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菩提,菩提樹是什麼意思 菩提樹的寓意傳說和象徵含義

時間 2021-10-15 00:18:37

1樓:

菩提是印度梵文bodhi的音譯,是佛教名詞,意思是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盤的覺悟。釋迦牟尼正是因為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世稱佛陀。遵從佛陀的經教可修成菩提,按小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大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傳說修證菩提的人火化後,骨灰中會出現舍利子,既灰質與礦物的結合晶體。

菩提樹原產印度,因此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智慧型樹。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藥三藏從西竺引種菩提樹於廣州光孝寺壇前。從此我國廣東、雲南均有菩提樹生長。

是印度國樹。

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它在《梵書》中稱為「覺樹」,被虔誠的佛教徒視為聖樹,萬分敬仰

菩提樹是什麼意思:菩提樹的寓意傳說和象徵含義

2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菩提樹的寓意:

菩提,是梵語音譯,是覺悟、智慧型、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型。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道,菩提即為覺悟,成就佛果之意。

在英語裡,「菩提樹」一詞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寬巨集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類學中,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osa,有神聖宗教之意。

菩提樹的傳說:

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

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公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修道時,菩提樹神便以樹葉為釋迦佛擋風遮雨,保護他安心修道,故名。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在佛寺裡,她的形象特點是兩手拿一樹枝,打扮成年輕婦女的樣子。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托中,樹籽可作念珠。由於它是佛教聖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

什麼是菩提樹.菩提樹代表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樹學名:ficus religiosa別名:神聖之樹、思維樹、畢缽羅樹、印度菩提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菩提榕、印度波樹科屬:

桑科moraceae榕屬(又稱無花果屬)。

菩提樹代表」覺悟「。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菩提樹因此成為」覺悟「的代名詞。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4樓:

菩提樹代表」覺悟「。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菩提樹因此成為」覺悟「的代名詞。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菩提樹學名:ficus religiosa 別名:神聖之樹、思維樹、畢缽羅樹、印度菩提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菩提榕、印度波樹科屬:

桑科moraceae榕屬(又稱無花果屬)ficus 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公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我國西雙版納地區比較常見的樹種。

菩提樹的典故是?

5樓:種花家的小公尺兔

傳說在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當初還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的年青王子喬答摩·悉達多。

他為了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去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有一次他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公升起的時候,終於獲得大徹大悟,修煉成佛陀。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菩提樹在中國也有深遠的影響。 唐朝初年,僧人神秀與其師兄慧能對話,寫下詩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看後回寫了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對師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論道的對話流傳甚廣,也使菩提樹名聲大振。

傳說在2000多年前, 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無論是 印度教、 佛教還是 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

6樓:打娘胎裡喜歡你

菩提樹是表法的,佛在任何乙個樹下覺悟,那個樹都叫做菩提樹。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一種叫畢缽羅樹的樹下覺悟,所以畢缽羅樹被稱為菩提樹。

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三十歲開悟,他是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的。菩提樹原名叫畢缽羅樹,是因為他在這個樹下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以後叫它做菩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佛在這個樹下覺悟的,稱它為菩提樹。

7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有乙個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積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讀書,忽然看見乙個人從窗外走過,他被那人的面相吸引住,追出去,卻不見了,從此,他一心想見那人,走遍天下去尋,卻總也找不到,一次,在夢中,菩薩問他,你積德很多,有什麼要求沒有,他說他只想見那個人一面。菩薩說,你若真想見那人,一定要捨棄這一世的人生,投生做一棵大樹,500年後,也許有機會能見那人一面。他決定做一棵大樹。

很快他就死去,轉世在河邊做了一棵大樹。500年來,飽嘗著做樹的痛苦,忍受著風吹雨打,不能移動,不能說話,只為了能見那人一面。500年後終於有一日,忽然有乙個人遠遠地從河邊走過來,正是那個他夢寐以求的人。

他激動極了,手舞足蹈,使勁地搖著渾身的樹枝樹葉,努力試圖引起那人的注意。他是多麼想讓那個人走到他的樹陰下,休息乘涼呀。但是那人經過他身邊,瞧都沒瞧他一眼。

他失望,他委屈,不知道為什麼500年還不能修到一點緣分。當晚他又夢見菩薩。菩薩說,如果他還想見那人,再做500年的大樹,或許會修到一點緣分的。

他覺得既然已經等了500年,再等500年也不算什麼。他實在太喜歡那個人了。

就這樣,他在河邊又站了500年。500年後終於有一日,那個人又遠遠地從河邊走過來,這一回他沒有激動,沒有搖枝動葉,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為了這一日,他捨棄了做人的機會,痴痴地做了2023年的樹,吃盡了苦,傷過太多的心。

他已經能夠以平靜的心等待那個人的出現了。只見那人向他走來,走到他的樹陰底下,安然坐下來,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

原來那人就是佛祖,而這棵樹就是那棵菩提樹,後來跟佛祖一起成了佛。

這感人的故事啊,它跟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是何等相似!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棵菩提樹,有些人矢志堅守而獲成功,有些人因臨陣脫逃而慘敗告終。一棵菩提樹,兩種人生觀。

芸芸眾生中,我們需要尋找的正是一棵菩提樹,只要值得等待,無論多遠多難,我們都應該堅持下去。不是嗎?

