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山懸棺是怎樣形成的?

時間 2025-05-15 18:11:08

山的尖頂圓頂各是怎樣形成的?

1樓:小魚遊戲攻略

以侵蝕作用為主(外力)。岩漿多次噴發,且從第1次至第3次,噴發強度逐漸減弱,岩漿冷凝形成的臺地高度逐漸降低,因此從尖頂山(第1次)至臺地(第3次),海拔逐漸降低。

侵蝕作用+地殼抬公升(或侵蝕基本面下降)(外力+內力)。岩漿多次噴發,且地殼上公升,並不斷侵蝕。因此第1次噴發冷凝的臺地(尖頂山)海拔較高,第3次(臺地)的海拔較低。

兩種情境下,不論是噴發強度減弱,還是地殼抬公升,都伴隨著侵蝕作用,使得地表的起伏變大,臺地逐漸變得陡峭(成為尖頂山)。

一般來說,地球的內滾鎮力與外力作用,同時大銀粗進行,共同改變著地殼和地表形態。內力作用使得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則「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趨於平整。

黃山上的怪石是怎樣形成的?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山也是個奇峰怪石的世界,在波瀾壯闊的黃山峰海中,數不清的怪石競相崛起,它們呈奇獻巧、姿態萬千。始信峰和仙人峰之間的石筍,怪石林立,瘦削天成,被稱為「十八羅漢朝南海」。這些「羅漢」形態各異,有的矗立峰頭,有的靜坐松下,有的好像打了一把傘,有的攜筇拽杖,觀者叫絕。

古人評說:天下有「三奇」,就是雁蕩龍湫、匡廬瀑布和黃山的石筍。黃山石怪還怪在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這是黃山一絕。

金雞叫天門」,形如展翅啼鳴的大公雞,但當登到山上回頭再看這塊大石的形狀卻變成了5位身穿長袍、扶肩攜手的老人。人稱「五老上天都」。黃山的怪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些造型岩石多是沿著黃崗巖體的構造面在外力作用下,經風化、侵蝕雕琢而成。黃山石形狀奇持,擬人狀物,多彩多姿,它們或獨成佳景,或峰石相配成景,為黃山增色不少,其中「猴子觀海」、「松鼠跳天都」、「飛來石」等堪稱石中怪傑。

關於郴州飛天山

3樓:匿名使用者

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屬典型的丹霞地貌,位於湖南省郴州市甦仙區境內距市區18公里,總面積110平方公里。水陸交通便捷,京廣鐵路複線、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從旁而過,郴江、東江交匯於此,形成享譽江南的翠江風景帶。整個風景區由48谷、9寨、4坦、3廟、2江、1泉構成,以丹巖堡寨為特色,穿坦、洞穴為罕見,溫泉碧江為紐帶,石佛懸棺為史脈,集山、水、林、洞、佛為一體,聚雄、奇、險、秀、巧為一身。

2001年飛天山被國土資源部評為丹霞類的地質公園。

飛天山盛名已久,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讚歎飛天山「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並鐫刻「寸土佳麗」。境區山頂相連,溝壑縱橫,山環水繞,寨坦錯落,精巧處如精雕細琢,巧奪天工;巨集偉處如橫空出世,壯志凌雲。翠江風情能與灕江風景媲美,享有「小桂林」美譽。

沿江兩巖「丹霞翠遙斷,岩石架空來」。一路順江飄流,只見丹峰林立,紅巖綠水,怪石幽洞,古木吐翠,竹海茫茫。一年四季綠葉、三季花香,繪成罕見的「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光盡是春」的奇妙丹霞地貌景觀。

丹霞第一洞」——黑坦,面積5000平方公尺;「天下第一門——天生石橋,門高35公尺,跨度95公尺,呈拱形,洞口高懸,絕壁臨淵,洞中冬曖夏涼,十分幽靜,規模之巨集大,氣勢之巨集偉,為我國丹霞地貌所罕見,乃飛天山一絕。景區內的鯉魚寨四周崖壁陡峭,古木蒼穹,灌木環繞,秋色丹楓繪出十里廊,美不勝收。更有酷似象徵生命之源的聖母巖和陰陽巖,栩栩如生。

飛天山的摩崖石刻、石佛、千年懸棺、古戰場遺蹟、長江以南第一飛天壁畫等神秘歷史典跡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獨特的民風異俗,與這裡山異、水美、石奇、洞幽、風情萬種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

黃山怪石是怎樣形成的?

4樓:妖妖小怪書

黃山千巖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姿態不同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隻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彷彿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

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採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從人的心理移情於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山是怎樣形成的?

