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通過什麼意象或翻譯描繪了周瑜什麼人物形象表

時間 2021-10-14 20:13:05

1樓:後來的執著雙魚

一、蘇軾在詞中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複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

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

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

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後,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公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

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

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

但莊子以此迴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帶出了對古人的懷念。下片,就轉入對赤壁之戰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頌。蘇軾寫這首詞時,距離發生於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戰,已有八百多年。

他想象著幾百年前的往事,用「遙想」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遙遠的過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喬」,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的妹妹。

詞中提到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著配有黑絲帶子的頭巾(綸[guān]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之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

「檣[qiáng]」,帆船上的桅杆。這裡用「檣櫓」代表曹軍的戰船。「羽扇綸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

「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檣櫓灰飛煙滅」,六個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寥寥幾筆,顯示了作者藝術概括的才能;字裡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的由衷讚賞。

詞的下片重在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

「小喬初嫁了」,這句寫入詞中非等閒筆墨。「小喬」,是喬玄的小女,是當時有名的美人。周郎與她結婚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他倆成為夫婦已經10年了。

這裡寫「初嫁」,不是詩人的一時疏忽,而是著意渲染詞的浪漫氣氛,這對塑造「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起著稍加點染、全篇生色的藝術效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間」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紙背,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檣櫓」,指曹操的軍隊,含有貶義。

「灰飛煙滅」,火燒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滅的慘象逼真地再現出來了,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二、本詞主要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裊裊的尾聲。

2樓:匿名使用者

意氣風發的形象,最後表達了再牛也沒我牛的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裊裊的尾聲。

4樓:關寫晴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出周瑜少年得志,是客觀人物形象描寫 。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作者的感慨和嘆息,是自我抒情的描寫。

通過描寫周瑜儒雅風流的氣度,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風華正茂的形象,讚頌了周瑜的英雄氣概和非凡的膽略,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唏噓,意在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下闋塑造了怎樣的周瑜形象,藉此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樓:沐沐照照哦

《念bai奴嬌》是一首懷古du詞,作者在詞中寫的就是遊zhi覽「赤壁」的所dao見內、所想,借詠史表達了容詞人對古代英雄豪傑的緬懷和對功業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塑造了乙個英姿勃發,年少風流,儒雅嫻靜,又取得豐功偉績的英武的周瑜形象,同時又聯絡到自己的現實處境,遂產生了年歲將老,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這首詞寫古蹟、記古人、古事只是一種藝術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詩中刻畫啦周瑜什麼形象?表達啦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0

6樓:殘箭劈雪

刻畫周公瑾意氣風發、英俊帥氣、器宇不凡的陽光、正面形象。

表達詞人對周公瑾的欽佩、喜愛之情,甚至有將自己喻成周瑜的氣質與福氣。

7樓:落謹兒

一、蘇軾在詞中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複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

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

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

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後,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公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

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

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

但莊子以此迴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帶出了對古人的懷念。下片,就轉入對赤壁之戰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頌。蘇軾寫這首詞時,距離發生於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戰,已有八百多年。

他想象著幾百年前的往事,用「遙想」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遙遠的過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喬」,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的妹妹。

詞中提到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著配有黑絲帶子的頭巾(綸[guān]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之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

「檣[qiáng]」,帆船上的桅杆。這裡用「檣櫓」代表曹軍的戰船。「羽扇綸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

「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檣櫓灰飛煙滅」,六個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戰。寥寥幾筆,顯示了作者藝術概括的才能;字裡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的由衷讚賞。

詞的下片重在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三句描寫周瑜風華正茂的形象。

「小喬初嫁了」,這句寫入詞中非等閒筆墨。「小喬」,是喬玄的小女,是當時有名的美人。周郎與她結婚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到赤壁之戰的時候,他倆成為夫婦已經10年了。

這裡寫「初嫁」,不是詩人的一時疏忽,而是著意渲染詞的浪漫氣氛,這對塑造「雄姿英發」的周郎形象起著稍加點染、全篇生色的藝術效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表明他雖為武將,卻有文士的風度,這樣就突出了周瑜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間」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紙背,充分反映了周瑜當年赤壁破曹時那種輕而易舉的神態。「檣櫓」,指曹操的軍隊,含有貶義。

「灰飛煙滅」,火燒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滅的慘象逼真地再現出來了,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二、本詞主要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裊裊的尾聲。

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塑造了周瑜什麼樣的形象

8樓:你我悖道各蒼涼

刻畫周公瑾意氣風發、英俊帥氣、器宇不凡的陽光、正面形象.

表達詞人對周公瑾的欽佩、喜愛之情,甚至有將自己喻成周瑜的氣質與福氣.

念奴嬌·赤壁懷古體現的周瑜形象

9樓:一條酸菜魚

《念奴嬌·赤壁懷古》塑造的是周瑜青年將領的形象。

《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重在寫景,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緊縮集中到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身上。但蘇軾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尤其嚮往那智破強敵的周瑜,故下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腕力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丰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

10樓:

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風得意,且有儒將風度,指揮若定,膽略非凡,氣概豪邁正史上的周瑜意氣風發,胸襟廣闊,年少有為,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應該說,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

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

「亂石崩雲」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 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

「小喬初嫁」看似閒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

「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並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於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

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

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

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

念奴嬌赤壁懷古寫作手法,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冰夏 念奴嬌赤壁懷古用了烘托和映襯的寫作手法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 千古風流人物 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 多少豪傑 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 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 雄姿英發 和作者的 早生華髮 相互映襯。念奴嬌 ...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名句,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三克油馬吃 一 問題回答 念奴嬌 赤壁懷古 中的名句 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2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3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二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全文及全文翻譯

這個你可以進小虎說的,去網上看一看這篇的主要全文還有就是那個內容。念奴嬌赤壁懷古 全文 1114r4r43rr333333333333 念奴嬌 赤壁懷古全文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的全文 30 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全文拼音 n ji o ch b hu i g 念 奴 嬌 赤 壁 懷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