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起始時間定1616是不正確的。
1616年發生的事是努爾哈赤。
建立政權,國號是金,歷史上稱後金。
不算是清。1636作為起點是有道理的。
1636是改國號為清,這算是清開始。
1644作為起點是不夠合理的。
1644作為起點的理由是清入主中原,但如果承認這一點,就必須順便承認1643~1644之間大順政權短暫"入主",清是從順而非明手裡奪得天命的,這無疑增加了歷史解釋的複雜性。而事實上,由割據到完成統一或區域性攔謹漏統一,並且期間經歷較多年份從來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譬如北宋,沒有道理對清例外處理。
1911作為終點是確實不夠合理的,1912是正確的。
辛亥革命。雖是主因,但沒有直接推簡爛翻清統治,推翻清統治,逼迫溥晌卜儀遜位的是北洋軍閥。發生的時間是1912年的2月12日。
2樓:十番樂
清朝大致可以分兩個時間段。
一、關外:1616年——163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察中」至皇太極 改名「清」
1636年——1644年,皇太極改名「清」,至愛新覺羅·福臨入關。
所以,清朝整個歷史應該是1636——1912歷巨集畝史朝代的斷代是以歷史大事件為準繩的。以前說清朝是到1911年,因為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但這樣說不準確,因為敗絕山當時清朝還控制著中國大量的面積。所以退位詔書為乙個朝代的結束更準確。
清朝建立的時間?
3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建立時間是1636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乙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臺灣,逐步掌控全國。
清朝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4樓:懷抱蠟筆的小新
清朝統治時間有三種說法,看你傾向於哪乙個。
第一種:從明鋒冊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建元「天命」,一直到1912年,溥儀退位,清朝滅亡。共計296年。
第二種:從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西元1636年),清太宗愛拿鉛新覺羅·皇太極將國號「大金」改為「大清」算起,並將年號「天聰」改為「崇德」,共計276年。
第三種:從清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清朝入關,銀敏巨集入主中原,並遷都北京算起,共計268年。
我個人傾向於第一種。
清朝從什麼時候算起?
5樓:網友
一般來講的清代時期劃分指。
清代早期:順治,康熙,雍正(1644年-1735年)清代中期:乾隆,嘉慶,道光(1736年-1850年)清代晚期:
咸豐,同敏鬧歷治,光緒,宣統(1851年-1911年)努爾哈赤雖然是清朝的奠基人,後世稱「清太祖」,但他建立的是「大彎棚金國」,故不算是清朝的皇帝。
皇太極雖被後世稱為「清太宗」,建立的是「大清國」,但直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大清國」還沒有定鼎中原,故此時的「清」並不能算是中國的乙個朝代。 而順治皇帝是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清朝統一的的開始,因此清代早期從順治開始算起。
另外還有關於清朝斷代時間點的說法是:
清代早期:1644年清軍入關前。
清代中期:1840年鴉片戰爭前。
清代晚期:1840 年鴉片戰爭後。
這個說法以清代國運從起到興到敗的角度來講是行得通的,但是不適用於文化藝橋搜術方面的斷代。
社團社長應該是什麼樣子,社團社長應該是什麼樣子 20
司空見慣君莫言 參與過很多社團及社長的考評稽核工作,也管理過社團活動,對這方面比較有感觸。首先要明確社團的概念,大學裡面大家因為興趣凝聚在一起組織活動,沒有功利性的目的,完全自由的來去。所以,社團最主要的就是要能吸引凝聚社員,並且不能過於強制或者死板。然後關於社長的樣子,威嚴與威信都不是自己給的,而...
你認為當代青年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青年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青年是國家的榜樣,是國家的棟樑之才,青年必須要有所作為,才能夠對得起國家從小的培養 去年就向國家的樹木一樣,能夠撐起我們的一片天地。如果說青年人都沒有骨氣,一片萎靡的話,那國家的未來指望可是非常悲觀的 青年應該是像春天的樹一樣,充滿了力量和生機,擁有一切,希望擁有翱翔藍天的夢想 獨立自強,好學有夢現...
6,8,8,0, 32後面數應該是什麼
6,8,8,0,32,後面一個數應該是 128。規律如下 8 6 4 8 8 8 4 0 0 8 4 32 0 32 4 128 6,8,8,0,32,後面一個數應該是 128。分析 前面數字有如下規律 8 6 4 8 8 8 4 0 0 8 4 32 由規律可知 括號號中的數是 32 0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