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古漢語詞,求一些古漢語常用詞

時間 2021-07-13 03:06:58

1樓:清平樂中秋

在古代漢語中,文言詞語“是”主要有虛、實兩大類,代、助、動、形四小類用法:(1)作指示代詞,與“此”同義,“這、這樣、如此”之意:(2)作助詞,一般用於倒裝句中,使賓語前置,起強調作用,無實義;(3)作動詞,與現代漢語中判斷動詞“是”相同;(4)作形容詞,與“非”相對,“正確、對”之意,此義項有時活用為意動詞,“認為……正確、對”之意。

下面逐一闡述。

一、虛詞類:

1、作指示代詞,與“此”同義,“這、這樣、如此”之意。這是文言詞語“是”在古代書面語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用法,且這種用法一直保持到現在。請看下面的例子:

(1)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故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園圃竊桃李。

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墨子·非攻(上)》)

“是何故也”與“此何故也”義同,“是”即“此”,作該句主語。

(2)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是”,指示代詞,復指“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作主語。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

“是”復指上句“非我也,歲也”這種說法,作主語。

(4)是時,上未立太子。(《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5)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王羲之《蘭亭集序》)

(6)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傳·宮之奇諫假道》)

“是”作指示代詞,常與其他一些詞合用,構成固定的習慣用語。如“是以”、“是故”、“於是”等等。

(7)太伯不從,是以不嗣。(同上句)

(8)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7)(8)兩句中,“是以”“是故”均為“因此”“所以”之意。

(9)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捕蛇者說》)

(10)民之有口,猶士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國語·邵公諫弭謗》)

(11)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同上)

(12)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候。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誼《過秦論》)

“於是”的用法有二:“於”“是”各為一詞,(9)中的“於是”表示“在(捕蛇)這件事上”,(10)中的“於是”表示“由此”“從此”之意;(11)(12)中的“於是”相當於現代漢語中表示承接的詞。

2、作助詞,用於動賓倒裝結構中,起強調作用,無實義。這種用法還殘存在現代漢語的幾個詞語中,如“惟利是圖”“惟命是從”等。

(13)《魯頌》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

句中“是”是何用法?查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上冊第69頁注:全句的意思是“擊退戎、狄,制御荊、舒”,;是,助詞。

可見這是個倒裝句,可“是”的用法,講得不夠清楚。再查萬光治和徐安懷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冊第81頁,注:戎狄必須打擊,荊舒也應該嚴懲;是,助詞,使賓語提前,加以強調。

前者用主動語態譯句,後者用被動語態譯句,因而語序不同;把二者對“是”的註釋結合起來看,“是”的用法就清楚了。

(14)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無乃……與”是古漢語中一種表示推測語氣的固定格式,可譯為“恐怕……吧”。“爾是過”即“過爾”,責備你們;是,助詞,使賓語提前,加以強調。

(15)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宮之奇諫假道》)

“將虢是滅”即“將滅虢”的倒裝。

(15)宮之奇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同上)

(16)諸君若有意,惟餘馬首是瞻可也。(《馮婉貞》)

“惟德是依”“惟德是輔”“惟餘馬首是瞻”分別是“惟依德”“惟輔德”“惟瞻餘馬首”的倒裝,意思分別是“依據於有德者”“只是輔佐有德者”“只要大家看我的馬頭所向(聽我的指揮)就行了”。

“是”的這種用法,與“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相似: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罪之有?

以上兩句中的“之”,用於肯定反問句中,將動詞賓語提前,有否定和加強語氣的作用;“是”則基本用於肯定陳述句中。

二、實詞類:

1、“是”作判斷動詞。

在古漢語中,常用“為”“乃”“則”等詞語和判斷句式來表示判斷,用“是”表示判斷則出現較晚,且主要見於一些民間文學作品及口語中。

2樓:允飆

須臾,指片刻的時間。

瀲灩,指水光粼粼的樣子。

3樓:天蠍有你的日子

古代漢語中,詞格亦稱為詞牌,指填詞用的曲調名。常用的詞格有以下幾種:

1、《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調以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正體,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韻,後片十句四仄韻等十一種變體。

2、《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詞《春花秋月何時了》為正體,李詞為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另有五十六字兩仄韻兩平韻,五十八字五平韻,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三平韻的變體。

虞美人3、《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格)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該詞格以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最有名。

4、《水調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等。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

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最著名

求一些古漢語常用詞

古代漢語中,常用詞格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中,詞格亦稱為詞牌,指填詞用的曲調名。常用的詞格有以下幾種:

1、《念奴嬌》,又名“百字令”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73861“酹江月”“大江東去”,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調以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正體,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韻,後片十句四仄韻等十一種變體。

2、《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詞《春花秋月何時了》為正體,李詞為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另有五十六字兩仄韻兩平韻,五十八字五平韻,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三平韻的變體。

虞美人3、《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格)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該詞格以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最有名。

4、《水調歌頭》,又名“元會曲”“凱歌”等。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

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最著名。

5、《憶江南》,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

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唐代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最為出名。

6、《聲聲慢》,詞牌(格)名。歷來作者多用平韻格,而李清照《漱玉詞》所用仄韻格最為世所傳誦。九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常見古文詞及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稱呼方面敬稱:

1、 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 對將軍:麾下

3、 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 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 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 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十、特殊稱謂:

1、 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歲。

總角:**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十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 遷:調職、調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

2、 謫:降職並遠調。

3、 拜:授給官職。

4、 授:授予官職。

5、 擢:選拔,提拔。

6、 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 罷:罷免、停職。

8、 免:免除官職。

9、 黜:廢黜,貶退,也用於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

十二、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 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 右:西為右。

