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端午節為什麼吃鴨子

時間 2021-10-15 00:17:27

1樓:申如夏花

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對惡日的禁忌 ,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 .

懸艾葉和菖蒲: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

兩者皆可入中藥 .艾葉可製灸條,是傳統中醫針灸**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症 .

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 .端午期間,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濕,蚊蟲滋生 ,疫病增多 .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扎**形,懸掛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

其實, 真正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作用的,還是兩草的香氣 .中國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 .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

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採艾的習俗 .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 .據說這種艾草,在針灸的時候別具有療效 .

一般人則將艾草紮成虎形,或是剪綵作為小虎 ,再貼上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 .除了採艾之外,也採菖蒲來泡酒 .

寫符念咒:

中國古代將五有視為 "惡月 ",所以端午驅鬼在民間非常盛行 .驅鬼的方法有許多,常見的一種,是在節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樹枝 .當時,人們認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崇的作用 .

另一種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當時,掛驅鬼符也有一些嚴格的儀式 .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 .

較為通行的符咒有:" 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 "之類 .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 .

節日一早,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乙個 "王 "字 .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驅鬼逐邪的迷信風俗逐漸減少,但在偏僻農村則尚未絕跡 .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繫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 .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 ,用梅紅匣子盛裹 .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 .

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 .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 .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 .以及另一種「蚌粉鈴」:

「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 .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飲雄黃酒:

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 "五黃 "的食俗 . "五黃 "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 .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 .

故而,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

賽龍舟:

靠近江河的地方,則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 .張岱的《陶庵夢憶》卷五記「金山競渡」: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 .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 .驚湍跳沫,群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動 .

晚則萬齊開,兩岸汨汨然而沸 .

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詳細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的競渡習俗 .當地俗傳競渡是為了禳災,因此劃龍舟前要舉行種種祭祀,還要聘請;巫師來作法以祈求勝利 .劃過龍舟後,居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惡 .

西湖的龍舟則分為兩種 .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 .競賽用的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 .

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沈,鴨子則會四處游竄躲避 .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中天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本是午月午日節,有時還突出它的正時是在午時,所以也叫重午節:午月為斗柄指午之月,即農曆五月;午日即農曆五月十二支紀日的第乙個午日。

據黃石考證,自先秦至兩漢,端午的日子每年變動,隨干支記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乙個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乙個午日之謂;大約魏晉以後,由於用干支表示的節日不便記憶,形成代之以數字日期的趨勢,於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約也在此時起來代替較古的端「午」。後來端午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端午節有時還稱為浴蘭節、蒲節、女兒節。

因為古代有於是日蘭湯沐浴的風習,故稱。五月又稱蒲月,端五則稱蒲節,這是因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五又有懸蒲於門首、或以菖蒲浸製藥酒飲用之俗。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記曰,「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午節習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但娛樂和社交在近世變得很突出,在水系允許的地方還多了一項龍舟競渡。

插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巫術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艾蒿歷來被製成艾人、天師艾、艾虎等厭勝之物。艾人早見於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該書記雲:

「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天師指道教法師張(道)陵,是五斗公尺道的創始人,俗傳他善於捉鬼降妖。

吳自牧《夢粱錄》記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師艾說道,「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畫天師》引《歲時雜記》說:宋代的端午節,京都的人們除畫天師像販賣外,又作泥塑的張天師像,以艾為須,以蒜作拳,置於門上,稱「天師艾」。

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葉編成的,有的則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葉。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說:

「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古詩雲『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作為厭勝之物,艾製品通常是與蒲製品並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劍最為常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

古俗以蒲葉似劍,稱為蒲劍,謂可避邪;艾葉也可驅邪,多紮成虎形,或剪彩綢成虎形,上粘艾葉,稱為艾虎。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雲:「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劍之遺意。

」纏掛各種端午索 端午期間歷代沿襲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線、縷、索作為驅邪闢兇的節物,可以概稱為端午索。

端午索有許多別稱,從材料的色彩著眼,稱朱索、五色絲、五彩縷、五色縷、五彩繒等;從闢兵的角度著眼稱闢兵繒;從延壽的角度著眼,稱壽索、長命縷、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百歲索等等。

