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與發願有何差別?何為善回向與不善回向

時間 2021-06-14 03:31:43

1樓:匿名使用者

回向攝發願,發願不攝回向。僅願眾生得成圓滿佛陀,而未以事物換取此目的者,為發願。回向中即有願力。

回向勿錯,應以正因為無上回向(即善回向),無上回向有三:一、願自他三世善根,皆回向無上菩提(應作如此解:一對他善根,先生隨喜讚嘆,回向他人成佛,然後以此隨喜功德,作自回向圓滿菩提,否則即功德亦落於小乘)。

二、回向教授,常住昌明,因有此殊勝教授住世,眾生始能從依師,至雙運位整個圓滿道體,依而修學,才能速得成佛。三、回向上師即佛,義為上師、宗喀巴大師、佛陀一體無別,生生攝受於我。諸佛菩薩願如恒沙,皆可攝入此三者中。

因證圓滿菩提,與教法常明有關,教法常明,又與上師攝受有關。不善回向者,如昔印度有婆羅門修梵天果,後見一象,滿身瓔珞,心生艷羨,即得象身(本已將得梵王子身)。又如有但發願生極樂世界蓮花中,後果生花中,歷劫不開(三惡道有情已成佛,雖不受苦,彼尚未成佛)。

大德說:如不善回向,但說如昔文殊、普賢菩薩所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亦可免錯回向。

2樓:匿名使用者

『回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回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發願」是發起誓願之意。

發願好比目標,修行就是向目標前進,回向就是將所修的功德分享給眾生,以提公升自己的境界。

回向是很講究的。所謂善回向,就是將所修的功德,回向給眾生並且不希求名聞利養,回向給自己所發的究竟圓滿的願力。不善回向,就是將所修的功德,回向給自己並希求名聞利養,或者不究竟圓滿的願力。

何為究竟圓滿的願力?念念不忘發菩提心,念念不忘成佛,念念不忘救度眾生,是為究竟圓滿。反之就是不圓滿。

念經怎樣發願和回向

3樓:匿名使用者

發願,就是你為什麼學佛法。應該發廣大願心,利益一切眾生,遠離回顛倒迷離夢想答,遠離惡道,一心向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終成佛道。

《大乘單譯經·第0467部·佛說甚深大回向經一捲》(劉宋失譯師名出祐公錄):明天菩薩即白佛言。云何菩薩少修善本而獲大果。或多作功德福報無量

……所有功德果報。悉與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天。

菩薩作如是回向者。是為菩薩少修善本獲大果報。多作功德福報無量。

佛告明天。是菩薩成就無量功德時。持是功德回向無量智慧型。

又共一切眾生。盡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功德三種。

有三種回向。何等為三。謂過去空。

當來空。現在空。無有回向者。

亦無回向法。亦無回向處。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回向。

作是回向時三處皆清淨。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回向者。無有凡夫及凡夫法。

亦無信行亦無法行。亦無八人。亦無須陀洹向須陀洹。

亦無斯陀含向斯陀含。亦無阿那含向阿那含。亦無阿羅漢向阿羅漢。

亦無闢支佛向闢支佛。亦無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

法性無緣不生不滅。無所住故。是故菩薩摩訶薩應以是三種回向三種清淨功德。

與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作是回向已。

關於誦經中的發願與回向 30

4樓:葉賦詩

發願 就是內心秉承信念 一心向佛 向佛祖發願 為什麼要行懺悔?我認識到要想往生淨土,必須先要懺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只有懺悔自己的,誓不再造,才能得以往生。

為什麼沒有出三界?就是無史劫以來,從沒有認識自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這些罪業怎樣來的呢?

原來,都是在前世或長久以來,與眾生有了不同的牽纏和糾葛關係。有的是國為彼此的關心、照顧、幫助而形成的善緣。有的是彼此爭執、搶奪、侵犯、傷害、**等而形成的了惡緣。

彼此的業務因緣,纏結得愈深,不論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來世的輪迴中再次相遇。屬於情感引起的業緣,這次就用情感的形式解決,物質或生命引起的業緣,這次就以同等的形式償付。

我認識到,六道輪迴的根本實質,就是眾生與眾生之間,冤冤相報,相互還債,無有邊際,沒完沒了,受報期間不肯接受,又造新業,為今後受報又種下了因。千方百計,把人家的,據為已有,結果還是命中有的有,命中沒有,偷也偷不到,本來命中有的,用偷的形式取得,造下了深重的罪業。

不論任何事,任何人,家內、家外,上邊、下邊,凡是讓我受害的,都應當受報。六親眷屬 ,均系四因相相聚,皆作還債、報恩想。不論自己受到多大冤枉,不但不能恨,反而要懺悔自己的業障。

