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怎麼選拔文官的,隋朝之前的官員選拔

時間 2022-01-08 20:10:09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但只是選拔文官的途徑之一。唐朝科舉制度開始時“六科”也都是以文取士。到了武則天當政,在長安二年(702),首次舉行“武舉”考試,考試內容為射箭技巧,以及馬術、負重等等。

以後武舉考試興廢不常,很少有軍官是以此出身的。在新、舊《唐書》的列傳中,提到武舉出身的只有一個人,而這個人正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郭子儀出身寒素之家,年輕時“以武舉異等”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

安史之亂爆發後,率軍平叛,成為當時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將。

宋朝建立後,進一步規範了武科舉的制度,考試內容除了武藝和體力外,還要考“策”(就時政提出建議)或考察對兵法書籍的熟悉程度。王安石變法時,正式在朝廷設定“武學”,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考試,錄取名額以百人為限。各地最高階**可保送一名免試入學,其餘的都必須參加考試:

騎、射外考兵法和對策。按照考試成績,優等的直接送樞密院試用為低階武官;其餘的按成績進入武學上舍或外舍學習。武學講授“諸家兵法”以及“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三年。

畢業考試及格後授予初級武官官職。以後還曾在各州設定武學。

武科舉考試以後單獨進行,2023年《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規定:第一等,步射1石弓,10發3中;馬上能射7鬥弓,並掌握5種馬上格鬥武藝;《孫吳兵法》10道題答出7道的,“時務邊防策”5題“文理優長”,法律題10道答出7道,就可以出任低階武官。第二等步射8鬥弓,10發2中,馬上能射6鬥弓,有3項馬上武藝,答出一半兵法題目和法律題目,可以見習低階武官。

第三等,步射6鬥弓,10發1中,只有兩項馬上武藝,兵法、法律只能答3題的,記錄在案。每三年考試1次,任命武官不過30人,後來逐步增額,以至於3人取1,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舉得官還容易。2023年規定限額,每次考試只能取10人,其餘的入武學。

南宋進一步改革,2023年開始由皇帝親自“廷試”,合格的都賜予武進士,授予武官銜“保義郎”、“承節郎”等名目。但實授的職務往往並非軍官。2023年武舉進士也比照文科,有第

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後又規定參加廷試的都必須由各地方長官先行選拔,作為“武舉人”保送朝廷。

通過考試的方法選拔**,源於隋朝的什麼制度?

2樓:

這個就是**於隋朝隋文帝創立的科舉制度,科舉制是由隋朝的隋文帝創立的,是一種選官制度,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的選官制度有漢朝的察舉制以及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導致了世家大族壟斷朝政的局面,科舉制度通過考試來選拔**,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機制

3樓:白天不懂

科舉制,這種制度對於寒門子弟多了一條出人頭地的路。

通過考試的方法選拔**源於隋朝的什麼制度?

4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隋朝開始科舉取士,通過考試錄取,有文科狀元和武科狀元。通過寫一篇文章就可以成為**,可見當時的科舉制度是多麼落後。忽視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很多科技沒有發展起來。

隋朝之前的**選拔

5樓:匿名使用者

1.初興科舉

晉以來的 九品中正制 的選官舊弊,在北周時逐漸被認識,開始注重 才幹.隋文帝即位後,徹底廢棄舊制。開皇七年定製,每州每歲貢士3人。

州、縣保舉貢士的標準是文章華美,特別優美者州可保舉應秀才科,受特別考試。開皇十八年下詔,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總管、刺史, 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 。這是 正史 上明確記載的以科舉士,顯示出科舉制度的形成。

史書記載,大都稱隋煬帝始建進士科。但《舊唐書?房玄齡傳》卻寫著房玄齡18歲 本州舉進士 ,以此推算,以隋文帝開皇年間(581- 600年)已開進士科。

2.推進科舉

在強調君民建國,教學為先 的詔命中,煬帝已經提到課試 生徒以 進士者.改官制的同時,又下詔 選賢與能 ,認為 帝王之功,豈一士之略 ,命五品以上文武職事官 宜依令十科舉人.所謂 十科 ,即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美秀、才堪將略、膂力驍壯。

有一於此,不必求備。朕當待以不次,隨才擢升。 五年六月,又下詔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4科舉人。

這都是要求地方貢舉,稱鄉貢。

隋朝時間短促,國子學、州縣學又興廢不斷,因而由生徒考試入選者頗少,大都由鄉貢而入仕。秀才科,在當時等為最高。《隋書?