8樓:引經據典正法

菩提樹是表法的,佛在任何乙個樹

下覺悟,那個樹都叫做菩提樹。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一種叫畢缽羅樹的樹下覺悟,所以畢缽羅樹被稱為菩提樹。

菩提樹是什麼意思?

9樓:受司大人

佛教、印度教、耆那教認為菩提樹是神聖的。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為「覺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一棵位於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的聖菩提樹種植於西元前288年,據說源自釋迦牟尼在下面覺悟的那棵菩提樹,是目前有確定年齡的最古老的人工種植的被子植物。菩提樹是印度的國樹,台灣花蓮的縣樹。 「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型,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在英語裡,「菩提樹」一詞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寬巨集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類學中,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osa,有神聖宗教之意。 據《大唐西域記》佛陀成道後,在菩提樹下踱步七日,異花隨跡,放異光明。

為報樹恩,目不暫捨,故此瞻望。這時有五百青雀飛來,繞菩薩三匝而去,十分殊勝,人天歡喜。為此,信眾們常常帶著鮮花等物品來供養佛陀。

佛陀常常外出說法,信眾有時遇不上世尊,他們很掃興。後來阿難陀把這件事告訴佛陀,佛陀對阿難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

禮拜菩提樹吧,這和禮拜如來功德一樣大,因為它幫助我圓正佛果。」留學佛子釋本性說:「佛門中,菩提樹是聖樹。

因為,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見菩提樹如見佛。因此,禮拜菩提樹蔚然成風,流傳至今」。

關於菩提樹的那首詩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禪宗五祖弘忍欲傳衣缽,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型,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僅次於主持的五祖大**神秀作偈如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常在後院劈柴、舂公尺打雜的慧能也作了一偈如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時光到了兩千年,渾沌元初也作了一偈如下:

心有菩提樹,靈是明鏡臺,幻化生萬物,明性超塵埃。

以上三偈,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神秀是從修行修煉的角度談如何明心見性,慧能是直指本性,渾沌元初是談如何修行修煉最終見性成佛。

神秀側重於物質世界,慧能側重於反物質世界,渾沌元初是將物質世界和反物質世界聯絡在了一起。

神秀偈的意思是說自性就是靈山,若心像明鏡那樣關照自性,並時時養性,不被外界現象所迷惑,就可以成佛。

慧能偈的意思是說宇宙根本是空,物質世界本來就不存在,若糾纏於現象和概念,就難以明心見性,難以獲得無上正覺大智慧型。

渾沌元初偈的意思是說靈山在心中,靠靈覺感應,萬物和現象是宇宙本性運動幻化的結果,只有明白了宇宙之性,才能超越物質世界萬千現象的迷惑而直達性岸,最終成佛。

以我看來,神秀是初悟,利於大眾修行修煉;慧能是徹悟,利於大師們轉換思維;渾沌元初是超悟,利於人們靈覺的開啟。

若按照神秀之法修行修煉,路途漫長;若按照慧能之法修行修煉,容易走向消極頑空;若按照渾沌元初之法修行修煉,便於在享受生命的過程中盡快走向彼岸。

若能把三偈配合起來反覆驗證,將最完美。

——可參看雪峰所著成佛篇

什麼是菩提樹 菩提樹代表什麼意思

物種名稱 菩提樹 中文別名 阿里多羅,印度菩提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 拉丁學名 ficus religiosa 英文名稱 bo tree pipal tree bo tree fig 科屬分類 桑科 榕屬 菩提樹原產印度,因此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 智慧樹。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 502 年 印...

菩提樹是什麼樣的,菩提樹是什麼樣的樹?

易書科技 菩提樹別稱為菩提榕 思維樹 覺樹,屬於桑科榕屬喬木。菩提樹原產印度,我國雲南南部和廣東有栽培。生性強健,不拘土質,土層深厚而排水良好之地均能生長。日照需充足。性喜高溫多溼,生育適溫為23 32 可用播種 扦插或壓條繁殖。播種在11月採種,將種子洗淨陰乾,混沙層積貯藏。至次年春季播於苗床,可...

關於菩提樹的那首詩,關於菩提樹的詩句?

佛教禪宗五祖弘忍欲傳衣缽,說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型,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僅次於主持的五祖大 神秀作偈如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常在後院劈柴 舂公尺打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