是前世的罪業,債主要債,如果再加嗔恨,怎麼不造新業呢?到處有冤親債主來為難,我要迴光返照,他為什麼不找別人的麻煩,總是過去生中,我有對不起的事情,我只修忍辱,作逆增上緣。

我還認識到,修學佛法依仗三寶加持力和懺悔的心力,可以使罪業轉輕,或是消滅。如果受譏毀和侮辱是,能坦然處之,皆可滅罪。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

念佛精進時往往病業現前,即是一種轉業現象。把過去重罪,變為現在輕報。因為業力大不過願力,我認識到,只要認真懺悔,發願求生淨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

和我要發願往生的願力。過去生中再重的罪過,只要發念佛求生的心,念念不斷,信生不造做惡業,現行的願力抵住以往的業務,臨終之時,念佛求生的願力,感召了阿彌陀佛的接引願力。能一下子超出三界,脫離了所有的「來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脫輪迴之苦。

可是,從前我沒有這個智慧型,也不承認自己有這麼多業障,更沒認識到是自己造的,不知道一切不順利的地方,均是過去的罪業所形成的不同果報而已。不知道我來這個世界是接受果報而來的。都是埋怨別人侵害了自己。

其實一件也沒有別人的事,都是自己造作的。由於造作了善惡業,才會有今天所謂的「命」,這個「命」是受報總結,受報的結論書。但是這個「命」通過懺悔,和候船行可以改造過來,不好的命,會修成好命,還可以成佛。

造惡的人,命又不好,那就慘了。困果律,也叫做因緣法,必須遇緣方能結果,只要不再造緣,前世的因就不會結果。所以斷惡才是真懺悔。

臨命終的時候,業障會現前,即冤親債主找上門來,討債迫使進入三惡道。一定要念佛為他們超度、回向、懺悔自己的罪業。此時最親近的人或眷屬往往也是在此時討債,破壞此人的清淨念佛。

也要首先為他們回向,懺悔自己的業障。為往生路上一帆風順。如果是報恩的親人或眷屬自然會幫助成就。

我這些業障實在太深了,心裡頭真是內疚地很,我要認罪,誓不再造。不然這些業力永無休止地進行著,無了期地受報著。前世、今世、後世地粘連著,舊業未除,不接受果報,又為今後造下了報因。

舊債未除,新債又欠下了,從今天開始我誰也不怨了,我也沒有仇人了。

想起被我傷害過的一切眾生,他們承受了無量劫的痛苦和壓力,是我給他們造成了難以忍受的「怨恨」,這個「怨恨」就象個枷鎖把他們的痛苦牢固地鎖住。更得開解,又象個心火的牢獄,讓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自己折磨著自己。他們的痛苦如此之大,可見他們之所以要討債,完全是應該的事,我深深地同情他們,懺悔自己的心。

他們經受這麼大的苦難,我完全應該為他們做出懺悔,認識自己的罪業,事上給予補償。度脫他們,直至成佛。以至誠之心,向他們賠禮道歉,太對不起他們了。

想到此,我這顆內疚的心,非常痠痛,我要哭,眼淚止不住了。那就用淚水洗刷我這顆清真寺汙垢的心吧!並用仁慈心之水和大悲心之水,向他們頭上灑下。

相信這種水會化為甘露。

我要向法界發出誓願:我要將修行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給他們,並回向法界有情,皆共成佛道。今後誓不再造惡業。

我現在就發願,讓他們離苦得樂。我要向他們介紹這個「當生成佛的念佛法門」。使他們早日成佛。

我若得成就之時,先來度脫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共見阿彌陀佛。也是度盡法界有情,早登彼岸,永脫輪迴之苦。

在此,我也要向被害的朋友,說一點佛法的道理,爭取早日開啟他們的枷鎖,跳出這心火的牢獄。我親愛的朋友們:復仇行為,確實由我引起,但是復仇行為,是不能除去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痛苦。

只有化解「怨恨」,才能得以解決。我們現在存在是一顆妄心,沒有乙個實質不變的主體。它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生生滅滅如「夢」如「幻」如「泡影」如「 露」也如「電」!