文學傳》中,劉臻、崔儦是隋以前 舉秀才 的,文帝時 舉秀才 的有王貞、杜正玄、杜正藏,煬帝時 學業該通,應詔舉秀才 者有杜正倫。整個隋朝, 舉秀才止十餘人 。明經科,起於隋。

文帝時,有韋雲起 明經舉,授符璽直長 。煬帝時,孔穎達 舉明經高第,授河內郡博士 。進士科,《北史?

杜銓傳》敘其族孫之孫,稱杜正藏兄弟大業中 應詔被舉。時正藏弟正儀貢充進士.這是煬帝時開進士科的最早記載。

6樓:匿名使用者

給你貼下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的漢代選舉制度部分:

二、漢代選舉制度

上面講了漢代**和地方的許多官,但這許多官從**來的呢?什麼人才可以做宰相御史大夫乃至這個部門的長官呢?這是講中國政治制度上一個最主要的大題目。

在古代封建世襲,天子之子為天子,公之子為公,卿之子為卿,大夫之子為大府,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統,自然不會發生有此問題。但到秦漢時期便不同了。封建世襲制度已推翻,誰該從政,誰不該從政呢?

除卻貴族世襲外,首先令人想到軍人政治,誰握有兵權,誰就掌握政權,支配仕途,但漢代又並不然。其次令人想到富人政治,誰有財富,誰便易於入仕,易於握權,但漢代也不然。我們講漢代關於此一方面的制度,要到漢武帝以後,才漸趨於定型。

那時已有了太學,好如現在的國立大學。當時國立大學,只有一個,這裡面的學生,考試畢業分兩等,當時稱科。甲科出身的為郎;乙科出身的為吏。

郎官是屬於光祿勳下面的皇宮裡的侍衛,依舊例,凡做二千石官的,(漢朝這樣的官很多,**雖只有三公九卿十多個,地方上的太守就有一百多個。)他們的子侄後輩,都得照例請求,送進皇宮當侍衛。待他在皇帝面前服務幾年,遇**需要人,就在這裡面挑選分發。

這一制度,雖非貴族世襲,但貴族集團,同時便是官僚集團,仕途仍為貴族團體所壟斷。這在西方,直到近代還見此制。中國則自漢武帝以後便變了。

當時定製,太學畢業考試甲等的就得為郎,如是則郎官裡面,便羼進了許多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卻不就是貴族子弟。至考乙等的,回到其本鄉地方**充當吏職。吏是地方長官的掾屬。

漢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長官定要由**派,太守如是,縣令也如是。但郡縣掾屬,必得本地人充當。譬如臺北市的人,不能當臺北市的市長;但臺北市**從市長以下的一切官,在漢代稱為掾屬的,那就絕對要用臺北市的本地人。

不過闢用掾屬的權,則在長官手裡,這叫做闢屬。三公、九卿、郡太守、縣令,這些是由皇帝由****任命的。宰相下面的十三曹,就由宰相自己闢用。

此外各衛門首長以下,全是吏,全由各衙門首長自己任用。現在這個太學生考了乙等,譬如他是會稽郡人,他便回到會稽,指定由郡縣**試用,這所謂補吏。補郎與補吏,是太學生畢業後應有的待遇。

再說到漢代的選舉制度,歷史上稱之謂鄉舉裡選。當時各地方時時可以選舉人才到**。他們的選舉,大體可分為兩種,也可說是三種:

一種是無定期的,譬如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往往就下一道詔書,希望全國各地選舉人才到朝廷;或是碰著大荒年,大水災,或是大瘟疫,這表示**行政失職,遭受天遣,也常下詔希望地方推舉賢人,來向**說話,或替國家做事。這些選舉是無定期的。這樣選舉來的人,多半稱為賢良。

賢良選到了**以後,照例由**提出幾個政治上重大的問題,向他們請教。這叫做策問。策即是一種竹片。

問題寫在竹簡上,故稱策問。一道道的策問,請教賢良們大家發表意見,這叫對策。**看了他們的意見,再分別挑選任用,這是一個方式。

這一種選舉,既不定期,也無一定的選舉機關。地方民意也可舉,三公九卿,**大僚,也可舉。所舉則稱為賢良,賢良是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第二種是特殊的選舉,譬如**今年要派人出使匈奴,出使西域,需要通外國語,能吃苦,能應變,所謂出使絕域的人,**常常下詔徵求,只要自問自己有此才幹,可以自己報選。又如軍隊裡要用軍事人才,或如黃河決口,需要曉習治水的人,大家知道有這種人才,大家可以舉,自己覺得有把握,自己也可直接來應選。這是一種特殊的選舉。

