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傳承文化

時間 2021-08-30 10:46:24

1樓:木繹

重新學習古代著名的經典著作,如論語 孟子 大學 中庸 **規等等。

作為後來人要繼承前人留下的燦爛文化。

2樓:濟南的清真寺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了一股研究道家道教文化的熱潮,至今仍可以說方興未艾。這研究熱潮的興起,一方面是有一批海內外學者(如王明、湯一介、陳鼓應、卿希泰等許多學者)的推動,另一方面又是與傳統文化研究的發展一致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是否三足鼎立,似乎是乙個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問題,除了佛教、佛學是「外來」的,儒、道一家都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究竟誰的資格最老,也是乙個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問題。不過,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則是毫無爭議的。

和儒、佛二家相比,道家以「道」為主要特點,名實相符,一目了然。但是,「道」字原本並非道家之「專利」,周秦諸子「道論」之作很多,漢以後的儒者講「道統」、「原道」,也使用這個「道」字。到了宋代,從周敦頤、二程至朱熹一批被稱為理學家的大儒,他們以儒家為主,相容佛、道二家思想的某些內容,再一次改造儒學,被認為是繼承道統之學,《宋史》集為《道學列傳》,其序言反映了儒家對「道」字與「道學」的理解:

「道學」之名,古無是也,三代盛時,天子以是道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為職業,黨、庠、術、序師**以是道為講習,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載之間,無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澤,以遂其性。於斯時也,道學之名,何自而立哉。

文王、周公既沒,孔子有德無位,既不能使是道之用漸被斯世,退而與其徒定禮樂……期使五三聖人之道昭明於無窮。……孟子沒而無傳。兩漢而下,儒者之論大道,察焉而弗精,語焉而弗詳。

異端邪說起而乘之,幾至大壞。

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

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傳……大抵以格物致知為先,明善誠身為要,……道學盛於宋,宋弗究於用,甚至有厲禁焉。後之時君世主,欲復天德王道之治,必來此取法矣。

這裡,似乎和道家的「道」一樣,是「無所不在」的,所謂「盈覆載之間」。但是其儒家的特點也是十分鮮明的,那就是重禮樂、《詩》、《書》,實行王道之治,「以格物致知為先,明善誠身為要」。無論是目的或方法,都是與道家、道教之修道不同的。

至於佛教之用「道」,相對要簡單些,「道」字在佛經中難得找到乙個較確切的對應辭,早在唐代譯「道」為「菩提」抑或「末迦」就是爭論過的問題,這裡我們無法深究。從歷史事實看,佛教在初傳中土之時,曾借用過道家之「道」是可以肯定的,當時人講佛教,常常使用「佛道」、「釋道」這樣的詞。宗密在《盂蘭盆經疏下》中說:

「佛教初傳北方,呼僧為道士。」兩晉南北朝時期,僧人被稱為「道人」、「道士」的很多(不必一一枚舉),佛教誦經禮拜之所乃至佛寺也被稱為「道場」,甚至「道具」一辭,開始也是佛家用的器物。這種情況,是一種表象的情況,理應與當時道教已產生並流行有關。

一開始人們祭祀黃老、浮屠難分,而外來的佛教又特別需要努力與中土民情相結合。從魏晉到隋唐,道教日益成長,佛教越來越站穩腳跟,佛道之爭愈演愈烈,圍繞著「道」的爭論也是很多的:一方面佛教不時詰難道教的道,比如道教強調道「至極最大」,佛教就會說道既法自然,那就不是至尊,用這種思辨詰問,使道教陷於自相矛盾的困境;另一方面有時又引用道教的「道」論,例如唐初因傅奕上言「廢佛法事」,法琳奉命「陳對」,就曾用過「至道絕言」,且引老莊之言,但其目的卻是「演涅盤?

」「說般若」,還用「歷史」證明關令尹之後「事佛不事道」(《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再者,佛教中「道」字的用法與含義多與道教不同,有時候「道」是菩提或涅盤的代名詞,如「道樹」就是「菩提樹」;有時候「道」與「法」、「義理」、「因果」相聯,如北魏曇鸞註解「勝過三界道」說,「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待如此果……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如此之類例子頗多,不必詳列。從上述情況看,佛教的「道」字,主要只是名詞的借用以及相近梵言的意譯,沒有道家道教那樣的深刻意義。

對於道家、道教來說,這個「道」字就有根本的、全面的、深刻的意義了。道家、道教離不開「道」,名實相符,「道」也在道家、道教思想文化中得到充分的發展,由此而形成中國所特有的「道學」。

關於道家與道教,大家都習慣用了,也不必時時刻刻去定義它們,如果要概括地表述一下,我想直接引用上世紀80年代初王明先生在《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一書「序言」的幾段話:

道家和道教兩個術語,有聯絡又有區別。習慣上有時把道教也稱為道家。說嚴密些,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道家屬諸子的學派之一,是一種哲學的派別。如先秦的《老子》、《莊子》以及後世的《陰符經》都屬道家,它們本身都不是宗教性質的書。至少後來有些道教徒注釋《老子》、《莊子》和《陰符經》,那是另外一回事。

