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憶江南和韋莊的菩薩蠻 其二 在意境上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07-01 06:38:44

1樓:韓琴

1,意象不同。白居易的《憶江南》是用江花和江水來表現的;而韋莊的《菩薩蠻(其二)》是用春水、畫船來表現江南的。

2,表達的情感不同。白居易的《憶江南》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而韋莊的《菩薩蠻(其二)》表面上似乎盛讚江南的無限風光,實際是韋莊晚年留居蜀地回顧平生、思念故鄉之作,曲折表現了“鄉園不可問”的焦慮無奈和“流離客思傷”的沉痛憂思。

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原文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話文釋義: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唐末五代詞人韋莊的組詞作品《菩薩蠻五首》的第二首《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原文如下: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白話文釋義: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應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遊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回到家鄉後必定悲痛到極點。

擴充套件資料

白居易的《憶江南》創作背景: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憶江南》。

題中的“憶”字和詞中的“舊曾諳”三字還說明了此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次:以北方春景映襯江南春景。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

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人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韋莊的《菩薩蠻(其二)》創作背景: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江南之美,甲於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亂的人,又怎麼會有歸屬感?

故這兩句是沉鬱的。“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說的是碧綠的春水,比天空還要明淨,躺在遊船畫舫之中,和著雨聲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靈。前二句的沉鬱,與後二句的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的藝術張力。

過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漢時蜀人司馬相如,與鉅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孫宣佈與文君斷絕關係,司馬相如就令文君當壚,自己穿著短褲,在大街上洗滌酒器。所以“爐邊人似月。

皓腕凝雙雪”,爐就是酒壚,爐邊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綠窗人”。

“壚邊”兩句,極寫江南人物之美。“未老”句陡轉,是說江南縱然好,我仍思還鄉,但今日若還鄉,目擊離亂,只令人斷腸,故惟有暫不還鄉,以待時定。情意宛轉,哀傷之至。

2樓:匿名使用者

韋莊《菩薩蠻》的五首組詞中的第二首,是韋莊晚年留居蜀地回顧平生、思念故鄉之作,曲折表現了“鄉園不可問”的焦慮無奈和“流離客思傷”的沉痛憂思,“老”的傷感包圍了所有的文字。從藝術表現方面來看,“尤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似直而紆,似達而鬱”。 韋莊《菩薩蠻》共五首,是前後相呼應的組詞。

本詞為第二篇,採用白描手法,抒寫遊子春日所見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圖。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寫江南水鄉景色美,一寫江南民居生活美。

下片“壚邊”二句進一層寫壚邊肌膚潔白嬌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於天”的美景,又有“畫船聽雨眠”的生活,還有雙臂潔白如雪的美女,組合成“遊人”只應該在江南終老的情意。然而結末二句轉入“未老莫還鄉”的深沉感嘆之中。

詞人以避亂入蜀,飽嘗離亂之苦,時值中原鼎沸,欲歸不能,“還鄉須斷腸”一句,巧妙地刻劃出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詞人思鄉懷人的心態,可謂語盡而意不盡。 白居易《憶江南》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讚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

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豔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讚歎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餘情搖漾的境界中。

3樓:青雲love月

白居易憶江南賞析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裡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

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裡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麼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麼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麼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於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

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麼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海門入海。

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湧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裡,就能看見那捲雲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裡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裡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

白居易在另一詩裡就有“甕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

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

”。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為白居易的出色描寫,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不知當時白居易是寫給自己回憶的,還是留待後人欣賞的.

註釋:①諳:熟悉

②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③藍:藍草,葉子可以提煉藍色的染料。這裡用藍草的顏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簡單的意思: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日出時,江邊的紅花顏色鮮豔勝過火焰,春天來了,江水綠如藍草。能不想念江南?

今譯 :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江中的滾浪比火還紅豔,春天裡,一江綠水彷彿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下面談一談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是與第三首詞的“如今卻憶江南樂”對應的,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所寫的“人人盡說”,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並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遊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遊的人就應該在江南終老,以前王粲《登樓賦》曾說:“雖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願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而韋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話中了。“只合”,合者,該也,什麼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你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你是一個遊人客子,而卻勸你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你的故鄉有什麼讓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你在江南終老。

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勁直的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的特色,就正在這表面率直而內裡千迴百轉的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了。下面則是對江南好的細寫,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於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

“畫船聽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於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閒適自在。更進一步,江南又何嘗只是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一作“罏”,又作“爐”,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雲:“買酒舍乃令文君當爐”。

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這幾層寫風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寫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層,他下面的“未老莫還鄉”,這麼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多少轉折,佛經上說“才說無便是有”,說“莫還鄉”實則正由於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細細地品味,就應該聯想到陸放翁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那一連三個“莫”字所道出的一片無可奈何之情是極為深婉而且沉痛的,韋莊詞此處的“莫”字,也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說“莫還鄉”是叮嚀囑咐的話,是你想還鄉,而現在卻有不能還鄉的苦衷,“還鄉”是一層意思,“莫”是第二層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層意思,因為人沒有老,在外漂泊幾年也沒有關係,王粲《登樓賦》說:

“情眷眷而懷歸。”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鬱,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鬱結的感情。

後面他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遊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瀰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裡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人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麼讚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了。

憶江南的背景,憶江南的寫作背景

雪山青松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既是...

憶江南古詩的詩意,憶江南的詩意是什麼?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本詩其第一首,作...

憶江南的茶葉好嗎,憶江南茶葉牌子怎麼樣?

這個憶江南的茶葉是乙個比較好的茶葉品種了,還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喝起來真的是很不錯的,還有就是這個茶葉製作的工藝都是很精細的,很不錯。憶江南茶業擁有大潤發 家樂福 沃爾瑪 物美 世紀聯華 華潤萬家 歐尚 易買得 天虹商場 百佳 好又多 樂購等大型終端合作商。憶江南始終相信,在終端為王的消費市場,保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