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 徐 有哪幾種意思,文言文中 以 的意思有哪幾種

時間 2021-08-30 11:07:30

1樓:匿名使用者

徐 [xú]

〈名〉古州名。古徐州的簡稱 [xuzhou],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約在今江蘇、山東、安徽的部分地區。

漢以後各代皆置徐州,轄地常有變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帶。多以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蘇邳縣)為治所

古國名 [xu state]

仁義而徐亡。——《韓非子·五蠹》

循徐魯之力。

徐族為古代九夷之一,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區。周初建立徐國,後為吳國所滅。如:徐方(指古徐國);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國)

姓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乙個收藏匕首的人)

——《戰國策·燕策》

徐 [xú]

〈動〉(形聲。從彳( chì),余聲。雙人旁與行走有關。本義:慢步走)

同本義 [walk slowly]

徐,安行也。——《說文》

乃徐有說。——《易·困》。虞注:「坤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戰國策·宋策》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孫子·軍爭》

攝提運衡,徐至於射宮。——《文選·張衡·東京賦》

散開 [spread]

執徐之歲,歲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緩慢 [gently;slowly]

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莊子·天道》

入而徐趨。——《戰國策·趙策》

此事當徐議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蘇軾《石鐘山記》

餘韻徐歇。

徐以杓酌油瀝之。——宋· 歐陽修《歸田錄》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前赤壁賦》

又如:徐議(從容商議);清風徐來;徐回(緩慢地迴旋運轉);徐行(緩慢前行);徐步(緩慢步行);徐呼(發聲舒緩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安閒的樣子 [leisurely]

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國語》

又如:徐言(緩言;低聲細語);徐婉(舒緩委婉);徐詳(舒緩安詳)

全,都。通「俱」 [all]

魯人徐傷 歸父之無後也。——《公羊傳·成公十五年》

2樓:孝悌晴兒夢

1.緩慢,慢慢地。2.古九州之一

文言文中"以"的意思有哪幾種

3樓:匿名使用者

一、介詞,相當於「用」。例句:

1、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2、 以衾擁覆,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3、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核舟記》

4、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二、介詞,相當於「把、拿」。例句:

1、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陳涉世家》

2、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3、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童趣》

4、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三、介詞,可譯成「因、因為」。例句:

1、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2、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3、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四、有時與「是」連用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2、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五、介詞,可譯為「憑藉」。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

3、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詞,相當於「從、由」。例如:

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隆中對》

七、介詞,譯為「按照」。例如: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八、連詞,相當於「用來、以便」。例句:

1、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陳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九、連詞,表示順承,相當於「而」,也可不譯。例如:

1、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岩。《小石潭記》

3、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

十、連詞,譯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十一、通「已」,已經。例如:

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十二、作動詞,譯為「認為、以為」。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兩小兒辯日》

2、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3、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言文中的徐和師是什麼意思

4樓:madoka信徒

徐《形》緩慢。copy《石鐘山記》:「枹止響騰,餘韻徐歇。」《周亞夫軍細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促織》:「遂於蒿萊中側聽徐行。」

【徐徐】⒈慢慢地。⒉安適的樣子。《孔雀東南飛》:「自可斷來信,徐更謂之。」

師①《名》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二千五百人一師。泛指軍隊。《燭之武退秦師》:「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②《名》老師。《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③《名意動》以……為師;向……學習。《師說》:「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④《動》學習;效法。《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⑤《名》有專門知識或技藝的人。《石鐘山記》:「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⑥《名》對宗教徒的尊稱。多指佛教徒的。

尋 字初中文言文中有哪幾種意思啊,要有例句

5樓:匿名使用者

尋名詞義:

1、會意字。從工口從又(彐)寸。本義: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尋,繹理也。——《說文》。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

尋,長也。周官之法,度廣為尋。——《方言一》

是尋是尺。——《詩·魯頌·閟宮》。傳:「八尺曰尋。」

舒肘知尋。——《大戴禮記·主言》

度尋舒兩肱也。——《小爾雅》

蹄間三尋。——《史記·張儀傳》。索隱:

