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謎語 且盡盧同七碗茶(打一成語)的相

時間 2021-08-30 09:34:42

1樓:冰

兩袖清風

[拼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釋義]

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

[出處]

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例句]

一身正氣敢碰硬,兩袖清風不染塵。

成語謎語:且盡盧同七碗茶

2樓:匿名使用者

且盡盧同七碗茶(打一成語)(打一成語謎語)

謎底:兩袖清風

兩袖清風的意思是, 兩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稱譽為官清廉,除兩袖清風之外,別無所有。

成語謎語:的盧易主載龐統(打一成語)的相

3樓:匿名使用者

謎底:乘人不備

【詞目】乘人不備

【讀音】chéng rén bù bèi

【釋義】乘:趁著。趁著別人沒有防備幹某事。

喝了柑普茶喉嚨痛 什麼原因

4樓:拜慕桖雅

飲茶與養生 【茶為萬病之藥】 茶葉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歷來視為延年益壽之品,有「靈丹妙藥」之效。宋代蘇東坡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同七碗茶」。

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提出:「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

(火星人)7757

有關蘇軾的用典

5樓:杭育_杭育

蘇軾及多數詩人於詩作引用典故,多數是某詞彙或某一句用典,蘇軾詩作之中也有整首詩句句用典故者,或乙個典故衍生多個詩句,或乙個句子融會多個典故等不同的用法,分述如下:

(一) 句句用典

蘇軾〈遊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詩:「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蘇軾詩集》,頁508)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四句之中引用四個人的四件事當作典故。首句典出《維摩經》:「維摩詰言:

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減。」第二句語出《傳燈錄》:「烏窠禪師曰:

『汝若了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即真出家,阿假外相,汝當為在家菩薩戒施俱修,如謝靈運之流也。』」第三句語出《宋史‧樂志》:「魏文《折楊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

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第四句語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一椀喉吻潤,二椀破孤悶,三椀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椀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椀通仙靈;七椀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二) 多句用一典

1. 六句一典:〈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

「芙蓉仙人舊遊處,蒼藤翠壁初無路。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散擲如風雨。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

」(《蘇軾詩集》,頁1178)這首詩的前六句都是引用石延年生前死後的事蹟為典故。第一句見歐陽修《六一詩話》:「石曼卿自少以詩酒豪放自得,氣貌偉然,詩格奇峭,又工於書,體兼顏、柳,為世所珍。

……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雲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遊,不得,憤然騎一素驢,去如飛。

」(《宋詩話全編》,頁218),後五句〈施注〉引《歐陽公詩話》:「石曼卿通判海州,以山嶺高峻,人路不通,了無花卉點綴映照,使人以泥裹核桃為彈,拋擲於山嶺之上,一二歲間,花髮滿山,爛如錦繡。」(《蘇軾詩集》,頁1178)以石延年事鋪寫為六句,顯見蘇軾善以典故敷陳的技巧。

2. 四句一典:〈破琴詩,並敘〉: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蘇軾詩集》,頁1769)房次律即唐代房管,典出《舊唐書‧房管傳》:

「此時管為宰相,略無匪懈之意。但與庶子劉秩、諫議李揖、何忌等高談虛論,說釋氏因果、老子虛無而已。此外,則聽董庭蘭彈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庭蘭以見管,自是亦大招納貨賄,奸贓頗甚。

顏真卿時為大夫,彈何忌不孝,管既黨何忌,遽托以酒醉入朝,貶為西平郡司馬。憲司又奏彈董庭蘭招納貨賄,管入朝自訴,上叱出之,因歸私第,不敢關預人事。諫議大夫張鎬上疏,言管大臣,門客受贓,不宜見累。

二年五月,貶為太子少師,仍以鎬代管為宰相。」(《新校本舊唐書》,頁3322)蘇軾這首〈破琴詩〉藉房管事諷刺劉摯、賈易、朱光庭等人之作為,劉摯最後也如**管一樣獲罪被貶。

