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有一句叫「春風又綠江南岸」聽說這個綠字是被修改幾次之後

時間 2021-09-05 09:20:45

1樓:驕陽

王安石《泊船瓜洲》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句,言稱王曾多易詩稿,在「綠」字位上屢試用「到」、「過」、「入」、「滿」等數字,均覺平淡而棄,最後經冥思苦想終得乙個「綠」字,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由此使全詩出神入化。 用「綠」,有春天的色彩感覺,讓人滿目綠色,春天氣息感受無遺。

也有動感,好像春風將綠色帶到江南,吹過,然後江南便開始變綠詩中的「綠」字用得巧妙,自古以來廣為稱道。據南宋洪邁(《容齋隨筆》續筆卷八)記載,王安石先後用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後才選定這個「綠」字。那麼,這個「綠」字究竟好在哪呢?

原來這個「綠」字是乙個表顏色的形容詞,用在詩中變成了使動用法的動詞,有色彩感和動態感,給人以視覺上的形象美。

從修辭上講這是一種移覺手法,也叫通感。風一般只能以聽覺和感覺辨別,但春天卻是惠風和暢,吹面不寒,過耳無聲的。現在用「綠」去描寫它,化不十分容易傳達的聽覺、感覺而為視覺,即見出春風的到來,又表現出春風到後江南水鄉的變化,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

2樓:潮人自吹

吹,過,到,回,至,滿等十幾個字。

3樓:

過,小學語文書上有。

「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的綠有個小典故誰知道?

4樓:默默她狠傷

典故:最初王安石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

「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

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

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乙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乙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5樓:禾木由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覺得不好,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然後又改為「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後才確定為「綠」字: 「春風又綠江南岸」。

6樓:森海和你

典故王安石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

乙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乙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鍾山,產生依依不捨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

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泊船瓜洲》作於王安石晚期,但對具體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都有爭議,具體主要有三種意見:①宋神宗熙寧元年(2023年),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後所作;②神宗熙寧七年(2023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③神宗熙寧八年(2023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全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鍾山只隔萬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鍾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祐四年(2023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鍾山。

「只隔」兩字極言鍾山之近在咫尺。把「萬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於鍾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鍾山畢竟被「萬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蕩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從時間上說,已是夜晚。詩人回望既久,不覺紅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雖然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之中,而對鍾山的依戀卻愈益加深。

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終將有日,故結尾以設問句式表達了這一想法。

詩歌開篇寫景,既兼具比興,更通過誇張將空間的近與時間的久構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情感迸發,大有銀瓶乍破之勢。

7樓:小青蛙跳著走

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

一年初春時節,詩人王安石從揚州到了瓜州渡口,歸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鍾山的寓所--他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之後,一直住在這裡。他打算先坐船橫渡長江,到對岸的京口(今江蘇省鎮江)上岸,然後連夜趕路回鍾山。

漸進黃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馬上可以上岸趕路了,詩人不禁往西邊眺望著,只見峰巒重疊,綿延不斷,伸展到遠方,最後被雲霧所遮裹,看不到夕陽外的鍾山。但它並不遙遠,要知道,從京口到金陵,中間不過隔了幾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乙個跳上岸,忽然一陣春風吹來,夾帶著一陣使人心醉的花香。

啊!詩人的腳步正好趕上了春天的腳步,雙腳踏上了江南綠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蒼蒼的暮靄和滾滾的煙波……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公升起,它將伴隨著詩人連夜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

王安石一時興起,隨口吟出一首絕句: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拓展資料:

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詩歌《泊船瓜洲》名句,尤其以"綠"字為世人所稱道。

詩歌原文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對面的)京口和(這裡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在遠處的)鍾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麼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呢?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覺得不好,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然後又改為"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後才確定為"綠"字: "春風又綠江南岸"。

8樓:春意盎然

一年初春時節,詩人王安石從揚州到了瓜州渡口,歸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鍾山的寓所--他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之後,一直住在這裡。他打算先坐船橫渡長江,到對岸的京口(今江蘇省鎮江)上岸,然後連夜趕路回鍾山。

漸進黃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馬上可以上岸趕路了,詩人不禁往西邊眺望著,只見峰巒重疊,綿延不斷,伸展到遠方,最後被雲霧所遮裹,看不到夕陽外的鍾山。但它並不遙遠,要知道,從京口到金陵,中間不過隔了幾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乙個跳上岸,忽然一陣春風吹來,夾帶著一陣使人心醉的花香。

啊!詩人的腳步正好趕上了春天的腳步,雙腳踏上了江南綠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蒼蒼的暮靄和滾滾的煙波……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公升起,它將伴隨著詩人連夜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

王安石一時興起,隨口吟出一首絕句: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拓展資料:

《泊船瓜洲》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從字面上看,該詩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封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宋徽宗時追封為舒王。

故世人又稱王荊公、舒王。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9樓:水漫靈山

這個綠字是王安石經過反覆推敲的,他先後用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都不滿意,後來才想到了這個「綠」字

這個「綠」字是乙個表現顏色的形容詞,用在詩中變成了使動用法的動詞,有色彩感和動態感,給人以視覺上的形象美。

春風又綠江南岸,詩中的綠字好在**

10樓:森海和你

「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而這正是本詩的主旨。「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出處:《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擴充套件資料

全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鍾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鍾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祐四年(2023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鍾山。

「只隔」兩字極言鍾山之近在咫尺。把「數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於鍾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鍾山畢竟被「數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託了詩人浩蕩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於表現力。這是因為:

一、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綠」字則開拓一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這句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

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藉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

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的綠字是推敲字詞的著名範例細品這個綠字我

jj的宗旨jj的宗旨我摸摸魔圖可惡推薦eminem ktv可口可樂了看看可口可樂了了 文學古詩詞 納蘭性德 1655 1685 滿族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 納蘭詞 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

虞美人古詩中有哪一句是寫不盡愁思的

假面 虞美人古詩中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是寫不盡愁思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一首詞。此詞為作者絕筆,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下一句是什麼,“春風一拂千山綠”的下一句是什麼?

情感諮詢珊 春風一拂千山綠 的下一句是南燕雙歸萬戶春。出處 出自唐代民間流傳的對聯,作者無名氏。原文如下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釋意 楊柳綠千里,風吹楊柳,悠揚柔軟,令人感受到春天暖暖的氣息。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春風吹綠了千山萬水,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