「七尺曰尋。按,程氏瑤田雲,度廣曰尋,度深曰仞。皆伸兩臂為度。

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側臂曲,而僅得七尺。其說精巧,尋仞皆以兩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尋亦或言七尺也。」

爭尋常以盡其民。——《左傳·成公十二年》

無尋尺之祿。——《國語·晉語》

千尋鐵鎖沉江底。——《三國演義》

深逾尋丈。——[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動詞義:

1、尋找。

遠尋師學。——《後漢書·列女傳》

尋向所誌。——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尋視其側。——《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尋其方面。——《後漢書·張衡傳》

2、**;研究;推求。

一一皆可尋其源。——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3、用。

尋,用也。——《小爾雅》

日尋干戈。——《左傳·昭公元年》

將尋斧柯。——《孔子家語·觀周》

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國演義》

三年將尋師焉。——《左傳·僖公五年》

4、繼續。

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國演義》

有利必有害,有損必有益,相糾相尋,至於無盡。——譚嗣同《思篇》

5、討伐;派兵去鎮壓。

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國語·周語》

6、追逐。

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漢· 張衡《西京賦》

7、通「燖」。用熱水脫毛。

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左傳·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尋舊盟也。——《公羊傳·成公三年》

副詞義:

1、經常;時常。

2、頃刻;不久。

未果,尋病終。——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尋移刑部。——清· 張廷玉《明史》

帝尋被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尋遣丞請還。——《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介詞義:

1、沿著;順著。

紹遂尋山北行。——《後漢書》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唐· 李白《東魯門泛舟》

文言文中「厭」有哪幾種意思?

6樓:公尺粒兒嚶

1、厭 [yàn]

〈動〉飽,滿足。後作「饜」;憎惡;嫌棄。又如:

厭世(現世;出醜露乖);厭厭地(無精打采地;微弱的樣子);厭物(罵人話,指討人厭的東西);厭鈍(討厭,掃興);厭色(厭煩、不滿的臉色);厭苦(厭煩以為苦事)

2. 厭 [yā]

〈動〉一物壓在另一物上;泛指壓制,抑制;以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於人;堵塞。

擴充套件:厭 [yàn]:飽,滿足。

後作「饜」。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不厭。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之慾無厭。—— 宋· 蘇洵《六國論》 求之者無厭。——宋· 蘇軾《教戰守》 又如:

厭極(滿足窮盡);厭飫(吃飽;吃膩;滿足);厭塞(滿足);厭偽(對奸邪巧偽感到滿意);厭戀(以此為滿足而眷戀);厭副(滿足);厭足(滿足)。

厭 [yā]:泛指壓制;抑制。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

——《漢書·翼奉傳》。——師古曰:「厭,抑也。

」 故賢人立朝,折衝厭難,勝於亡形。——《漢書·辛慶忌傳》。師古曰:

「厭,抑也。」 又如:厭抑(壓制)

倩文言文本解釋有幾種, 凡 在文言文中有哪幾種解釋

兩種吧乙個意思是美麗,另乙個意思是請,請求 倩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倩 qi n 名 古代男子的美稱。漢書?朱邑傳 昔陳平雖賢,須魏 而後進。形 笑時面頰美的樣子。詩經?衛風?碩人 巧笑 兮,美目盼兮。形 美好。吳融 還俗記 柳眉梅額 妝新。q ng 名 舊時稱女婿。史記?扁鵲傳 黃氏諸 動 請別人代...

文言文中的首相的意思,文言文中首相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首相,就是首席宰相的意思。文言文中首相的意思 謂宰相中居首位者。宋邵博 聞見後錄 卷二 是時眾中惟首相王珪因奏 延安郡王 當為皇太子,餘人無語。宋史 曾公亮傳 公亮 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台閣典憲,首相韓琦每諮訪焉。清孔尚任 桃花扇 設朝 不料今日做了堂堂首相,好快活也。文言文中首相的...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

以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 動詞 a用 使用。涉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b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2 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