5樓:恩尼思

1.由地殼構造運動所形成的山稱為構造山。大家知道地球的地殼是六大板塊組成的,如果因為地殼運動,造成地表岩層大面積的褶皺而形成褶皺山或因地殼斷裂上公升,形成的斷塊山等都屬於構造山。

例如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太行山,南美。

2.原為高原或構造山,後來受到流水、風力等外力長期侵蝕分割而形成的山地,叫做侵蝕山。最近我去張家界旅遊,張家界的山就是典型的侵蝕山。

3.由某些物質在地表堆積而成的山叫堆積山。這種山形狀很對稱,而且一般都孤立地矗立在低平地區之。

你們知道地球上的山脈是怎樣形成的嗎?

山是怎樣形成的:恩尼思知道。

6樓:詩韻合璧

你們知道山是怎麼形成的嗎?我發現了。我在山上將石頭敲開,看見石頭裡面都是樹木。不信?你可以到常州西北部的西鳳山去看看,就在西鳳山國際人文陵園北側,寺廟後面的山上。

7樓:網友

大陸板塊之間相互碰撞。

8樓:勝者為大爺

水貨。水把泥巴灰塵結塊,越堆越多。

山是怎樣形成的?

9樓:風

地球上這麼多的山是怎樣形成的呢?

地質學家認為,形成山的主要動力是地殼的水平擠壓。一種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造成的東西向的水平擠壓;另一種是由於在不同緯度上受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殼向赤道方向的擠壓。這兩種擠壓再加上地殼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種走向的山脈。

一般來說,地殼中比較堅實剛硬的部分,在地殼發生運動的時候,往往發生斷裂,在斷裂的兩側相對上公升或下降,有時也能突出地面成為高山。

在地殼中一些柔弱地帶往往較易受地殼運動劇烈而產生褶皺隆起,而造成綿亙的山脈,世界上許多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

地殼運動造成了地面的凹凸不平後,再經過氣候,流水以及冰川的侵蝕沖刷,才有瞭如今這樣崇山峻嶺的形象。

但是由於地殼運動並未停歇,一些新生代形成的山脈直到現在還在不間斷的上公升,像我國的喜馬拉雅山。

10樓:網友

地球自轉!地殼變動不用說了,著名的喜瑪拉雅山脈就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行成的。火山爆發:

著名的是日本的富士山,那典型的火山錐,現在還在活動哦!侵蝕作用:由於地層的擠壓,就形成了背斜~向斜。

向斜由於岩石擠壓是緻密的,所以不容易受侵蝕,背斜岩石張裂,就酥鬆。久而久之,背斜就被嚴重侵蝕,向斜相對慢。所以行成了高度差,山就這麼形成!

最後是地球自轉,嚴格來講,它還是有影響的,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使山變高。但效果很小,所以這四項中,歲不恰當就是地球自轉了。我的答案您還滿意嗎?

祝你新春快樂!

11樓:網友

人家問的是哪個不是形成山的原因。

應該是侵蝕作用。

首先地殼運動肯定是 會產生造山運動。

火山噴發也是 岩漿堆積 最後凝固 形成山。

地球自轉二樓也說了 但我不能肯定他對。

但是侵蝕作用 應該不可形成大山 形成的小的只能算丘陵 算不得山。

12樓:網友

我覺得以上四個答案都可以是形成山的原因,真要從其中選的話,我只好選「侵蝕作用」,如果不是這個,就是「地球自轉」,我認為這個題目出得不好。

地殼變動,火山爆發這兩個肯定是形成山的原因之一,侵蝕作用並無「造山」功能,但是它卻可把不是山的地區(如較高的平地,或許就稱「高原」吧)侵蝕一些部分使之變成「山」,地球自轉是地殼變動形成的原因之一,這算不算形成山的原因,就看出題者怎麼想了。

13樓:網友

火山爆發應該不是,有了山才能」火山」爆發。

14樓:田波最棒

地球自轉!

我的答案!

古代懸棺之謎 古代懸棺是怎樣 飛 上懸崖的

唐張鷟 朝野僉載 中,曾記有古人在臨江高山半山腰間開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辦法是從山頂上放繩索把棺木吊下來。年,福建省博物館曾使用這種方法,用轆轤自山頂上放下鋼繩,從武夷山白巖洞取下一具完整的船棺。但是,今人所實踐的吊置棺木之法,並不能解決古人置放懸棺過程中的所有細節問題,比如怎樣在崖壁上鑿孔並打入...

徐霞客對飛天山情有獨鍾,並留下著名詩句是什麼

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讚嘆飛天山 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 真乃 丹霞翠遙斷,岩石架空來 徐霞客曾讚嘆飛天山 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 徐霞客曾讚嘆飛天山 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 並鐫刻 寸土佳麗 飛天山,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境內,距市區18公里,總面積110平方公里。飛天山盛名已久,境區山頂相連,溝壑縱橫...

霧是怎樣形成的,霧是怎樣形成的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陸地上最常見的是輻射霧 這種霧是空氣因輻射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主要發生在晴朗 微風 近地面 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這時,天空無雲阻擋,地面熱量迅速向外輻射出去,近地面層的空氣溫度迅速下降。如果空氣中水汽較多,就會很快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霧。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