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是「人文精神」指的是什麼

時間 2021-08-13 05:19:13

1樓:愉快放假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就拿藝術來說,德國著名詩人席勒曾感嘆道:

論勤奮你不及蜜蜂,

論敏捷你更像乙個懦蟲,

論智慧型你又低於高階的生物,

可是人類啊!你卻獨佔藝術!

因此,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現象,人類智慧型之花,人文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所特有的,是為人而存在的,是人類有史以來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人類的世世代代繁衍承傳中一直佔據著優先的地位.可以說,一部浩瀚而無有窮盡的藝術史,就是一部人類不斷地「認識你自己」的心靈歷程的形象化的歷史.正如英國著名美學家科林伍德指出:

「沒有藝術的歷史,只有人的歷史.」

人文精神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而且影響到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乙個民族、乙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乙個民族、乙個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乙個國家的國民人文修養的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然而,現實情形卻不容樂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輕視人文學科的風氣,在大學教育中則存在著一種「重科技、輕人文」,「重專業、輕教養」的傾向.特別是在經濟建設的熱潮中,更容易出現功利與技術壓倒一切,輕視人文建設的傾向.

著名學者、美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哲學系、藝術學系、宗教學系系主任葉朗先生,近年來一直十分關注人文學科的建設與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弘揚等問題.他在各種場合都大聲疾呼,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和重視人文學科和人文教育.作為全國政協常委,他曾多次向**領導提出「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的建議.

2023年,**經過研究,接受包括葉朗先生在內的教育界很多同志的建議,正式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針.

最近,葉朗先生身體力行,組織了北京大學哲學系、歷史系、藝術學系等一批中青年學者,致力於人文學科的建設,主編出版了「人文學科與人文精神」系列叢書,在學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不久前,筆者走訪了叢書主編葉朗教授及部分書作者.

在問及人文學科的含義時,葉朗先生指出:所謂人文學科,是指哲學、文學、藝術、歷史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學科.人文學科的研究物件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因而它不同於自然科學.

人文學科總是要設立一種理想人格的目標和典範,從而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

人文學科沒有直接的功利性,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這並不等於說人文學科沒有「用」.從根本上說,人文學科能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和意義體系,為社會提供一種正確的人文導向,從而對廣大群眾,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人文教育,提高逐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種文明、開放、民主、科學、進步的民族精神.因此,它關係到乙個民族的精神的塑造,關係到國運興衰和民族的未來.

關於這套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織的「21世紀素質教育系列教材」之一種的「人文學科與人文精神」系列叢書,葉朗先生指出,大學教育不是單純的職業教育,它的目標不能僅僅侷限於對學生進行職業訓練,而是要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編寫這套叢書就是希望對於在高等學校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有所幫助,所以這套叢書不僅要面向人文專業的學生,而且要面向理、工、農、醫以及政、經、法等非人文專業的學生.

由葉朗先生主編的這套叢書已經首批推出了《美學的意蘊》、《藝術的意蘊》和《倫理學的意蘊》3種.

《藝術的意蘊》一書作者,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陳旭光博士在接受採訪時頗有感慨地說,「本書的寫作,對我來說,是一次對色彩斑斕、博大精深的藝術世界的心靈之巡禮,稱得上是一次『靈魂的探險』.」這本書緊緊扣牢藝術與人的互為本體的關係的角度,主要從藝術及藝術學的學科定位、藝術的獨特功能、價值和人文意義等核心問題立論.

當筆者懷著一種急切的渴求披閱瀏覽上述各有新意、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著述,又與葉朗先生等人面談之後,不禁感慨萬千,同時對人文學科與人文精神的建設充滿信心.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人文精神,實質上就是儒家的教化天下的思想,也就是主張通過詩書禮樂等來塑造符合儒家社會理想的人.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肯定人的價值,強調人的尊嚴,以反對中世紀神學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

2,主張享受人世的歡樂,注重人的現世生活的意義,以反對中世紀神學的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

3,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以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級觀念;

4,崇高知識、知慧和理性,喊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以反對教會的經院哲學和蒙昧主義.

怎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3樓:韓琴

1,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但經過改造仍然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部分,既不是全盤繼承,也不是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進行創造性轉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現代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它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重複和模仿,而是結合當前、面向未來的創新、創造和再生。所謂推陳,即立足於當代,揚棄那些不適合今天需要的東西;所謂出新,即對這一層次的傳統文化進行清理和提煉,並積極創造新的內容和形式,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2,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有效的繼承和保護就是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即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鑑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啟用其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3,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進行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繼承與弘揚這種民族精神,在當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應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中汲取力量,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並不斷進行創新性發展。

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鬥。

擴充套件資料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

這些方針闡明了在新時代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是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一是讓優秀傳統文化生動起來;二是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三是要努力去實現生活和社會認同這種傳承、發展這種傳承;四是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時代特徵。

首先就是找出傳統文化的生動性。其實,傳統本身就具有著生動性,但傳統在其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時間的久遠,歲月的變遷,空間的轉換,可能使它的生動轉變或減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種生動的文化,這時,就要對傳統文化中具有生動的部分進行「修復」。

參考資料 人民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4樓:愛嬰學院

要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傳統美德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又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共產黨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乙個重大現實課題。

增強對中華傳統美德基本問題的認知能力,是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邏輯起點。中華傳統美德,指的是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積澱流傳下來的、有益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秀道德遺產。對中華傳統美德基本問題的科學認知,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前提和基礎。

要深入挖掘和闡發傳統道德體系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美德,善於在挖掘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涵和基本精神上下工夫,善於在發掘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功能和當代價值上下工夫。

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科學指導,是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理論前提。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指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道德的起源、本質和作用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為我們分析一切道德現象提供了科學方法和理論指南。

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科學指導,才能增強中國共產黨道德自覺、道德自信、道德自強,才能把握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思想性與實踐性特徵,才能在繼承與超越中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轉化和創新發展。

恪守社會主義道德觀的基本精神,是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核心要求。社會主義道德觀,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特徵和本質要求。

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關鍵在於形成契合社會主義道德基本精神、而又具時代氣息的道德元素和價值符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對社會主義道德觀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詮釋,就是實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真正弘揚和有效轉化。

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重在實效性的總體要求,從戰略高度上加以精心謀劃,從理論上加以深入闡釋,從制度上予以有力保障,從實踐中加以有效,通過獲取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各種思想、制度和方法資源,全面提高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科學化水平。這既是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經驗總結,也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更是科學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雲昕邗俊楚 人文精神 人文知識是人類認識 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經驗總結 人文精神則是人文知識化育而成的內在於主體的精神成果,它蘊含於人的內心世界,見之於人的行為動作及其結果。人文知識的載體主要是各種 獲取人文知識可憑藉視聽,可以從課堂上 中獲取 人文精神的載體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獲得必須經過人文知識的內...

什麼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

季進 可是,這種知識的工業化 專業化或體系化,使得人文精神變得越來越遙遠,知識分子的社會承擔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李歐梵 問題的嚴重性就在這兒。在美國大學任教的一些人文學科教授,一些大學裡面的知識分子,也對美國大學的制度 對人文學科產生了很大的焦慮,開始進行一些反思和批判,我們所熟知的法蘭克福學派以來...

什麼是人文精神的作為現代人文思想,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斯帕狄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 價值 命運的維護 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