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的故事,有關古詩的小故事

時間 2021-10-14 23:03:19

1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遊歷的訊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遊歷,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

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

「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

「桃花是我們這裡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

「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裡面,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

在這裡,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裡的主人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

他曾寫過《過汪氏別業二首》,在詩中把他汪倫作為竇子明、浮丘公一樣的神仙來加以讚賞。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比喻奇妙,並且由於受純樸民風的影響,李白的這首詩非常質樸平實,更顯得情真意切。

《贈汪倫》這首詩,使普通村民汪倫的名字流傳後世,桃花潭也因此成為遊覽的勝地。為了紀念李白,村民們在潭的東南岸建起「踏歌岸閣」,至今還吸引著眾多遊人。

有關古詩的小故事 5

2樓:懶癌**

一、遊子吟

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 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

他抬 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乙個小小的縣尉。

這幾十年, 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髮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 前忙後,為自己準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 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

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 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 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髮。

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裡,一股激情在胸中迴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遊山西村

十二歲的陸游被免了官。報國無路,帶著滿腔的悲憤,陸游回到了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常常伴著青燈,獨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農村裡到處打鼓**,準備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歡樂的 氣氛。

陸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於是他柱著手杖出發了。走著走著,山路漸 漸盤旋起來。

又走了乙個多時辰,人煙漸漸稀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 山重水複,路斷人絕,好像無法再前進了。

陸游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走出 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空曠的谷地,乙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 紅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陸游很高興,走進這個小村莊,衣著簡單、 性情純真的村民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了這位客人。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和感受,陸游重新振作起來了。寫下了《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題都城南庄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鬱 悶。

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 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開啟了門。

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 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

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 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 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四、涼州詞

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 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 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丟了。慈禧看了之後,非常生氣。

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於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唸不出就殺頭。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寫的詩之後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 根據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

」慈禧覺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那人隨口念到:「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於是,《涼州詞》真的成了 「詞」。

五、一樹梨花壓海棠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乙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3樓:琴默千弦

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

他抬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乙個小小的縣尉。這幾十年,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髮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前忙後,為自己準備行裝。

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兒,才結實、耐穿。

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髮,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裡,一股激情在胸中迴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樓:o谷昔

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乙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鹿柴》賞析,邊聽小故事一邊學習古詩,是不是就有趣多了

6樓:我最聰明

《七步詩》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乙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題國公橋》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從杭州敗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

文天祥為了抗擊元兵,率師從閩西進軍漳州,所聞福州失守,宋帝敗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閩南與閩西交界的阪寮嶺,退到險要的倒嶺趕築營壘,沉著應急。元兵來勢凶猛,緊迫在後,文天祥的兵馬渡過下畲溪的木橋,仰望天空,說了聲「天助我!」立即,風起雲湧,電閃雷鳴,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嶇的對岸。

那拆掉的雖是木橋,卻係交通要道。文天祥考慮到戰後百姓過往的需要,特地為當地留下不少金銀,以備復建之用。當他帶兵馬要經過倒嶺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聞訊接應,紛紛主動把家裡的門板桌面都搬來鋪架臨時便橋。

文天祥萬分感激,當場為此橋取名為「大義橋」,後人也有傳說為「待御橋」。

明朝萬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間,在大畲溪建起了堅固的石拱橋,並在橋頭建立了壯觀的碑亭,以紀念信國公文天祥舉義駐師。樹立的三塊石碑,均有秀麗的碑文。

傳說後來當地著名的文人林希嚴(林泰)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滿懷地寫了《題國公橋》一詩:

當年丞相過橋東,

戰馬嘯嘯滿路風。

萬古人間留壯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傷心荒澗碑猶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弔古不堪回首望,

冷煙萎草夕陽紅。

這首淒涼,悲壯的詩篇,表達了後人對文天祥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

關於李白古詩的故事,關於李白的歷史故事

李白 701年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 謫仙人 漢族,綿州昌隆縣 今四川省江油市 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 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 李...

有關於努力的小故事,有關拼搏的小故事,,,,,謝了!!!

草原牧民 在我上初二時,他教了我們一學期的手工課。他讓我們變廢為寶每個人做一把小刀,每個人須完成,因為得分會記入期末的總評成績。那時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得90分以上,因為每次上課,他都會把得90分以上的作品放在講臺上的一個 專區 裡,讓大家排著隊上去參觀。這是一種巨大的榮譽!為了這個夢寐以求的90分,...

小故事 有關於學習的,一個小故事 有關於學習的

超級佳佳 匡衡鑿壁借光,孫康映雪讀書,李密牛角掛書。鑿壁偷光 講的是匡衡,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出身於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於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