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端午節習俗是怎樣的,廈門習俗有哪些?

時間 2023-05-31 14:54:06

1樓:匿名使用者

包肉粽,然後拜拜,不會包的買的也行,龍舟賽除了小時候坐在爸爸肩上看過一次,雖然說不要門票但是人太多了,擠不進去啊,一般都在電視裡看了,長大後連電視也不看了,該做什麼做什麼和平時沒什麼兩樣。

2樓:非飛龍在天

自己包粽子 然後拿著粽子拜拜 拜完就開吃了 呵呵 還有就是集美龍舟池 那邊都有龍舟比賽。

廈門習俗有哪些?

3樓:風劉才子愛生活

民俗文化:中秋博餅,閩南地區。

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民俗文化:中秋博餅,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遊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

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遊戲可以**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文化遺產:廈門市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名錄的有南音,高甲戲。

歌仔戲,答嘴鼓,漆線雕,童謠(閩南童謠),講古,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博餅,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抬閣(海滄蜈蚣閣),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高甲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乙個地方戲曲劇種。

源於明末清初。

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廈門。

廈門過年習俗

4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農曆春節、上元節鬧元宵、踩街、鬧花燈、舞龍舞獅這些我國傳統的節慶儀式,廈門還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節掃墓踏青(閩南地區的掃墓活動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慎終追遠的文化心理),端午節吃粽子和抓鴨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餅等習俗。

廈門地處閩南,閩南文化源遠流長,保留了很多獨具特點的習俗,逢年過節時這些傳統習俗便體現得尤為濃烈。除了農曆春節、上元節鬧元宵、踩街、鬧花燈、舞龍舞獅這些我國傳統的節慶儀式外,廈門還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節掃墓踏青(閩南地區的掃墓活動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慎終追遠的文化心理),端午節吃粽子和抓鴨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餅。

上元節又稱「燈節」或「元宵節」,是紫微大帝的生日。這一天,廈門的百姓都要向天宮祈福,家家戶戶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紙錢等供在桌上,向天宮神燒香祭拜,並且占卦,**一年的福禍,祭酒之後燒金紙,而後完成祭儀、撤供等儀式。

廈門中秋風俗是怎樣的?

5樓:勵秋梵璧

中秋節,廈門人除了傳統的賞月,吃月餅外,還有一種「玩會餅博狀元」的獨特民俗活動,頗為有趣。

中秋會餅每會63塊,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參加者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裡的骰子點數得餅,最終奪得「狀元」者最幸運。

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

這獨特的遊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

福建端午節習俗

6樓:信必鑫服務平台

走"貢王"漳州市詔安縣數百年來端午節走「貢王」的民俗,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每逢端午節,當地鄉人分別從兩廟中抬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將沈世紀、李伯瑤二將的神像出行,環繞北關遊街時,由廟宇燈籠前導,刀斧戈戟羅列雙行,社眾排隊隨後,齊唱原名龍船鼓歌的「貢王歌」,十分熱鬧。

在漳州,人們把端午節視為僅次於春節的節日,民間有裹粽、滷麵、備菜餚敬祖先、拜神明的習俗,同時還有是年喪家不蒸粿做粽及向喪家贈粽的風俗。

給古井「洗澡」

華安縣仙都鎮大地土樓群二宜樓內,每年端午節給古井「洗澡」,這是他們延續200多年的習俗。端午節當天中午12點後,清洗者先是拆開古井的地面部分,清洗一片井蓋和兩瓣副井蓋。

接著抽乾井水,由一人下到4公尺深的井底,清除淤泥、雜物等。清理完後,還要往井內撒放5斤鹽,以清除異味,接著封上井蓋。

水上賽捉鴨。

廈門的海峽兩岸龍舟賽,名聲在外,水上賽捉鴨是流行於閩南地區的端午節獨特風俗。龍舟競渡時,在桅杆上掛上乙個裡面藏著鴨子的籠子,也有裝小豬崽的。

桅杆橫放,由岸上伸向海面,桿上塗抹油脂,自願參加抓鴨子的人,要沿著桅杆快速走向海面,到達桅尾抓住籠子,這時鴨子飛入海中,再游泳追趕把鴨子抓住。好多人走到桅杆中途就滑跌海中,引起岸上觀眾陣陣歡笑聲。

