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早起發願和晚上還願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5-07-15 14:25:06

1樓:傻傑傑傑

發願:髮指發禪仔配起。願指願望,心願,訴求等。發願即是你在佛菩薩面前用至誠之心發起乙個心願。

至於還原,你發願的時候,如果有在佛菩薩面前承諾,一年後或者多久時間親自來朝拜菩薩,對於佛賀指菩薩的加持表示感恩。那自然就需要親自來還原了。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如實的按照你的發願去做,去行持。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如,自己發願要吃素一年,要好戚帶好鍛鍊身體等,就不能再起任何的疑問了。不能再疑惑的問:是不是真的要吃素一年。

2樓:長翅膀的大熊貓

發願的分類如下,大體可分為二:(一逗遊)發求菩提之願,(二)發度化有情之願。又四弘誓願、十大願皆屬於發願。

此笑睜外,有關修善作福等皆須先發願,而記其趣旨之文稱為發願文,又作願文、誓願文。如南朝梁代沈約之千碰指歲僧會願文、隋代智者大師之發願文、善導之發願文等皆。

3樓:星野叭

許願和還願屬於民間信仰的範疇,是民間老百姓在遇到困難時與神祇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

這與經濟社會簽訂合同有相似之處,雙方是相互利用關係。因為,無論是高層次的天神還是低層次的鬼神,都需要來自人間的祭祀。正哪《阿含經》記載,只有當人類信仰、供奉天神時,天神才能在與阿修羅的鬥爭中取勝。

古希臘神話故事也有類似的記載。而鬼神雖然有神通,但是獲取食物的方式只有來自人間的祭祀。神祇通過神通幫助凡人滿足願望,凡人在願望實現後向神祇獻上祭祀,這便是許願和還願的本質。

而佛菩薩是證得空性的聖者,不可能陷入這種利益交集的窠臼之中。佛教有「發願」一說,發願既能發成佛作祖、普度眾生這種恢弘誓願,也可以是世俗上的消災免難。但佛教「發願」的本質是自身通過懺除業障、圓滿德行等行為,外加佛菩薩加持,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趨吉避凶,滿足己願。

自身的行為是因緣,佛菩薩的加持為增上緣。在這一過程中,因緣可能比增上緣更為重要。

如果說佛教真要有「還願」的好備話舉襪碼,這種「還願」應該是報答佛菩薩的恩德,而報恩最好的方式便是依教奉行,自利利他。因此,佛教的「還願」本身就是對「發願」的踐行。

佛教如何許願和還願的

4樓:百智妙通

許願通常是指對神佛有所祈求,向神祈福,並許下某種酬謝,應允應驗後再祭祀答謝。許願的方式有很多,除拜神佛許願外,還有如生日時的吹滅蠟燭許願、對著流星許願、摺紙鶴或幸運星許願、或用許願鎖、許願樹、許願繩、許願石、許願燈、許願池、漂流瓶等。

還願,就是求神保佑的人實踐對神許下的諾言,無論你的願望是否實現,只要你許過願,那麼你就需要還願。

佛教怎樣還願和許願

5樓:刀墓手札歷史札

到寺廟許願後,以後該如何還願?

在寺廟什麼叫許願,怎麼叫還願?

6樓:離騷在騷動

許願是對於自己希望實現的事情,內心中生起乙個願望。許願會產生一種牽引內我們生命方向的力量容,例如:許願考上好大學,就會努力學習。

還願是願望成就之後自己願意付出什麼來感謝或者自己的心願實現後兌現許下的諾言。最好的還願方法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這從許願之時開始就可施行。

7樓:匿名使用者

先許下願望,實現了再去寺廟還願。

8樓:滿城盡帶回鍋肉

施主你太執著了,日行一善,足以。

到佛前許願,願望是分佈許的,已經實現其中一步了,這種時候要去還願

9樓:8萬4千法門

玄若法師:所謂還願,並非佛教的說法,而是一些民間信仰,就好像有人覺著摸一摸寺院的香爐會帶來好運一樣,沒有經典依據,不足採信。但是,如果您通過虔誠的唸佛,自己的命運得以改變,願望得以實現後,覺著想要報答佛的恩典,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照著佛所說的去做,依教奉行,比方說,放生、印經、唸佛、打坐等等,這才是真正的感恩佛陀,《楞嚴經》裡所謂的「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就是這個意思,這比跑去磕幾個頭還願要實際多了。

佛教的許願是怎麼回事?

