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越大越好嗎,cpu是不是越大越好啊

時間 2021-12-25 12:11:15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 你說的cpu的大應該是指cpu的頻率吧

cpu頻率,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衝數)的簡稱。單位是hz。它決定計算機的執行速度,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現在的ghz(1g=1024m)。

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但對與不同型別的處理器,它就只能作為乙個引數來作參考。另外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效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

因此 主 頻 僅 僅 是 cpu 性 能 表 現 的 一 個 方 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效能。

說到處理器主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執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執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執行狀態;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

主頻、外頻、倍頻,其關係式:主頻=外頻×倍頻。早期的cpu並沒有「倍頻」這個概念,那時主頻和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系統匯流排頻率下,而cpu的主頻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公升(理論上)。我們可以把外頻看作是機器內的一條生產線,而倍頻則是生產線的條數,一台機器生產速度的快慢(主頻)自然就是生產線的速度(外頻)乘以生產線的條數(倍頻)了。現在的廠商基本上都已經把倍頻鎖死,要超頻只有從外頻下手,通過倍頻與外頻的搭配來對主機板的跳線或在bios中設定軟超頻,從而達到計算機總體效能的部分提公升。

所以在購買的時候要盡量注意cpu的外頻。

二級快取又叫l2 cache,它是處理器內部的一些緩衝儲存器,其作用跟記憶體一樣。 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要上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處理器的執行速度越來越快,慢慢地,處理器需要從記憶體中讀取資料的速度需求就越來越高了。

然而記憶體的速度提公升速度卻很緩慢,而能高速讀寫資料的記憶體**又非常高昂,不能大量採用。從效能**比的角度出發,英特爾等處理器設計生產公司想到乙個辦法,就是用少量的高速記憶體和大量的低速記憶體結合使用,共同為處理器提供資料。這樣就兼顧了效能和使用成本的最優。

而那些高速的記憶體因為是處於cpu和記憶體之間的位置,又是臨時存放資料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緩衝儲存器了,簡稱「快取」。它的作用就像倉庫中臨時堆放貨物的地方一樣,貨物從運輸車輛上放下時臨時堆放在快取區中,然後再搬到內部儲存區中長時間存放。貨物在這段區域中存放的時間很短,就是乙個臨時貨場。

最初快取只有一級,後來處理器速度又提公升了,一級快取不夠用了,於是就新增了二級快取。二級快取是比一級快取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記憶體,主要就是做一級快取和記憶體之間資料臨時交換的地方用。現在,為了適應速度更快的處理器p4ee,已經出現了**快取了,它的容量更大,速度相對二級快取也要慢一些,但是比記憶體可快多了。

快取的出現使得cpu處理器的執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公升,這個區域中存放的都是cpu頻繁要使用的資料,所以快取越大處理器效率就越高,同時由於快取的物理結構比記憶體複雜很多,所以其成本也很高。

大量使用二級快取帶來的結果是處理器執行效率的提公升和成本**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公升。舉個例子,伺服器上用的至強處理器和普通的p4處理器其核心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二級快取不同。至強的二級快取是2mb~16mb,p4的二級快取是512kb,於是最便宜的至強也比最貴的p4貴,原因就在二級快取不同。

即l2 cache。由於l1級快取記憶體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儲存器,即二級快取。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

cpu在讀取資料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記憶體,在後是外儲存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cpu快取(cache memory)位於cpu與記憶體之間的臨時儲存器,它的容量比記憶體小但交換速度快。在快取中的資料是記憶體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呼叫大量資料時,就可避開記憶體直接從快取中呼叫,從而加快讀取速度。由此可見,在cpu中加入快取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記憶體儲器(快取+記憶體)就變成了既有快取的高速度,又有記憶體的大容量的儲存系統了。

快取對cpu的效能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cpu的資料交換順序和cpu與快取間的頻寬引起的。

快取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乙個資料時,首先從快取中查詢,如果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就用相對慢的速度從記憶體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資料所在的資料塊調入快取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資料的讀取都從快取中進行,不必再呼叫記憶體。

正是這樣的讀取機制使cpu讀取快取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資料90%都在快取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記憶體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記憶體的時間,也使cpu讀取資料時基本無需等待。總的來說,cpu讀取資料的順序是先快取後記憶體。

最早先的cpu快取是個整體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爾公司從pentium時代開始把快取進行了分類。當時整合在cpu核心中的快取已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而製造工藝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快取的容量。因此出現了整合在與cpu同一塊電路板上或主機板上的快取,此時就把 cpu核心整合的快取稱為一級快取,而外部的稱為二級快取。

一級快取中還分資料快取(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快取(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資料和執行這些資料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減少了爭用cache所造成的衝突,提高了處理器效能。英特爾公司在推出pentium 4處理器時,用新增的一種一級追蹤快取替代指令快取,容量為12kμops,表示能儲存12k條微指令。

