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泉
近日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中,體現「稅收法定」的條款與去年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二審稿相比,刪去了「納稅人、徵稅物件、計稅依據、稅率」。這一變化引發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相關內容是否應該被刪減引發的「稅率之爭」,凸顯了「中國式立法民主」,從乙個側面反映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氛圍。
法無授權不可為。**徵稅,必須得到法律授權。立法法修正案三審稿中,專門提及「稅收法定」胡鎮原則,這既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的相關要求,也是對我國稅收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而「稅率」等相關表述在草案攔孫中被刪除引發的爭論,充分體現了代表委員和公眾對於「稅收法定」原則真正在法律中落實的期待,也體現了「中國式立法民主」在推動高質量立法程序中,正發揮著更多作用。
梳理此次「稅率之爭」的由來,不難發現,支援刪減者與反對者各有其理由。支持者認為,稅種本身就包括納稅人、徵稅物件、計稅依據和稅率等方面,進行刪減並無不可;而反對者認為,如果「稅率」等內容不寫進法律條款,容易造成立法概念含混不清、立法效果和社會效果容易打折,進而導致稅收在日後執行層面依然「任性」。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中「稅率」二字之所以成為百姓關心、擔心的焦點,是因為它直接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妥善對待此次「稅率之爭」,意義不言而喻。
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民意不能缺席。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稅率」這兩個字成為立法爭議焦點,不僅為普法創造了條件,還為藉助「中國式民主」平臺推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供了契機。
立法是乙個複雜的過程,法律如何規定才能既符合人民群眾願望,又能在實踐中更好地體現法治原則,是對「中國式立法民主」切實發揮實效的考驗。廣納民意民智,在審議法律條文時「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務求精準,是確保法律權威、準確與科學的必然要求。
此次「稅率之爭」,刪減或者保留的本意,都在於讓法律更好地發揮作用。如何確保法律規定能夠精準覆蓋,消除可能存在的「模糊地帶」,其實是比**「刪減或保留」孰是孰非更為重要的命題。在立法博弈中探尋共識,讓「稅收法定」原則不打折扣,方能堅定百姓對於法治的信心,方能更好地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楊維漢 梁簡做鏈建強)
2樓:網友
稅率是稅收的重要要素,如果稅率不由法律規定,『稅收法定』原則將大租謹鎮打折扣。「如何徵稅,關乎每乙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在嚴格的民主程式下做出決定,因此包括『稅率』要素在內的『稅種』應通過立法確定。」
從發現「稅率法定」被刪除,到恢復「稅率法定」,用了不到96個弊粗小時。「這96個小時,是全國人大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動體現。」要做到稅收法定,就必須明確稅率法定。
稅率法定對於中國的法治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基本要素法定是其核心內容,這種新內涵的確立晌敬實現了在稅收方面中國法律對**的制約,人民對**的制約,人民民主權利的行使以及人民民主權利的保障等法治價值,是稅法發展的里程碑,需要大家從法學價值層面加以認識。
稅收法定原則
3樓:上海法和
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由立法者決定全部稅收問題的稅法基本原則。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由立法者決定全部稅收問題的稅法基本原則即如果沒有相應法律作前提,**則不能徵稅,公民也沒有納稅的義務。稅收主體必須依且僅依法律的規定徵稅;納稅主體必須依且僅依法律的規定納稅,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條。稅收的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規定的,依照***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徵、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決定。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稅收法定原則
4樓:清湯芥麥面
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由立法者決定全部稅收問題的稅法基本原則,即如果沒有相應法律作前提,**則不能徵稅,公民也沒有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範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稅收是國家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藉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徵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係。
稅收特徵有以下幾點:
1、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藉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佈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徵收;
2、無償性。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徵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
3、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準徵收的,即納稅人、課稅物件、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乙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
收稅物件有以下幾點:
1、流轉稅。流轉稅是以商品生產流轉額和非生產流轉額為課稅物件徵收的一類稅。流轉稅是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稅種;
2、所得稅。所得稅亦稱收益稅,是指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物件的一類稅;
3、財產稅。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物件的一類稅;
4、行為稅。行為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物件的一類稅;
5、資源稅。資源稅是指對在境內從事資源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現行稅制中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都屬於資源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
稅收法定原則的原則內涵,稅收法定原則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栶揦磣 在以上分析了稅收法定主義的歷史發展及內涵以後,還應當分析乙個與稅收法定主義密切相關的概念 嚴格規則主義。所謂嚴格規則主義,是指由立法者嚴格而詳細的規定一切應當由法律解決的問題,而排除司法中自由裁量的觀念。因此,它要求立法者應當將由法律調整的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最細化,使每乙個問題都有相應的法...
稅收法定原則在稅法中如何體現,什麼是稅收法定原則
1 稅種法定。這就是說,稅種必須由法律予以規定 一個稅種必定相對應於一稅種法律 非經稅種法律規定,徵稅主體沒有徵稅權力,納稅主體不負繳納義務。這是發生稅收關係的法律前提,是稅收法定原則的首要內容。2 稅收要素法定。這指的是稅收要素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所謂稅收要素,具體包括徵稅主體 納稅主體 徵稅物件...
稅收的原則包括哪些內容,稅收法定原則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現代稅收原則 一 財政原則 二 經濟原則 含義 稅制的建立應有利於保護國民經濟,避免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應促進國民經濟持續 均衡發展。稅收效率原則是要求徵稅要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機制的有效執行,提高稅務行政的管理效率。含義 稅制的建立應有利於保護國民經濟,避免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應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