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曾國藩,孰高孰低

時間 2021-05-04 21:24:23

1樓:回憶

王陽明,中華民族唯一完成內聖外王的人。不算文王周公等虛無縹緲的人物外,唯一乙個。可惜沒有張居正的際遇,如果有機會為相十年,或可改變後面五六百年的國運。

曾國藩是個幹臣,有大功,識人才,品行文字亦聞名一時。但這樣的人哪個朝代沒有幾個。而且他有兩錯。

一錯,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幕僚,皇族又這樣的扶不起來,居然不自立;如自立,新朝抖擻精神,國家順利的近代化是很有把握的。二錯,既然沒有自立的野心,對軍隊又不放手,直接導致將來的軍閥割據。毛之井岡山不亦如是嗎?

可見是個不識大體的人。這些侷限性都來自曾的內在,這是我為他可惜的地方。

2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更傾向於王陽明多些,覺得當官要學曾國藩,為人可學王守仁。從人生經歷來講,王陽明的一生著實精彩跌宕、不卑不亢、悲天憫人、舉世無雙。大致歸納起來,他的前半生都在為如何成為聖人而探索,後半生傳道解惑、平叛撫民。

這樣的鐵骨錚錚,知行合一的男兒形象,實為讀書人的標桿和偶像。提起曾國藩,尤其佩服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事。修身,能做到「靜」和「退」;齊家,作為家中老大,能帶給自己的家人後代良好的榜樣作用;治國,不貪不腐,且深諳官場規矩;平天下,能做到知錯就改,知人善任。

懂了王陽明,便懂了如何做聖人;然而並非人人都想做聖人,只想當凡人,希望別人是聖人吧。

3樓:桓懷寒

王陽明是誰?孔孟朱王4聖人之一啊!心學開創者,集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與一體。

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之無愧的明朝第一人。其**影響明朝政局之深,難以想象,其中代表徐階、張居正。尤其後者玩弄皇帝與鼓掌間,通過改革幫大明續命幾十年!

其心學思想對後來思想解放運動,尤其是日本,有重大貢獻。曾國藩是誰?基本不能比。

歷史人物也是分等級的,王陽明這等猛人是一流,縱觀曾國藩只是順應歷史而已。別以為三流就不入流了,錯。三流人物歷史上都不多!

王陽明和曾國藩兩個人確實很容易被拿來做比較,以聖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標準,兩個人都完全符合。並且我一直覺得在中國歷史上,活生生的、真實的聖人也就這兩個。其他的聖人,例如堯舜禹、周公、孔子,這些基本都只是個傳說,並且都是被後人神話後捧起來的。

要放到當時他們所處的時代,恐怕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聖人。而王陽明和曾國藩兩人不同,兩人的功勞和成績都是真實的,無可辯駁的,並且是被同時代的人所承認和尊重的,即使當時可能並沒有被當聖人看待,但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項是沒有爭議的。所以,我說他們兩個屬於中國古代最真實的,最活生生的聖人。

在聖人這個標準上,兩人是相等的,沒法比較的。但是,如果非要對比的話。我覺得在軍功上,曾國藩的功勞更大一些吧。

首先從對手的強大程度上,太平天國的軍事實力和組織能力,遠非寧王所能比的。太平天國的群眾基礎非常強大,清末吏治腐敗,對人民的壓榨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所以乙個秀才竟能卷攜起這麼多的人為其賣命,所以太平天國的起義竟然能攪動大半個中國,持續時間長達13年。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4樓:愛吃脖子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區別

1、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乙個。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現形式不同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本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

二、聯絡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學性,因為歷史中隱藏著許多文學性的奧秘。歷史是一種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學奧秘,絕不會因為作家個人的情緒和價值觀而發生變化。人們常說:

「生活比**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學有兩個作用:第乙個作用就是做夢,就是作家通過虛構來營造一種夢境。另乙個作用則恰好相反,不做夢,而是在細緻地觀察和了解事實之後,用文學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現這些事實。

巴爾扎克說:「**是乙個民族的秘史。」說的就是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這恰好也是《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關係,《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之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並不存在價值觀的彼此對立和歷史事實的全然不同

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三國演義》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學手法,來表現《三國志》裡面所記載的歷史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國演義》其實就是一部歷史書,它的歷史學價值可以與《三國志》相得益彰。

5樓:我是劉翔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是真實存在的不可更改的。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二不是百分之百的忠於歷史的原型。

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6樓:告別安琪

歷史是文學的乙個側面面,文學記錄歷史。

就像魚兒和水的關係,歷史就是水,文學就是魚。沒有文學歷史照樣存在,但缺少思考;沒有歷史文學根本無從談起。

文學: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乙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乙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

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文學歷史都有什麼

7樓:瀲

文學歷史

一般指歷史文學

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藝術性,亦指以歷史題材寫成的文學作品。前者屬於史學,後者屬於文學。此處所謂歷史文學,係指前者,即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審美要求。

一是真實之美,這是通過史學家的文字表述所反映出來的歷史撰述的本質的美。二是質樸之美,指歷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在反映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寫出事物的本色,說人如其人,論事如其事。三是簡潔之美,「文筆簡潔在任何時候都是優點,尤其是在內容豐富的場合;這個問題不僅是修辭的而且是本質的問題。

四是動態之美,歷史是運動的,歷史人物是運動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運動中發展的,歷史撰述表現出這些運動形式,是為動態之美,此亦梁啟超所謂應把歷史寫得「飛動」起來。五是含蓄之美,亦謂隱喻之美,或謂之「用晦」。「晦也者,省字約文,事溢於句外。

六是力量之美,這首先在於歷史撰述的真實性及其給予人們的教育,如警誡,啟迪,智慧型,鼓舞。同時,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生動、感人,亦是力量之美所不可或闕。

三大要素有歷史性,文學性,當代性

8樓:玲叮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乙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乙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乙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型。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有兩個半,諸葛亮 王陽明 曾國藩(半個),為

之所以說曾國藩算半個,是因為他毀譽參半,爭議很多。立德 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 立功 完成大事業 立言 為後人留下學說 三不朽,一直是中國儒者的追求。縱觀中國歷史,立德 立功 立言都很顯著的有兩個半人,這兩個人是指諸葛亮 王陽明。曾國藩 1811年 1972年 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出生於湖...

比較王陽明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並闡述其教育意義

善若水結厚道冰 兩者有本質的不同。王的是主觀唯心主義 陶的是辯證唯物主義。你的建議就拉倒吧,我手寫我心。主觀唯心主義的知行說,說白了就是 你學到了什麼東西,就得按照你所學的去做 這是一種 手段學說 目的是控制人 達到統治目的,是舊社會統治思想在那一階段的新產物,是更加背離了正確認識論的觀念。縱觀儒家...

王陽明龍場悟道,和佛家的開悟是一回事嗎

大雄 是一回事。王陽明也是研究佛學禪宗心法悟道的。樓上那位,請不要把佛學的開悟看成是萬能甚至無所不能好不好。達摩和六祖大師悟了道,也沒見的精通所有知識 不知道物理化學是什麼。按照你說的,釋迦摩尼佛也不算悟道成佛。如果他悟道成佛,應該通達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知識,應該在當時指導人們造出飛機坦克航母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