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古代的計時方法

時間 2021-08-31 20:16:25

1樓:匿名使用者

圭表又稱,日晷,日規。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

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刻漏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

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公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公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

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202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

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中在桓譚(卒於公元56年)的文章裡說刻漏度數因乾、溼、冷、暖而異,在白天和夜間需要分別參照日晷和星宿核對。

當時已認識到水溫和空氣濕度對刻漏計時精度的影響。   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漢遺物,共3件,均為洩水型。

其中以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出土的青銅漏壺最為完整,並刻有明確紀年。比較完整的傳世刻漏有兩個,均為受水型:乙個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乙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清代製造。

沙漏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大明燈漏

2023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渾天儀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西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 (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

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周,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祐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製。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台水運儀象台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公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水運儀象台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

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新儀象法要》所載"天衡"圖未繪出樞輪和裝在樞輪上的受水壺,而書中的文字描述又僅寥寥數語:

"樞輪直徑一丈一尺,以七十二輻雙植於一轂為三十六洪,束以三輞。每洪夾持受水壺一,總三十六壺,每壺長一尺,闊五寸,深四寸。於壺側置鐵撥牙以撥天衡關舌。

"因此對受水壺的結構,特別是它的工作原理有不同的推測,其中有一種方案採用了可傾式受水壺。當樞輪圓周上接受注水的受水壺積水不到一定的重量時,左天鎖擋住樞輪的乙個輪輻,使樞輪不能轉動。當積水到達一定的重量時,樞權(重錘)不足以平衡受水壺重力時,受水壺圍繞轉軸向下傾轉。

裝在壺側的鐵撥牙壓迫格叉和關舌下降,關舌通過天條帶動槓桿,使天關和左天鎖上提,樞輪得以轉動。轉過乙個受水壺後,格叉和關舌又上公升,天關連同左天鎖下落,樞輪的下一對輪輻又被擋住。右天鎖的作用是防止樞輪轉動時回彈。

天權和樞權是兩個平衡重錘。天權用於平衡左天鎖和天關的一部分重力,可調整天衡機構的工作靈敏度。樞權用於調整樞輪轉動一對輪輻時受水壺所需的受水量,即間歇運動的週期,從而校正計時的誤差。

2樓:奔奔車

古代計時的方法不同於今天,一般來說,採用以下方法: .特定稱謂計時法古代主要根據天色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

日出時叫旦、早、朝、晨;日人時叫夕、暮、昏、晚;太陽正中叫日中,將近日中時叫隅時;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夕食在日映之後,日人之前,這段時間叫哺時。日人以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夜半,夜半以後是雞鳴,天亮的時候,稱為平旦或平明。這樣,一晝夜的十二段,便有了相對應的說法。.

十二地支計時法從漢代開始,把一天分為十二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標示。當日的半夜十一時至次日一時為子時,所以今天有「子夜」一詞。如茅盾的**《子夜》,即以此取名。

一至三時為丑時,依此類推。.五更計時法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兩小時,這就是流傳至今的五更。如李煌的「羅嫋不耐五更寒」中的「五更」便為例證。

因為打更時擊鼓報更,所以幾更又稱為幾鼓。.刻漏計時法除了採用上述的計時方法外,古人還採用刻漏的計時方法。古人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刻的名稱來自測定刻的儀器—刻漏。

3樓:郝連皇甫

每天12個時辰,子丑寅卯……,用天干地支來計年月日

4樓:只若與你初見

銅壺滴漏,燃香,有太陽的時候用日晷

5樓:匿名使用者

沙漏,和石頭做成的表,石頭做成的表根據太陽陰影看時間

6樓:曉彭

有沙漏和滴漏計時,但大多數是看太陽等

7樓:匿名使用者

日晷,分了十二個時辰的

8樓:最後說聲對不起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

「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醜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9樓:聶俊傑

用的是天安門前的日晷

10樓:匿名使用者

沙漏 圭表 日晷

11樓:程瑤

有滴漏,沙漏,日晷 等

12樓:蛾遮塞

銅壺滴漏——日晷。圭。

古代的計時方法

13樓:匿名使用者

1、時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 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2、刻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公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3、更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乙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4、點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 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

如《西遊記》第九 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

」「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 凌晨04:12。

擴充套件資料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當地時間半夜零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當地時間凌晨二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當地時間凌晨四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當地時間早晨六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當地時間上晝八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當地時間上晝十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當地時間中午十二時。中午一詞,為十時辰制、十二時辰制的時間節點連用。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當地時間下晝二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當地時間下晝四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當地時間傍晚六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當地時間晚上八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當地時間晚上十時。

中國古代計時全部是哪些,古代有哪些計時方法?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被稱為 十天干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叫作 十二地支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 紀年 紀時等。那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

日晷怎樣才能計時,日晷的計時方法。

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 日規 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 晷針 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 表 石製的圓盤叫做 晷面 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

請幫我簡單介紹一下古代計時方法及原理,謝謝

在歷史程序中,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製造了各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計時器。其中主要有圭表 日晷 漏刻 見圖 機械計時器等。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 周禮 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