10樓:民呼

你好;這是個宗教及民俗知識方面的問題、幾句話難以解釋清楚,簡單地說,『』許願『』是信佛人對佛、菩薩的一種誠若,比如;你因某事許給佛祖、菩薩大供一桌、紙元寶九十---這就叫許願,那麼你許了願必須要按時還願的,這是個誠信問題。人們信佛道只是一種信仰、精神上的一種美好暗示、寄託和期盼,中國有句俗語;『』信則有不信則無『』。真正要想實現願望還得靠自己 努力奮鬥。

11樓:美景良辰

很多人會去寺院的目的就是求神拜佛、許願和還願,但是這其實只是民間的說法,並不是佛教當中的內容。佛教裡講的是通過佛法改變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達到吉祥。而不是許願還願與佛菩薩的一種交易。

佛教沒有許願一說,但是卻有發願。

佛教有個四巨集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些都是發願,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和行為,發願去達到某個目標,祈求佛菩薩幫助和圓滿願望。許願就是祈禱佛菩薩保佑自己達成某個願望,然後對佛菩薩進行供養和禮拜。許願、還願在於求佛保佑,發願在於以自己行動和能力去實踐,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許願許願是眾生表達願望的一種途徑,並不是壞事,所以寺院會在這方面去隨順眾生,不提倡也不反對。那人們如果要許願的話,最好要許善願,不要許惡願。善願就是要對自己和眾生有利的事情,對國家對社會有利益的事情。

可以在佛菩薩面前許願,但是許願之後,不可以一切就交給佛菩薩了,許願之後,還是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達成願望。

還願很多人願望達成後就想著還願,那該如何還願呢?這個還願一般沒有固定的期限,但是如果覺得自己許的願已經實現了,就可以找時間還願。還願在誠心,而不是和佛菩薩的交易,我承諾給你什麼好處,你幫我實現什麼願望,完全不是。

我們應該記住最好的還願,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寺廟裡怎樣叫許願?如何還願?

12樓:

摘要。許願是求神護佑自己,使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

還願是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對神許下的諾言得以對現。許願、還願不需擇吉日,隨時隨地都可以許願、還願。

寺廟裡怎樣叫許願?如何還願?

許願是求神護佑自己,使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還願是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對神許下的諾言得以對現。許願、還願不需擇吉日,隨時隨地都可以許願、還願。

許願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齋戒淨口。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後在神前伏拜虔誠祈禱,默許所求心願,祈求神靈護佑實現其心願。許願可大可小,不拘形勢,有許做多少善事的,有許誦經,做道場,獻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書贈送,捐資修廟等。

求神護佑實現心願後,求神護佑之時許下的什麼諾言必須兌現。磕頭最少是三個。佛菩薩不會加持我們的貪嗔痴的習氣的,所以我們許願的時候,儘量不要求自己發財、公升官之類,而為老母親疾病痊癒(盡孝心)、那位親人度過災難等等,真心為了他人求的願,往往容易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靈驗得多。

謝謝。好的不用謝。

佛教中怎樣發願,佛教中「發願」和「回向」的區別

iori愛朋 發願分大小。為自己的利益而發的願是小願,為了眾生而發的願是大願。願有大小,但必須是善願,不可為一已私利發願損害別人。一天只念一遍佛號,只要是心無雜念便是高標準完成,這其間便有功德,在回向的時候便可發願。比如說 xx以今日念佛之功德回向法界虛空一切眾生,普願其等早日見佛聞法不退菩提,未來...

佛教和道教的區別,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和尚與道士,所信奉的神不一樣,玉皇大帝這些就是道教,如來佛祖就是佛教,兩教派宗旨不一樣,奮鬥目標不一樣。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張道陵在東漢安元年 142 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雲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創立了道教。所以道教成立時間為公元2世紀。而釋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為西元前6世紀,所以佛教比道教...

佛教和道教的區別是什麼,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張道陵在東漢安元年 142 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雲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創立了道教。所以道教成立時間為公元2世紀。而釋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為西元前6世紀,所以佛教比道教早成立約七百年左右。佛教於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我國。但老子和釋迦牟尼是同時代的。老子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道家不等同與道教。道教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