3、河:黃河。 江:長江

4、五嶽: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恆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 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 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 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

徵:由君王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

闢:由**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舉薦,任以官職。

薦、舉:由地方向**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拜:授予官職。

除:任命,授予官職。

授:授予官職。

起:啟用人任以官職。

擢:在原官職上提拔。

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

第二類: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動官職,一般只提升呼叫。

轉、調、徙:調動官職。

補:補充缺職。

改:改任官職。

第三類:兼職**的詞語。

兼:同時掌管,兼任。

領:兼任。

署:**,暫時擔任。

權:暫代官職。

第四類:降職罷免的詞語。

貶:降職。

謫:被罰流放或降職。

出:離開京城外調(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左遷:降職。

罷、免:罷黜、免去官職。

黜、廢:廢棄不用。

第五類:其他。

還有一些不表示官職的變動,但常常與官職結合在一起,可靈活翻譯為執掌、主持的意思。如“知”“行”“主”等。

古漢語中常見雙音節的古今異義整理:

執事(對對方的敬稱;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門所帶的包裹等)

夫人(那個人;尊稱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壞人的黨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養生(供養活著的人;保養)

山東(崤山以東;山東省)

婚姻(兒女親家;結婚)

非常(意外的變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樹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學者(求學的人;有專門學問的人)

逢迎(迎接;說話、行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經營(蒐集、儲存;籌劃、組織)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於是(由這種情況;連詞)

從而(跟從、來;因果連詞)

行為(品行是、品行作為;舉動)

小學(小的方面學習;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

痛心(痛恨;極端傷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顏色(臉色、容顏;顏料或色彩)

智力(智謀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憐(可愛、可惜;值得憐惜)

空中(中間是空的;天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齡大;排行第一)

首領(頭顱、生命;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可以(可以憑藉、可以用;可能或許可)

浩蕩(荒唐;水勢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作案(作几案;進行犯罪活動)

交通(交錯相通;水陸運輸的總稱)

失意(意見不合;不得志)

成立(長大**、**立業;開始存在)

縣官(官府;縣令)

告訴(向上報告;讓別人知道)

然後(這樣以後;順承連詞)

果然(飽的樣子;與事實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惡劣)

流涕(流眼淚;流鼻涕)

約束(規約、盟約;限制、管束)

同氣(同胞兄弟;同類)

親戚(內外親屬;族外親屬)

無道(無人談論;沒有道德修養)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國(中原;中華人民共和國)

無論(更不必說;連詞)

左右(皇帝身邊的近臣;方位或約數)

無賴(活潑頑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給……看;上級傳達下級的命令)

感激(感動憤激;深深地感謝)

從容(言語舉動適當得體;不慌不忙)

因為(於是寫;因果連詞)

絕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困境)

開張(廣泛擴大;開業)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時期)

具體(形體完備;明確、不抽象)

痛恨(痛心遺憾;仇視憤恨)

結束(整好裝束;完畢)

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為正義而死)

往往(處處;常常)

中間(中間夾雜;裡面)

扶老(柺杖;扶著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為“失敗”;猖狂無忌)

不過(不超過;轉折連詞)

恰恰(鶯啼和諧之聲;正好)

大風(麻風病;大的風)

用心(因為用心;用功或肯動腦筋)

中間(當中夾雜;當中)

烈士(有節操、有抱負的人;為革命犧牲的人)

美人(歌伎、宮妃;美貌女子)

前進(上前進獻;向前行走或思想進步)

肉食(享受優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選擇連詞或者副詞)

致意(抒發心情;表示問候)

何苦(哪怕、怕什麼、怎怕;不值得做,犯不著)

會計(聚會商議;財務計算的人)

無賴(胡作非為、活潑好玩;流氓、無理取鬧)

作文(寫文章;語文課裡寫文章的練習)

形容(形體容貌;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描繪)

豪傑(有聲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出眾的人)

風流(傑出、英俊,繁華的景象、流風餘韻;生活浪漫放蕩、男女關係不正當)

古漢語中 辱 的用法,古漢語 乎 的全部用法

風 辱r 1 羞恥 羞 恥 2 使受到羞恥 罵。侮 折 3 謙辭,表示承蒙 承。賜。4 玷汙,辜負 沒。命。玷 部首 辰 筆畫 7 外筆畫 3 天舞飛花 辱 r 釋義 羞辱,跟 榮 相反 人格上受到傷害 羞辱 榮辱與共 奇恥大辱。使受恥辱 侮辱 辱罵。玷汙 使不光彩 辱沒 不辱使命。辱沒 r m 玷...

想學古漢語應該從哪些書入門,學習古漢語,從哪些書學起

火樹木林 王力的 古代漢語 趙克勤 古代漢語詞彙概要 魏清源 古代漢語教程 許長安 漢語文字學 李學勤 文字學初階 王力編的 古代漢語 內容很全,是古漢語初學者必備的書籍。古代漢語詞彙學 是一本古漢語研究方面的專著,講解了諸多古漢語中的語言概念和現象,內容主要涉及單音詞 複音詞 詞義 詞義的演變 同...

漢語言文學中,古漢語的定義 古漢語和文言是不是同一概念?為什麼

海風的海 我也是漢語言文學。按照我們老師的說法 應該是這個解釋,也許不是對的。僅供參考吧。古代漢語應涵蓋兩大部分,即文言文和古白話文。文言與古白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是相通 的,又是有區別的。因為是相通的,不懂文言必然影響學習古白話的深度 因為是有區別的 二者的學習不能互相替代。文言與古白話有傳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