當我們連乙個實質的「心」都尚且找不到時,那麼,我們感覺被侮辱,被傷害,被殺害所產生的怨和恨,要依附在**呢?如果連「心」都找不到,那麼,所謂依附在「心」上的「怨恨」,不也是空中花、水中月般的虛幻嗎?所以有怨,有恨,全都是由於虛幻的「心」和虛幻的堅固「執著」所產生。

如不看破這是一虛幻執著心,不是真心,這顆虛幻之心會讓我們永生都沉溺於愛慾生死的輪迴苦海中。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發起懺悔之心吧,因為懺悔是甘露,懺悔是乙個清洗過去心靈的汙穢,以獲得淨化和再生的不間斷過程。乙個不懺悔的人,是無法在性靈上有所進展和進化的,因為不懺悔意味性靈的停滯和繼續汙染,繼續執著妄心。

不懺悔意味著以前過錯認識沒有消除。而新的過錯妄想認識,將源源不斷產生。

當有人不再二次犯過,我們就已經完全懺除了前過。所以,我們不只要為我們所知的罪業懺悔,更要為我們所不知的罪業懺悔,而且應念念懺悔,時時懺悔。古德說: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乙個懂得懺悔的人有福了,更得救了。

懺悔是我們心靈的閃光,是往生西方的資糧啊!

原來有了慚愧之心,誓不再造,就是懺悔啊。有了這個基礎,發願求生淨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一定能夠成佛的。這是我們凡夫能做得到的。

凡夫做不到,佛就不宣揚這個法門啦。因此,我對念佛法門,不懷疑,不夾雜,爭取不間斷,有了成就,趕快搭救無量無邊的眾生。包括我的無量劫父母。

想起倚門倚閭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受煎熬,我的心真要碎了,特別憶念起他們都在苦海之中,伸出雙手,深吸一口氣後,才能發出呼救的訊號時,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呼救,我再不精進,速得成就,去搭救他們,就是惡人,就是乙個大罪人,他們盼望我,期待著我,就是大火滿三千也要衝過去,也要將這個當生成佛的念佛法門給他們,使他們快速成佛。

我真痛恨自己,一念無明,迷失了本性,妄心造業,給眾生、給自己造下了無量劫的痛苦。根本不知道害人就是害已,損人就是損已。更忘卻了為別人就是為自己。

只有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才是佛。誰做到了誰就是佛,不是形式上的花架子,是真心的顯現。我要用這顆真心,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這就是真懺悔我與眾生同是乙個本性,怎麼一念無明,傷害起眾生呢?

真是迷惑顛倒。怎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正如古人說的:

「本是同恨生,相煎何太急?」

痛 哉 ! 痛 哉 !

發願 開放分類: 佛教

發起誓願之意。又作發大願、發願心、發志願、發無上願。總指髮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別指完成淨土,以救濟眾生之心(即誓願)。

蓋菩薩所發之願,有總願、別願、淨土成佛願、穢土成佛願等,種類甚多。於淨土宗,誓願往生淨土者發遣自己修善,此發願往生之心,稱為回向發願心。唐代善導於觀經疏玄義分解釋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稱南無有發願回向之意。

親鸞謂此乃阿彌陀佛發救度眾生之願,而為眾生得救之因;或解作遵行釋迦、彌陀二尊之發遣招喚,而欲生於淨土之心。

又願心大體可分為二:(一)髮求菩提之願,(二)發度化有情之願。又四弘誓願、十大願皆屬於發願。

此外,有關修善作福等皆須先發願,而記其趣旨之文稱為發願文,又作願文、誓願文。如南朝梁代沈約之千僧會願文、隋代智者大師之發願文、善導之發願文等皆是。

男生與女生對初戀的感覺有何差別,男人對女人說,和你在一起,有一種初戀的感覺?

初戀對男生女生來講,都是美好的,也是印象深刻的。男女生的第一次初戀,是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在最純真的年齡,遇到了最純真的愛,那種愛是甜甜的,也是苦澀的,雙方還不懂愛情,也不懂世俗。也不計較名利地位,完全是兩顆心的碰撞,是最純真的,是最值得紀念的。如果是女生,偷偷喜歡乙個男生,她的腦海裡,會湧現出這個...

印光大師開示 念佛三昧與開悟有何差別

莫文靈雲南 譯文 來信所說的念佛三昧,說起來容易,要想得到實在是難上加難,只管收攝心念,懇切念佛,久而久之也許能夠證得。即使不能證得,有真信心 懇切 願收攝心念念佛的功德,也必定可以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不亂,如果按照蕅益大師的分析,尚且不是現在的修行人能夠證得的,何況理一心不亂呢?因為...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與山東大學有何差別

基本沒有差別,而且現在不存在威海分校這個說法,錄取通知書學生證畢業證都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不過威海這個城市可能不如濟南發達不如濟南交通便利,但是安靜的環境更有利於學習 幹辣椒 山大本就是由三地構成,原則上三地不設相同學院,但有些專業相似接近,大部份各地專業不同,地域不同,這就是差別。別的學位證,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