不管名稱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則是大體相同的,或系於小兒手臂,或掛在床帳、搖籃等處,或敬獻尊長,以闢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用符圖驅邪 道家把自己的符歸在張天師的名下,叫天師符。舊時,道教宮觀端午節有用硃砂筆在黃表紙上畫符饋送或**的習俗,供民間端五貼在門楣上辟邪。《燕京歲時記·天師符》載北京此俗雲:

「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於中門,以闢祟惡。」2023年的調查所記錄的廣州午時符有兩種圖,一是天師像,一是太極八卦圖,所配的文字是一樣的:

中間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時書破官非口舌鼠蟻蛇蟲一切盡消除」,兩側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劍斬千邪」。

吃粽子 《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

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公尺,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曰俎龜黏公尺,一名粽,一名角黍。

蓋取陰陽包裹未(分)之象也。龜表肉裡,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讚時也。」據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當時的粽子已達數種之多:

「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

關於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幾種傳說,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傳說。南朝吳均《續齊諧記》的記錄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公尺投水祭之」;「漢建武年,長沙歐回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見祭甚善,常苦蛟龍所竊,可以菰葉塞上,以彩絲約縛之。

二物蛟龍所畏'。」後世粽子的傳說大多與此有關。

飲用藥酒 作為端午節俗的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華酒等,古代民間常在端五製作、飲用,俗云可避瘟氣。宗懍《荊楚歲時記》載:

「端午,以菖蒲生山潤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闢瘟氣」。唐代殷堯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的詩句。雖然蒲酒之名史不絕書,但是近世民間以雄黃酒最普及,飲雄黃酒既是家喻戶曉的《白蛇傳》情節,也是大家都遵行的習俗。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陽》記曰:「午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並揮酒床帳間,以避毒蟲。

」用雄黃酒塗抹小兒面頰耳鼻俗稱「畫額」,通常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額紋)以鎮邪。

賽龍舟 賽龍舟是民間過端午節的高潮,是會讓整個地方狂熱起來的競技。競渡之俗早見於南方(吳越、荊楚)。東漢末年應劭《風俗通》有言,「屈原以是日(5月5日)死於汨羅,人傷其死,所以並將舟楫以拯之,今之競渡,是其遺跡」。

賽龍舟和吃粽子一樣在古代被認為是紀念屈原的活動,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聞一多的研究結論是這兩大節俗都由龍圖騰崇拜轉化而來:「古代吳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龍子'的身分,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所以有那斷髮文身的風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裹在樹葉裡,一面往水裡扔,獻給圖騰神吃,一面也自己吃。

完了,還在急鼓聲中(那時或許沒有鑼)劃著那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作競渡的遊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最古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的節俗是在漢唐期間逐漸形成的,其基本形態在更古的時候並不存在,其中一些內容可能與龍崇拜有關,但是,他的具體敘述只是一種主觀的推測。端午的節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態完全是漢唐的文化創造。

姻親交往 近世的所有節慶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親的交往,乃至許多地方呼此節為「女兒節」。《帝京歲時紀勝 .端陽》說,「飾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

」在近世端午的民間姻親交往中,一是訂婚的男方絕對要給未來的岳家送節禮,如果準備在下乙個端午前結婚,還要正式送大禮,主要是給長輩的酒和肉以及給未婚妻的衣物;一是媳婦回娘家,帶去酒和肉,同時娘家也給女兒女婿一些禮物。例如,陝西一些地方把端陽節也叫女娃節、女兒節。每到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娘家要給出嫁的女兒一定的端陽禮,俗稱:「送裹肚兒」,禮物可以包括夏令衣物、扇子、涼帽汗衫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繡有**(蟾蜍)的花裹肚兜。**代表生兒育女、繁衍子孫的能力。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直至今日,我們除了吃粽子,還會划龍舟,這些傳統節日活動一直影響著我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傳說,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

為什麼有端午節,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鯨娛文化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端陽節 五月節等!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有是什麼 困難解決局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起源端午節源於對惡日 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

端午節吃的是什麼,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端陽節 五月節等!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吃什麼東西?1 粽籺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 正四角形 尖三角形 方形 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 鹹兩種。2 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