隨著cpu製造工藝的發展,二級快取也能輕易的整合在cpu核心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公升。現在再用整合在cpu內部與否來定義

一、二級快取,已不確切。而且隨著二級快取被整合入cpu核心中,以往二級快取與cpu大差距分頻的情況也被改變,此時其以相同於主頻的速度工作,可以為cpu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

二級快取是cpu效能表現的關鍵之一,在cpu核心不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二級快取容量能使效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級快取上有差異,由此可見二級快取對於cpu的重要性。

cpu在快取中找到有用的資料被稱為命中,當快取中沒有cpu所需的資料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記憶體。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二級快取的cpu中,讀取一級快取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一級快取中找到的有用資料佔資料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二級快取中讀取。

由於不能準確**將要執行的資料,讀取二級快取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從二級快取讀到有用的資料佔總資料的16%)。那麼還有的資料就不得不從記憶體呼叫,但這已經是乙個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較高階的cpu中,還會帶有**快取,它是為讀取二級快取後未命中的資料設計的—種快取,在擁有**快取的cpu中,只有約5%的資料需要從記憶體中呼叫,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為了保證cpu訪問時有較高的命中率,快取中的內容應該按一定的演算法替換。一種較常用的演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它是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最少被訪問過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為每行設定乙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計數器清零,其他各行計數器加1。

當需要替換時淘汰行計數器計數值最大的資料行出局。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把一些頻繁呼叫後再不需要的資料淘汰出快取,提高快取的利用率。

cpu產品中,一級快取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間,二級快取的容量則分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級快取容量各產品之間相差不大,而二級快取容量則是提高cpu效能的關鍵。二級快取容量的提公升是由cpu製造工藝所決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導致cpu內部電晶體數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積上整合更大的快取,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就越高

2樓:任耘劇湛芳

呵呵一樓的好無禮~

cpu的速度合適就好,你執行程式不卡就夠用了,作為筆記本你的cpu還可以了~

至於經常瞬間達到100%又突然降下來這種情況很正常,樓主不要擔心。

3樓:匿名使用者

要綜合看的,要看匯流排事多少,二級快取事多少,主頻多少。

比如賽揚3.0和酷睿1.8,雖然主頻上酷睿小,但是使用起來酷睿要好的多。

4樓:府思拱清卓

你知道木桶效應嗎看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包括硬碟的速度要相互匹配的。有一項效能低了都會影響電腦的速度。就像乙個木桶,只要有一塊木板低了,這只水桶就裝不滿水。

cpu是不是越大越好啊

5樓:匿名使用者

並沒有這個說法,cpu的大小和效能並沒有直接關係。

影響cpu效能的主要引數有:

核心數量:一般情況下核心數量越多越好;

主頻:一般情況下主頻越高越好;

睿頻,當電腦處理資料較少時,cpu主頻會自動降低,處理資料很多時,cpu主頻會自動上公升,core i5和i7支援睿頻功能,amd部分處理器也支援睿頻功能;

製作工藝:製作工藝很大程度上影響cpu效能,先進的製作工藝即使核心數,主頻比舊的製作工藝低,但效能依然比舊的工藝強悍,比如 奔騰《酷睿匯流排介面型別:

不同的介面型別,資料交換和傳輸速度不同,所以cpu運算速度也不同;

快取數:快取級數越多越好。

cpu是不是越大越好啊

並沒有這個說法,cpu的大小和效能並沒有直接關係。影響cpu效能的主要引數有 核心數量 一般情況下核心數量越多越好 主頻 一般情況下主頻越高越好 睿頻,當電腦處理資料較少時,cpu主頻會自動降低,處理資料很多時,cpu主頻會自動上升,core i5和i7支援睿頻功能,amd部分處理器也支援睿頻功能 ...

手機cpu越大越好嗎,手機cpu load越大越好嗎

幹依秋厚躍 cpu就是處理器,說通俗點就是手機的大腦,並非越大越好,主要看你幹什麼。平常只上上網 打打 玩少量遊戲的雙核足已,沒必要盲目追求四核什麼的。 取名太痛苦 不一定,主要看cpu 的頻率 製程是否先進 架構 核心數 是的,但像聯發科這樣一核工作九核圍觀不怎麼好 手機cpu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被購...

cpu散熱器風量越大散熱越好嗎,CPU散熱器風量越大散熱越好嗎?

風扇當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來說,應當選擇大口徑低轉速的風扇,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買的時候,最好買cpu散片,再配一個好的風扇,一般 十塊錢就不錯了。全銅是個好選擇,一般風扇都是側置,風扇自重不會壓壞cpu的。安靜酷冷才是好的選擇。 很多方面因數的,風扇的轉速雖然重要,但是如果風扇的頁片不夠大或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