3. 二句一典:〈次韻劉景文見寄〉:

「莫因老驥思千里,醉後哀歌缺唾壺。」(《蘇軾詩集》,頁1797)典出《晉書‧王敦傳》:「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歌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為節,壺邊盡缺。

」(《新校本晉書》,頁2557)

(三) 一句用多典

蘇軾常將二個以上的典故融入乙個詩句裡,而彼此又有詩意上的關連性,例如:

1. 一句二典:〈次韻景仁留別〉:

「倒屣發一握」(《蘇軾詩集》,頁721)「倒屣」典出《三國志‧魏書‧王粲》:「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

聞粲在門,倒屣迎之。」(《新校本三國志》,頁597)「發一握」典出《史記˙魯世家》,周公戒其子伯禽曰:「我於天下亦不賤矣。

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新校本史記》,頁1518)。

2. 一句三典:〈張安道樂全堂〉:

「步兵飲酒中散琴」(《蘇軾詩集》,頁642)「步兵飲酒」,步兵指阮籍,典出《晉書‧阮籍傳》:「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

」(《新校本晉書》,頁1360)、「中散琴」,中散即嵇康,典出嵇康〈與山濤絕交書〉:「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疏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昭明文選》,頁1929)以及庾信〈詠懷〉詩:

「步兵未飲酒,中散未彈琴。」一句詩共計引用二個事典,乙個語典。

二、 用典含義

(一) 直用其義

直用其義應是使用典故最簡單的技巧,例如:〈臨安三絕:錦溪〉:

「楚人休笑沐猴冠」(《蘇軾詩集》,頁490)引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新校本史記》,頁315)

(二) 多典多轉折

蘇軾使用典故被認為「不易讀」,是因為蘇軾時常將二個以上的典故融合在乙個句子裡,取用的詞義又經過轉折,舉例如下:〈和董傳留別〉:「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蘇軾詩集》,頁221)蘇軾這首詩寫於從鳳翔回到長安時,蘇軾在鳳翔時,董傳曾與之相從,有詩名於當時。文獻對董傳的記載很少,從這首詩看來,董傳當時應是貧困的。詩中「囊空不辦尋春馬」句引用孟郊《登科後》詩: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及《南史‧虞玩之傳》:

「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瓚斷以芒接之。問曰:

『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徵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

』」(《新校本南史》,頁1178)引用孟郊詩而不直接引用其詩語,而引用其「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詩意,但轉化為「尋春馬」;引用虞玩之因貧困而舊屐著三十年不辦易的事典,而轉化為「囊空不辦」,引用二個典故融合為一句,語多轉折。

(三) 出處相同,取義不同:

蘇軾有時引用同乙個典故在不同詩作中,但因心境不同,所要表達的詩意不同,所以同乙個典故,會因前後文不同,使典故取義也因而不同,例如〈別黃州〉:「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幃。」(《蘇軾詩集》,頁1201)與〈和陶詠三良〉:

「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蘇軾詩集》,頁2184)同樣引用《禮記‧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

『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於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馬死,埋之以帷。

」的典故,蘇軾因烏台詩案於神宗元豐二年被貶黃州,元豐七年獲赦離開黃州時,寫下〈別黃州〉詩,以「病瘡老馬」自居,因獲赦而有「猶向君王得敝幃」的感激,但是後來屢為讒言所害,一再遭貶,謫居惠州時寫〈和陶詠三良〉:「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心境已從感激轉為悲憤,同乙個典故,側重之詞義不同。

(四) 詞彙相同,出處不同,詞義不同:

蘇軾詩典故難解,還有乙個原因是因為蘇軾詩使用典故,有詞彙相同,出處不同,詞義不同的情形,如〈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蘇軾詩集》,頁448)〈夜直秘閣呈王敏甫〉:「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蘇軾詩集》,頁225)二詩均有「此君」詞,「此君」在詩詞裡通常指「竹子」,典出《晉書‧王徽之傳》:

「徽之字子猷。……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

『何可一日無此君邪!』」(《新校本晉書》,頁2103)蘇軾〈於潛僧綠筠軒〉的「此君」指竹子,殆無疑義,但是〈夜直秘閣呈王敏甫〉:「只有閒心對此君」句下有馮、翁二人的注,所註不同。

馮應榴注曰:「『此君』用王子猷語。」(《蘇軾詩集》,頁225),但翁方綱引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並序)之六〉:

「天秋無片雲,地靜無纖塵。團團新晴月,林外生白輪。憶昨陰霖天,連連三四旬。

賴逢家醞釀熟,不覺過朝昏。私言雨霽後,可以罷餘尊。及對新月色,不醉亦愁人。

床頭殘酒榼,欲盡味彌淳。攜置南簷下,舉酌自殷勤。清光入杯杓,白露生衣巾。

乃知陰與晴,安可無此君。我有樂府詩,成來人未聞。今宵醉有興,狂詠驚四鄰。

獨賞猶復爾,何況有交親。」認為此處的「此君」指的是酒,二人批註不同。唐宋詩寫「此君」雖然多數是指竹子,但除了唐代白居易用以指酒,宋代秦觀〈送張和叔兼簡魯直〉:

「未試霹靂手,低迴從此君。……豈無一樽酒,誰與通殷勤。」陸游〈拄杖歌〉:

「禪房按膝秋聽雨,野店敲門暮賒酒。……老矣更踏千山雲,何可一日無此君?」也都用以指酒。

檢視蘇軾詩,有六首詩用「此君」,五首指的是「竹」,只有這一首指的是「酒」。這一首詩之前一句「共誰交臂論今古」典出《九州春秋》:「韓遂、樊稠交臂相加,共語良久。

」整首詩雖未言及酒,也未言及竹,但想來蘇軾夜直秘閣,作詩呈好友,與好友交臂論今古,對的應是酒不是竹,翁方綱的批註是對的,而馮應榴的批註是錯的。

蘇軾使用典故被認為「不易讀」,是因為蘇軾時常將二個以上的典故融合在乙個句子裡,取用的詞義又經過轉折,舉例如下:〈和董傳留別〉:「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蘇軾詩集》,頁221)蘇軾這首詩寫於從鳳翔回到長安時,蘇軾在鳳翔時,董傳曾與之相從,有詩名於當時。文獻對董傳的記載很少,從這首詩看來,董傳當時應是貧困的。詩中「囊空不辦尋春馬」句引用孟郊《登科後》詩: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及《南史‧虞玩之傳》:

「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瓚斷以芒接之。問曰:

『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徵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

』」(《新校本南史》,頁1178)引用孟郊詩而不直接引用其詩語,而引用其「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詩意,但轉化為「尋春馬」;引用虞玩之因貧困而舊屐著三十年不辦易的事典,而轉化為「囊空不辦」,引用二個典故融合為一句,語多轉折。

2,打一成語,1 2,打一成語。

紅河溪 成語 一分為二 拼音 y f n w i r 解釋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出處 宋 邵雍 皇極經世緒言 第七卷 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舉例造句 我們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客觀公正。拼音 yfwe ...

1打一成語,0 0 1打一成語

0 0 1無中生有 01234569缺七少八 0一無所有 34567890 一乾二淨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 打一字一二五六七 十 打一成語 一二三四五 打一成語 五四三二一 打一數學名詞 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 各打一成語 0 0 1,打一個成語 小小芝麻大大夢 無中生有。分析 0表示沒有,無的意思。0...

1打一成語,9 9 1打一成語

司徒輕寒 成語為 九九歸一 原為珠算用語,含義是 算來算去最後還是還了原。現在常用來表示歸根結底之意。亦作 九九歸原 舉例造句 我也一直捉摸著這個事兒,九九歸一,是沒有找到一條成功的路。萬山紅遍 除法概念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乙個因數,求另乙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兩個數相除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