據說這是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操練水兵的方法,這種習俗在泉州等地也很盛行。

廈門春節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1、臘月十六。

平時,閩台地區的不少民眾都會在農曆每月的初。

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農民更為注重,俗稱「做牙」。傳統的「尾牙宴」上,老闆會以「雞頭魚尾」方式來決定明年的辭退人員,因此又有「雞頭相對,夥計走開」的儀式,這是老闆要「炒魷魚」的婉轉手法。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做牙」,稱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

2、臘月廿四。

農曆臘月二十四是「送神日」。閩南有句諺語:送神風、接神雨。

意思是,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恭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這天的天氣有風,就是「一路順風」;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爺下凡,如果有雨,則昭示來年風調雨順。

按照廈門舊俗,只有到臘月二十四送走家裡供的「灶王君」等神後,才能百無禁忌放心做衛生,形成「送神」與「除塵」習俗。廈門人辦年貨,種類很多。春聯、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餞、水果、炸物等也要備齊。

3、年夜飯要「添碗筷」

由於廈門的地緣特色,歷史上許多人過台灣下南洋,回廈門過年要漂洋過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總是有些人不能回來,而這時家裡面仍然要為他留乙個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4、除夕「圍爐」合家歡。

除夕,閩台兩岸都稱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廈門本地,家家戶戶都重視圍爐,或在家裡烹飪,或到餐廳訂上一桌。圍爐吃年夜飯,預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

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貼春聯,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

此外,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紙扎的「春花」,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年夜飯後就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

5、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大早即起,在爆竹聲中迎春接福,換上新裝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福。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正月初三「不登門拜年」、正月初四「接神日」、正月初五「送窮」,正月初八要準備初九凌晨「拜天公」。

8樓:蝶雪夢

在老廈門人眼裡,臘月二十四送神祭拜完後,大家就得為過年忙活了。廈門人過年就是圖個熱鬧、喜慶,什麼東西都希望能沾點喜氣,這個時候,除了要大掃除以外就是要添補一些年貨,忙的不亦樂乎。

而到了除夕之夜,到處燈火輝煌。家家戶戶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此外,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有圍爐吃年夜飯的習慣,也是廈門人最重視的。家長和子女圍爐吃年夜飯,以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在除夕的年夜飯裡,有幾樣食物是絕對不能少的。

比如菠菜,不可以切根,有頭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還有血蚶,閩南話說「蚶殼錢大賺錢」,將吃剩的蚶殼洗淨,灑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吃完年夜飯後全家都要在圍爐旁,叫做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並且長輩要給小孩子分壓歲錢。

正月初一,人們都得早早起床,清早要先吃碗麵線,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長壽。大家換上新裝到親戚家拜年。路上遇到朋友,都要彼此恭賀新年。

到了最後的元宵節,這天人們都會吃湯圓,鬧花燈、舞獅等活動。

廈門春節習俗活動很豐富、很有趣!

9樓:隨心

在廈門除夕晚上有乙個習俗,吃薄餅薄餅裡包著咖哩咖哩菜,馬蹄胡蘿蔔,海蠣等14種食材,大年30吃薄餅,象徵著春到人間一捲之,但是在一些老人的水裡,還有別的說法,薄餅就把上一年的福氣運氣包起來,留到下一年吃完了年夜飯後,家家戶戶都會圍爐,象徵著來年會團言。

廈門春節的習俗

10樓:手機使用者

大年30要吃薄餅,象徵的春到人間一捲之。

11樓:

正月初三 不能去串門。

正月初九 拜天公。要湊 奇數 的水果和齋菜 )

12樓:匿名使用者

只有廈門才有的習俗博餅文化。

13樓:香香在路上

心裡不怕嗨咯哦裡看看你就加進來。

閩南端午節的習俗

14樓:小思帶你看娛樂

品味中華風俗節日——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資料?

1 躲端午,舊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 躲午 亦稱 躲端五 此習俗宋代似已形成。2 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首先一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 額頭 脖頸輕輕拂拭一下,以示驅除晦氣。3...

端午節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志在必得 端午節簡介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 端陽 蒲節 天中節 大長節 沐蘭節 女兒節 小兒節 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地臘 詩人節 龍日 艾節 端 五 夏節 重午 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

端午節的有關習俗,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5

淑女般的俠客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