陽——湖北荊山。

21樓:花生公尺生花花

具體看圖,最主要的是湖北

歷史朝代的西涼是現在的那裡

22樓:匿名使用者

西涼(400年—421年),東晉十六國時期在涼州地區先後出現「五涼」割據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歷三主,共二十二年。

西涼,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自漢武大帝建武威郡以來名字換了多次,羌族統治河西走廊時稱姑臧,西漢建武威郡,東漢稱西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大時把大半甘肅都佔了,還擴延周圍幾省,史稱涼州。

新鄉在古代叫什麼,新鄉在歷史上是哪個省的省會?

合夥人金林 牧野。牧野,河南省新鄉市的別稱,是史上的一個地名,其地在今新鄉市北部,包括新鄉市所轄鳳泉區 衛輝市 輝縣市 獲嘉縣等地。歷史事件 殷朝忠臣比干 西周國師姜尚都出生於此地。殷商末年,八百諸侯會同盟,助周伐紂的牧野之戰,就是在這裡發生的。今有姜太公祠 比干廟 姜太公故里等遺存。擴充套件資料 ...

雲南歷史上的古滇國是在那個時期,雲南歷史上的古滇國是在那個時期 5

窮花仙子 好像是漢朝以前就存在的國家,在被人們發現,載入歷史後不久突然消失了,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十二三梓 滇,古族名,在今中國雲南省東部滇池附近地區。滇國 前278年 115年 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境內的主要民族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歷史學家慣...

歷史上的譚姓名人,歷史上有哪些姓譚的古代名人,他們各有哪些事蹟

譚鑫培 譚嗣同 譚綸 譚盾 譚晶 譚冠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 軍區政治委員,中共 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 監委書記 政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成都軍區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譚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副政治委員 華南軍區政治委員 人民解放軍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