道家的思想跟後來道教的理論有某些相似和相通之處,但也有根本不同和相反的情況。《老子》五千文,有不少神秘的語言,能為宗教所利用。東漢時,原始道教乙個派別五斗公尺道的祭酒主誦習《老子》。

同時託名河上公注的《老子章句》和了《老子想爾注》都是專門宣揚道教的典籍。桓帝時,除了多次遣使到苦縣祭拜老子外,還親祀老子於濯龍宮。老子逐漸被神化,竟至成了道教的教祖,以《道德經》編列諸經之首。

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跟道家老子確實具有某些歷史的淵源關係。

漢劉歆《七略》,道家與神仙家原分為二,各自為錄,只是到了後世,道教與古神仙說關係才密切起來。但是,作為宗教信仰的基木標誌之一必須有個至上神的觀念。道家的《老子》和《莊子》都沒有這種思想言論,它擺脫了殷周以來上帝和天神的傳統宗教信仰,大力描述一種宇宙的絕對精神(「道」)作為至高無上的支配力量。

我想,關於道家與道教的聯絡和區別,以上的表述是比較清楚的,多加闡釋、發揮,也離不開這基本說明。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和許多學者一樣,一直謹慎的使用「道家道教文化」這樣的詞語,而沒有用「道學」一詞。但是近年來,有些學者正式打出了「道學」的旗幟,出版了《道學研究》專刊,不只一次地召開了道學研討會。我在一次會上談到了「道學」這個提法問題。

過去之所以避免提「道學」,是因為關於「道學」的提法和理解,存在一些歧義,例如上述《宋史》的道學類傳實際是大儒傳。儒、道難分怕引起誤會;又如過去在生活中,「道學先生」似乎是乙個貶義詞,形容有些迂腐習氣,《紅樓夢》中的襲人就被晴雯說成是「越發道學了,獨自個在屋裡面壁呢!」(64回)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和今後,人們不會再去清這些老賬了。

公開倡導作為道家道教文化的道學,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從歷史上看,稱道家之學為「道學」,也是淵源有自的,《隋書•經籍志》在子部記《老子》、《莊子》等道家著作之後寫道:

自黃帝以下,聖哲之士所言道者,傳之其人,世無師說。漢時,曹參始薦蓋公能言黃老,文帝宗之。自是相傳,道學眾矣。

這是唐初人的記述,是當時人的一種對道家的看法,也是漢以後學者們看法的總結和發展,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我們從以上引文的前後敘述看更為清楚,關於道和道家的說明,既有黃老之言道的基本觀點,也有儒家學者對道家的評判,這裡就不詳說了。但是,從以上引文及其所述物件看,凡是述老莊的,「言黃老」的,可以總稱之為「道學」。

從《隋志》記載看,除《老》、《莊》之外,包括《鬻子》、《抱朴子內篇》乃至《夷夏論》、《簡文談疏》、《廣成子》)等一些後起的道家著作,正所謂「道學眾矣」。

另外,《隋書•經籍志》在集部又附有《道經》377部,1215卷。這些道教經書,當然是今人「道學」研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不過道教經書與道家原典《老》、《莊》之密切關係,《隋志》是已經注意到了的,所以它寫道:

自上古黃帝、帝嚳、夏禹之儔,並遇神人,鹹受道籙,年代既遠,經史無聞焉。推尋事蹟,漢時諸子,道書之流有三十七家,大旨皆去健羨,處沖虛而已,無上天官符籙之事。其《黃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

這唐初的史書表明,時人清醒的知道,「道籙」之類的書是後起的,「經史無聞」,原本「道書」只有《老子》、《黃帝》四篇等類可以查考(實際上黃帝之書也是後人編造的,不過早於「道籙」之類罷了)。《隋書•經籍志》接著還講了陶弘景、寇謙之等人「受道經符籙」之事,有的受之於太上老君等,一直寫到隋朝:

大業中,道士以術求進者甚眾。其所以講經,由以《老子》為本,次講《莊子》及《靈寶》、《公升玄》之屬。其餘眾經,或言傳之神人……

道士講經,以《老子》為本,連同上引記載,以及整個道教、道經發展的事實,反映了老子其人(太上老君)其書(《道德經》)在道教和道經中的突出地位。

《隋書•經籍志》似乎未明確把「道經符籙」列入「道學」,但並不能影響我們今日把道教文化(以各種「道經」為重要內容的文化)列入「道學」範圍,如果要找點根據,葛洪時代人們已經把道教法術稱為「道學」,其《神仙傳•李仲甫》記載,李仲甫「少學道於王君」,「兼行遁甲,能步訣**」,有張生用匕首對他「左右刺斫」:

仲甫已在床上,笑曰:「天下乃有汝輩愚人,道學未得,而欲殺之,我寧得殺耶?……」

此所謂「道學」,顯然指的是「法術」、「道術」。則道教之各種法術,亦可稱之為「道學」。

最後應該說明的是,無論道家道教文化或者道學研究應該包括哪些內容?主要的當有:

首先,關於《老子》、《莊子》的研究,我們稱之為「老學」、「莊學」,或者老莊學,包括老子、莊子其人其書的再研究,歷代對《老子》、《莊子》的改造和詮釋,《老子》、《莊子》的現代價值,等等。《老子》、《莊子》的思想對諸子百家有很大的影響,《老子》、《莊子》及其注釋在道教經典中分量不小,無論在道家或道教的研究中,都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其次,關於黃老之學的研究。從前引《隋書•經籍志》的記載看,當時的「道學」,原本即指「言黃老」之「道」而言,《史記•陳丞相世家》說陳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應該就是好黃老之學。對黃老之學的研究,學術界早就開始了,並且有較多的成果,但看法不完全一樣,大家公認黃老之學是以老子道家學說為主而相容他家。

相容,本是戰國秦漢學術思想發展的乙個趨勢,問題是以什麼為主,秦漢最為明顯的是有以道家為主的相容綜合,和以儒家為主的相容綜合,前者我們稱之為新道家,後者有人稱之為新儒家(秦漢時期的新道家、新儒家,儒道二家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還會繼續有新的變化,可稱之為魏晉新道家、宋明新儒學,乃至當代新儒家、當代新道家等等)。這樣劃分,是為了對學術思想作進一步梳理和深入的研究,至於具體哪一些學派、學人、學說應如何歸併,那是可以具體研討的,並不是所有具有綜合性特徵的思想都籠統稱之為黃老之學,無法否定的大儒董仲舒顯然也有綜合性特徵,人們甚至可以從他的著作中找出一些黃老思想,但黃老之學中決不會包括董仲舒。黃老之學當然是有一定範圍的,我們要研究的是,主要言黃老之道的學人和學說。

這些,可以也應該納入道家、道教文化和道學的研究範圍。

第三,其他道家諸子的研究。如《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籍志》中所著錄的道家諸子,包括《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文子》、《[蟲+肙]子》、《關尹子》、《老成子》、《長盧子》、《王狄子》、《公子牟》、《田子》、《老萊子》、《黔婁子》、《宮孫子》、《鶡冠子》、《黃帝四經》、《黃帝銘》、《黃帝君臣》、《雜黃帝》、《孫子》、《捷子》、《曹羽》、《郎中嬰齊》、《君臣子》、《鄭長者》、《楚子》、《道家言》等等,還有《隋書•經籍志》中補錄的《守白論》、《任子道論》、《唐子》、《杜氏幽求新書》、《抱朴子》、《符子》、《夷夏論》、《簡文談疏》、《無名子》、《玄子》、《遊玄桂林》、《廣成子》,等等。

這一部分內容有幾個問題要說明,一是它將與上一部分黃老之學的內容交叉重疊;二是大部分圖書早已亡佚,後來輯佚的或者後出的,要仔細考辨;三是新出土的簡帛,如2023年長沙馬王堆出的帛書「黃帝四篇」等,有可能即為原來的《黃帝四經》等著作。與此同時,新出土的資料中完全可能有一些原來沒有著錄過的內容,那就需要我們加以**和歸類。

第四,道教研究,包括道教歷史、道教經典、道教思想等的研究。道教史的深入研究,不僅是回顧過去,更重要的是正確理解現在和更好地展望未來。道教經典很多,也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一部五千餘卷的《道藏》就是乙個尚未充分開發的大礦。

道教思想可以從多方面研究,道教信仰、道教戒律的研究都將很有意義,道教醮儀和法術、符籙的研究對道教的發展也是重要的。道教文化的研究、道學研究理應包括這些內容。

以上所作簡要的概括,應該不會有大的偏差,重要的是今後我們如何實行,望有志於道家道教文化研究、有志於道學研究的同道,共同努力,弘揚和發展道家道教的道文化。

兩岸文化傳承 廈門和臺灣 ,兩岸文化傳承 廈門和臺灣 20

廈門 鼓浪嶼 臺灣 蝴蝶谷 鴕鳥的祕密 比如閩南語和臺語就很相像,還有歌仔戲 高甲戲,飲食方面如蚵仔煎 沙嗲,同信媽祖 在三通還沒開始的時候,廈門這邊偶爾還能收得到臺灣台 星羅寶寶天使 海峽兩岸之間最重要的 金剛不壞的紐帶,是我們共同享有的中華文化。通過不斷的交流和研討,我們可以把這根紐帶扭得更緊。...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核心價值,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面對新時期教育發展的素質化背景和個性化要求,語文教育迎來了新的轉向。在眾多教育新理念中,加深傳統文化滲透理念頗具實踐性與發展性。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大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寶庫有著得天獨厚的利用價值 而最能與之緊密聯絡的就是語文科 目。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 中的融...

我們應該如何承禮儀文化?如何傳承禮儀文化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在傳統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傳統禮儀形態豐富完整,是中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古今中西的文化激盪中,如何傳承優良的傳統禮儀文化,如何保持中華禮儀文化的獨特性,同時以開放的姿態面對與吸收西方禮儀文化元素,傳承與弘揚我們的禮儀文化,是必須面對與思考的現實問題。我們應該 第一,守望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