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的沿革

時間 2021-05-04 14:21:47

1樓:

封禪,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封禪,最早出現於《管子•封禪篇》,後太史公在《史記•封禪書》中曾引用《管子•封禪篇》中的內容,並對其內容加以演釋,唐代張守節解釋《史記》時曾對「封禪」進行了釋義,並指出了封禪的目的,大意是說,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報地之功。即《史記•封禪書》中的「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戰國時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岳中泰山為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舉行過封禪大典。《五經通義》雲: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關於封禪還有另外一中解釋,《白虎通》中說「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之印璽也」,後世學者認為這是封禪過程中的儀式,是指將封禪所用的文書以「金泥銀繩」或「石泥金繩」封之,埋於地下。太史公《史記•封禪書》也有「飛英騰實,金泥石記」之記。

《史記•封禪書》說明了「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然後從五帝之舜的封禪開始記起,並在文章中間引用《管子•封禪篇》的「……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由此可見,封禪之儀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

沿襲至秦漢之時,封禪已經成為帝王們的盛世大典,秦皇漢武都曾「登封報天,降禪除地」,以彰其功,僅漢武帝一人就曾8次前往泰山。

唐宋之時,禮儀更加完備,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封祀岱岳,謝成於天」,一改以前帝王封禪誥文秘而不傳的規則,並說明本次是為天下蒼生祈福,於是將此次的封禪誥文宣告於天下;宋真宗封禪泰山之時,欲借天意來威懾外敵,故導演了一幕「天書由天而降」的鬧劇,自此之後,帝王泰山封禪的歷史也就嘎然而止。

封禪儀式在中岳嵩山和東嶽泰山中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多且影響大而出名,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較為著名的封禪有:

秦始皇封禪泰山,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

漢武帝封禪泰山,武帝雄才大略,掃除邊患;

唐玄宗封禪泰山,開元盛世,國力昌盛,且一改封禪誥文秘而不傳的規則;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演了一幕「天書從天而降」的鬧劇。

從明朝開始,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封號,此後,明清兩朝將原來的封禪改為了祭祀。

雖然到宋朝之後不再進行封禪,但崇拜活動卻進一步擴大,黎民百姓無不知神山泰山。

(附:唐高宗封禪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十二月雲集泰山下 ,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狀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公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 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台」,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幹封縣。

唐玄宗封禪 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東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四制。封禪後,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銘》,勒於岱頂大觀峰,並令中書張說撰《封祀壇頌》、侍中源乾曜撰《朝 壇頌》,均勒石紀德。 )

2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有兩個兒子叫:劉封,劉禪,封禪就是皇帝做的事,什麼天啊,泰山啊!

3樓:匿名使用者

封禪基本上都是封禪泰山;

但是武則天封禪的是嵩山!

根據古代文書載體的發展演變,簡述古代應用文的歷史沿革

4樓:正保醫學教育網

應用文的歷史沿革

應用文寫作源遠流長,它和文字同步,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已具有原始應用文的雛形。這些文字為占卜所用,故稱為《卜辭》。

《卜辭》廣泛記載了奴隸制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國家的政治、軍事、祭祀、狩獵、農業等的活動,文字古樸,記錄簡鍊。

春秋時期,相傳孔子把上古時代的歷史檔案匯編成《尚書》,其中收錄了唐、虞、夏、商、周代的典、謨、訓、誥、誓、命等文書,為我國公文寫作開了先河,對後世公文寫作有著深遠的影響。《論語・憲問篇》中記載了孔談到的當時檔案起草加工的情況:

隨著歷史的發展,應用文的品種不斷增多,體式也更完備。秦漢時期,民間的應用文有:書、啟、呈、狀。用於朝廷上對下的應用文有製、詔、策等;下對上的應用文有章、奏、表、議等四種。

魏晉南北朝的應用文,出現了研究應用文特點和寫作要求的文章。其中曹丕

有首創之功,他在《典論・**》中把章分為四科八類,前三科六類都是應用文,並提出「雅、理、實」的寫作要求。同時,他還高度重視應用文的實用價值:「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甚事」。

陸機的《文賦》,又將文章分為詩、賦、碑、諫、銘、箴、頌、論、奏、說十類,對其中屬於應用文範疇的各類文體的特徵和寫作要求作了概括和闡發。文論家

劉勰所撰《文心雕龍》的文體部分,詳細論述了說、盟、銘、諫、碑、哀、吊、詔、策、檄、移、封禪、章、表、奏、啟等

35種應用文的起源、演變、代表作品和寫作特點,對後世應用文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宋時期,應用文進一步向前發展。下行文書有製、敕、冊、令、教、符;上行文書有表、狀、箋、啟、辭、牒;平行文有關、移、刺。其中辭、牒、關、刺為唐代特有。

宋代,公牘體制也有一些變化,如創設了誥命、御札、刺片旁、故牒、呈狀、申狀、答刂

子等體式。

元明至清代,應用文繼續發展。,各個朝代都有刪除和增添。如清代規定了上奏的本章均須貼黃(內容提要),還增加了外交文書「照會」。

在豐富的應用文寶庫中,除了歷代的公務文書外,還有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多種應用文:書、記、規、志、序、跋、銘、箴、諡、誅、碑文、墓誌、墓表、祭文等。

值得一年的是在我國應用文發展史上,曾經產生了不少傳世佳作。如:李斯的《諫逐客書》、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晃錯的《論貴粟疏》、賈誼的《論積貯疏》、曹操的《讓縣自明李志令》、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蘇軾的《教戰守策》等等。

這些優秀篇章,由於表達感情真摯,語言優美,有的還有生動的事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因而被看作是文學作品,為我國文學史增添了光彩。

由此可知,自古及今,應用文文化就滲透到了人類生活工作的各個方方面面,它是那樣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5樓:可以

首先漢字的書寫方式不一樣,古代是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現代是從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其次文書古代按照古法寫稱謂,按天干地支紀年法落尾,然後加上雕刻的印章;現代文書按現代稱謂,結尾按公元紀年,再加上電子印章。

武侯的歷史沿革,成都的歷史沿革

成都,簡稱 蓉 別稱蓉城 錦城,是四川省省會 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 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西部戰區機關地。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城。境內金沙遺址有3000年歷史。擁有都江堰 武侯祠 杜甫草堂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都是乙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民族組...

海爾冰箱的歷史沿革,海爾冰箱的歷史沿革

在執行長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 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 鑿顛的歷史沿革 統計的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沿革 勤奮的無使用者名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是紅軍,1927年南昌起義的剩餘部隊到井岡山與秋收起義的部隊會師,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後改為國民革命軍...

淄博的歷史沿革,淄博四中的歷史沿革

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地理座標為北緯35 56 37 18 東經117 32 118 31 地勢特徵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 1108.3 公尺,最低海拔 5 公尺。總面積5965平方千公尺。市域最大縱距151公里,最大橫距 87 公里。2008年底,全市戶籍人口萬人,常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