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始皇與印度阿育王的比較,中國和印度的歷史哪個更悠久?

時間 2021-10-14 23:15:52

1樓:匿名使用者

開展“比較文明學”的研究時,我特別注意全球範圍內相同年代不同地區的事件和人物的橫向對比。其中,公元前3世紀兩大帝國的君主:中國的秦始皇和印度的阿育王,引起我非常濃厚的興趣。

公元前221年首次統一中國的秦朝、和公元前261年首次統一印度的孔雀王朝,幾乎同時、都是以殘酷的武力征戰完成帝國統一大業,又都是短命的朝代(秦朝於公元前206年滅亡,孔雀王朝於公元前187年滅亡);可比的內容精彩而又豐富,意義深遠。本文限於篇幅,只能加以簡略介紹。

秦始皇在中國是“千古一帝”,而阿育王在印度也是“千古一帝”!

對比之下,關於秦始皇,我國讀者眾所周知,毋需贅言。關於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則必須著重敘述。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 他是首次完成中國統一大業的皇帝,有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前246年,13歲的秦王贏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宦官嫪毐掌管。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22歲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加冕儀式,正式登基,親理朝政。秦王政除掉呂不韋及宦官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並著手兼併六國之策略。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俘虜韓王安,韓國滅亡。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遷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前225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前223年,秦派王翦領兵60萬攻打楚國,楚王負芻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226年攻下燕都薊城,燕王喜遷到到遼東,至前222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的10年間,先後除滅六國,秦始皇39歲時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皇朝——秦朝。東周諸侯割據紛爭達550餘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終於結束。

2樓:匿名使用者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任繼承者,孔雀王朝是奴隸社會。

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東周一來的**局面,並且把匈奴趕出了河套地區。

阿育王是如何弘揚佛法的?

3樓:aaa**王

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印度文明裡。

羯陵伽是古代印度的一個小王國,位於印度東海岸,臨孟加拉灣,一直存活到公元前261年,為阿育王征服所滅,併入摩揭陀版圖。

摩揭陀是古代印度的一個重要王國,位於恆河流域,羯陵伽王國的北面,那時統治摩揭陀的是孔雀王朝。羯陵伽之戰正是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阿育王擴張領土,征服羯陵伽的戰爭。

阿育王是印度著名的帝王,在印度人心目中,阿育王就好比我們中國的秦始皇。不過,阿育王對印度的影響,比起秦始皇對中國歷史深刻而長遠的影響,二人恐怕不能相提並論。

史家在通史裡說,羯陵伽之戰是一場“特別殘忍的戰爭”,這說明,勢力強大的征服者遇到了被征服者堅決的抵抗。

公元前261年,阿育王親自率領步兵15萬、騎兵3萬、戰象上千頭去征服羯陵伽。羯陵伽有步兵6萬,騎兵1萬,戰象幾百頭,顯然敵強我弱。戰爭的結果是:

“15萬人作為俘虜被帶走,十萬人被殺死,許多倍於這個數字的人死去。”

這一戰毀滅了羯陵伽王國,戰爭的“特別殘忍”也使阿育王“內心經歷了一番變化”,從此以後,阿育王致力於促進和實現佛陀的教義。他渴望有一個“安全、理智、所有人內心都很平靜、溫和”的未來。

他仿效波斯的統治者,將自己的敕令刻在岩石、山洞和專門建造的柱子上。其中,刻於岩石上的第十三條敕令中這樣寫道:“15萬人作為俘虜被帶走,十萬人被殺死,許多倍於這個數字的人死去。??

為諸神所愛的羯陵伽的征服者,現感到很懊悔,感到深深的悲傷和悔恨,因為征服一個以前未被征服過的民族,包含著**、死亡和放逐。??即使那些躲過災難的人也由於他們始終熱愛的朋友、熟人、同伴和親屬所遭到的不幸而極度痛苦”。因之,所有的人都承受著不幸,而這,使國王的心情十分沉重。

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印度的文化,殺戒(非暴力主義)、再生和因果報應(關於道德行為所招致的結果的規律)是印度文化的基本觀念。印度人相信靈魂解脫,業報輪迴,主張非暴力、不殺生。

據說,羯陵伽之戰以後不久,阿育王宣佈佛教為其國教,召集全國一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佛教寺院和佛塔。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佛教不僅傳遍了錫蘭,而且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中國、緬甸及東南亞各地。

一場戰爭,改變了一個帝王,導致了佛教的大傳播,真讓人感慨。

阿育王“內心經歷了一番變化”這件事,其實並非偶然,原來,摩揭陀是印度重要和佛教?地之一,據說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活動,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結集,華氏城結集,都在摩揭陀。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阿育王豈能不受影響。

據說,羯陵伽所在的那塊地方,卻是被譽為純粹的印度教之鄉,素有印度教聖地之稱,古籍中說它是“神聖之國”。“可以贖罪的地方”。這就是說,羯陵伽之戰,是佛教國家征服了印度教國家。

看來,雖說佛教和印度教都要尊從神的教誨,尊從殺戒、再生和因果報應,但為了征服領土,人的利益還是高於神的利益。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印度公主在去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傳教時,不僅帶去了許多僧侶和佛典,還帶去了一枝神聖的菩提樹的樹枝,並親自種植在錫蘭,這棵菩提樹在錫蘭一直生長到今天。

經過一番宣傳和使節往來,佛教不僅傳遍了錫蘭,而且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中國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傳佛教,阿育王還為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如擴大灌溉工程,修築道路,建立醫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裡,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歷史著作裡,他被稱為“偉大的阿育王”。

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但是,這種統一很不穩固,在他死後不久,帝國重又分崩離析。20.

靈光普照世界

中國和印度的歷史哪個更悠久?

秦始皇統一了什麼, 秦始皇什麼時候統一中國

1 統一文字。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國的文字不統一,差不多一國使用一種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李斯等人對文字進行整理,各全國文字統一,稱為 書同文 從秦朝開始,中國統一了文字,這項統一,一直沿用至今。2 統一貨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的貨幣不統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秦始皇統六國後,統一...

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比較,對比中國與印度的經濟發展情況

sky爸爸 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全球第86名,印度第130名 直接反應發展程度 中國護照含金量全球第72名,印度第79名 從側面反映人民富裕程度和國家國際影響力 中國與印度的經濟差異 子夜聽雨 總體來說,中印兩國在1980年大致在同一起跑線上,而現在中國已將印度遠遠地甩在身後,在兩國的對比中,在經濟 軍...

秦始皇的功與過 反方

從人類的發展史來講,對整個中國的發展起推進作用 但站在人類自由的角度來講,錯的更多,所有才是暴君 總體上講功大於過 功 修築長城,統一貨幣,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立了一套 集權制度 過 濫用民力,激化了社會的矛盾,導致了秦的快速滅亡.再補上一條功 統一了六國 沉默劍客 初中歷史課本就有,加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