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漁父》翻譯,漁父原文及翻譯

時間 2025-06-16 21:00:14

漁父原文及翻譯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漁父原文: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翻譯:漁父仰天大笑、吟唱,輕飄飄的江鷗在飛翔,寬闊的長江上吹灑滿江風雨。江邊騎馬奔波的當差的小官,現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過長江。

註釋:輕鷗舉:輕盈的鷗鳥飛起來。

漠漠:雲煙瀰漫。

2樓:教育細細說

《漁父》原文及翻譯如下: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

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譯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

邊上游蕩。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

您不是三閭大夫麼,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汙),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聖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骯髒,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

為什麼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汙染呢?我寧願跳到湘江裡,葬身在江魚腹中。怎麼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漁父》賞析

文中記述屈原被流放之後,遇一漁父。當漁父聞知屈原見放,是由於「世濁眾醉」,而自己獨自清醒之故後,即勸屈原與世推移,不必深思高舉;而屈原則表明寧赴湘流而死,決不同流合汙。漁父於是鼓枻放歌而去,其歌詞仍勸導屈原要隨俗沉浮。

或以為漁父是避世隱士,或以為此文為假設對話以寄意,而對於文意在彰明屈原堅貞不屈之品格,則並無異義。此文記敘,含故事情節;所寫人物。

不僅形色可睹,而且可感受其精神氣質。句式雖有散句,卻以對偶句為主。此文王逸等以為屈原所作,今人以為非屈原所作。

杜牧《漁父》原文及翻譯賞析

3樓:夢之緣文化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秋潭垂釣去,夜月叩船歸。煙影侵蘆岸,潮痕在竹扉。終年狎鷗鳥,知殲舉來去且無機。搭碧 詩詞作品:漁父

漁父詞/漁父原文_翻譯及賞析

4樓:得書文化

清灣幽島任盤紆。一舸橫斜得自如。惟有此,更無居。

從教紅袖泣前魚。——宋代·趙構《漁父詞/漁父》 漁父詞/漁父 清灣幽島任盤紆。一舸橫斜得自如。

惟有此,更無居。從教紅袖泣前魚。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

趙構生於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後,被宋欽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趙構。

猜您喜歡春水綠波南浦。漸理棹、行人慾去。黯消魂、柳上輕煙,花梢微雨。

長亭放盞無計住。但芳草、迷人去路。忍回頭、斷雲殘日,長安何處。

宋代·趙彥端缺耐遊《沙塞子·春水綠波南浦》沙塞子·春水綠波南浦。

春水綠波南浦。漸理棹、行人慾去。

黯消魂、柳上輕煙,花梢微雨。

長亭放盞無計住。但芳草、迷人去路。

忍回頭、斷雲殘日,長安何處。清唱動梁塵,窈窕夜深庭宇。一笑滿斟芳酒,看霞觴爭舉。

弓靴三寸坐中傾,驚歎小如許。子建向來能賦,過凌波仙浦。——宋代·王之望《好事近·清唱動梁塵》好事近·清唱動梁塵。

清唱動梁塵,窈窕夜深庭宇。一笑滿斟芳酒,看霞觴爭舉。弓靴三寸坐中傾,驚歎小如許。

子建向來能賦,過凌波仙浦。燈花挑盡夜將闌。畝蘆斜掩小伏銷屏山。

一點涼蟾窺幔,釧敲玉臂生寒。起來無緒,爐薰燼冷,桐葉聲幹。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

宋代·張掄《朝中措·燈花挑盡夜將闌》朝中措·燈花挑盡夜將闌。

燈花挑盡夜將闌。斜掩小屏山。

一點涼蟾窺幔,釧敲玉臂生寒。

起來無緒,爐薰燼冷,桐葉聲幹。

都把沈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

莊子秋水原文及翻譯,《莊子秋水》原文翻譯

於是焉,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莊子秋水的翻譯 莊子秋水 原文翻譯 莊子秋水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為莫已若 者...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人教版《過秦論》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中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 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

勸學詩原文及翻譯,《勸學》原文 翻譯

勸學詩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相關標籤 讀書惜時哲理勵志數字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勸學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