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宿松一鳴川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樓:匿名使用者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ān)。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淒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愛國之情。
註釋】國破山河在:纖豎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國:國都,即京城長安。破:(被)衝開;攻下。
這兩句有兩種解說:一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毀巖大聞鳥鳴也感到心驚。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
二說皆可通。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
恨別:悲恨離別。
烽火:這裡指戰爭。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抵萬金:家書可值萬兩**,極言家信之難得。抵:值。
搔:用手指輕抓。渾:簡直。欲:將要;就要。
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渾棗亮:簡直。勝:能承受。簪:一種束髮的首飾。
白頭:白髮。
城:指長安城。
渾:簡直。譯文】
國都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裡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
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髮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春望杜甫意思
3樓:網友
釋義: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裡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髮疏稀插不上簪。
原詩:《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1、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3、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4、恨別:悵恨離別。
5、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6、抵:值,相當。
7、白頭:這裡指白頭髮。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8、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經受,承受。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杜甫《春望》 配圖
4樓:韓琴
《春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文釋義: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5樓:網友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春望,春望古詩杜甫寫的
1.國破 的斷垣殘壁與 城春 的生機蓬勃構成鮮明的對比。這一對比,突出勾畫了長安城淪陷後的破敗景象,寄寓了詩人感時憂國的深沉感慨。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乙個 破 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乙個 深 字,令人滿目淒然。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2...
杜甫的春望翻譯,春望杜甫翻譯和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註解 1 國破 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2 感時句 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3 渾 簡直。4 不勝簪 因頭髮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
杜甫《春望》配圖,杜甫的古詩《春望》的詩意
韓琴 春望 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白話文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