後來又有一種有定期的選舉,那就是選舉孝廉。漢代一向有詔令地方察舉孝子廉吏的。但地方**有時並不注意這件事,應選人也不踴躍。

漢武帝時,曾下了一次詔書,大意說:你們偌大一個郡,若說竟沒有一個孝子一個廉吏可以察舉到朝廷,那是太說不過去的事。而且地方長官的職責,不僅在管理行政,還該替國家物色人才;若一年之內,連一個孝子一個廉吏都選不出,可見是沒有盡到長官的責任。

於是漢武帝就下令叫大家公議,不舉孝子廉吏的地方長官應如何處罰。這一來,就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有定期的選舉。無論如何,每郡每年都要舉出一個兩個孝子廉吏來塞責。

漢代一百多個郡,至少每年要有兩百多孝廉舉上朝廷。這些人到了朝廷,並不能像賢良般有較好較快的出身,他們大抵還是安插在皇宮裡做一個郎官。如是則一個太學生,當他分發到地方**充當吏屬之後,他仍還有希望被察舉到皇宮裡做一個郎。

待他在郎署服務幾年,再分發出去。自從武帝以後,漢代逐漸形成了一種一年一舉的郡國孝廉,至少每年各郡要新進兩百多個孝廉入郎署,十幾年就要有兩千個。從前皇宮裡的郎官侍衛本也只有二千左右。

自此制度形成,二三十年後,皇宮裡的郎官,就全都變成郡國孝廉,而那些郡國孝廉,又多半是由太學畢業生補吏出身的。如是則皇帝的侍衛集團,無形中也變質了。全變成大學畢業的青年知識分子了。

於是從武帝以後,漢代的做官人漸漸變成都是讀書出身了。後來郎署充斥,要待分發任用的人才盡多,於是就把無定期選舉,特殊選舉都無形擱下,仕途只有孝廉察舉的一條路,這是到東漢時代的事了。這一制度,又由分割槽察舉,演進到按照戶口數比例分配,製為定額。

那時是郡國滿二十萬戶的得察舉一孝廉,由是孝廉只成為一個參政資格的名稱,把原來孝子廉吏的原義都失去了。最後又由郡國察舉之後,**再加上一番考試。這一制度,於是會合有教育、行政實習、選舉與考試之四項手續而始達於完成。

我們從此看出:這一制度在當時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青年跑進太學求學,畢業後,派到地方服務。

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成績,再經長官察選到**,又須經過**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後才始正式入仕。那是當時入仕從政的唯一正途。**一切官吏,幾乎全由此項途徑出身。

這樣的**,我們再也不能叫它做貴族**。郎官之中雖然也盡有貴族子弟,但究竟是少數。我們也不能稱之謂軍人**,因郎官並不是由軍人出身的。

我們也不能稱之為資本主義的**,因這些郎官,都不是商人資本家的子弟。這樣的**,我們只能叫它做讀書人的**,或稱士人**。漢代從昭宣以下的歷任宰相,幾乎全是讀書人,他們的出身,也都是經由地方選舉而來。

並不是由其血統上和皇帝以及前任大官有什麼關係,或者是大軍人大富人,才爬上政治舞臺。完全是因其是一讀書知識分子而獲入仕途。這一情形,直從漢代起。

我們可說中國歷史上此下的**,既非貴族**,也非軍人**,又非商人**,而是一個“崇尚文治的**”,即士人**。只許這些人跑上政治舞臺,**即由他們組織,一切政權也都分配在他們手裡。

我國開鑿最早的運河是隋朝的隋朝大運河還是秦朝的靈渠

青妍知識屋 1 中國有記錄的最早運河既不是隋朝大運河也不是秦朝的靈渠。開鑿於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亦是我國現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2 概念簡析 運河是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通常與自然水道或其他運河相連。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 分洪 排澇 給水等。3 主要運河...

中國的隋朝是誰建立的?隋朝的建立是什麼呢?

還用問嗎?就是中國人隋煬帝建立的嗎?隋朝的建立是什麼呢?隋朝建立於公元581年,由楊堅篡奪北周政權而建立。大象二年 580 北周宣帝死後,身為關隴門閥之首的楊堅聯合劉昉 鄭譯矯詔以外戚身份輔政。大定元年 581 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楊堅即隋文帝,定都大興城 今西安 北周覆亡...

最著名隋朝古詩10首,隋朝最著名的詩人是

隋朝詩人 陳子良 江總 孔德紹 孔紹安 盧思道 呂讓 明餘慶 孫萬壽 王申禮 王冑 薛道衡 楊素 尹式 薛道衡 昔昔鹽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採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恆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