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人生是怎樣走過來的 謝謝

時間 2025-05-06 08:05:13

李白的人生經歷概括

1樓:聊娛樂的吃瓜群眾

李白的人生經歷概括如下:

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具有「詩仙」之稱,廣為熟知的「青蓮居士」也是檔差指他。他在中國四處遊歷,廣泛結交友人,希望得到引薦從而步入仕途,最終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他最終卻不屑於皇權富貴,離開了京城。

後來他由於安史之亂受到了牽連被流放,悔蠢衡最終病逝。

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人物生平。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於綿州昌隆縣青蓮鄉(碧做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李白先世曾遷居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後其父逃歸於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鄉,李白即出生於此。

祖籍為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奮讀書始於是年。《上安州裴長史書》雲:「五歲誦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學識字課本,長史,州之次官。

李白人生經歷要短的

2樓:夢的淚雨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秦安縣隴城),701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他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但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卻在漫遊中度過,遊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

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並寓居山東任城。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756年)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 ,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3樓:西又未眠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

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 江油市)。

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

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

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

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西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

4樓:網友

李白,701年生,762年死夠短吧。

李白的人生經歷(詳細)。

5樓:阿沾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中國詩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唐詩的巔峰存在。李白的為人豪放不羈,喜歡喝酒作詩,尤其是喝完酒之後經常詩興大發,將自己的豪情訴諸筆下。

李白出生於701年,具體出生地點已經很難考證了,現在也有不少地方在爭李白故鄉這個名頭,而且他的出身也相當離奇,家世、祖上都沒有什麼記載,有的說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李白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在15歲的時候就能做詩賦。

在24歲的時候李白離開了故鄉來到了蜀地,在蜀地遊覽了一番之後出蜀,在27歲的時候經過好友孟浩然的介紹成為了前宰相的孫女許氏的丈夫,從此在安陸定居。

李白一直想要進入官場,曾多次上書想要求見當地的長史但是因為遭到別人的誹謗都沒有成功,後來30歲的時候遊於長安,輾轉於王公貴族之間都沒有收穫,失意潦倒的李白最後選擇了回到安陸家中,隱居生活。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藉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徵。

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

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藉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乙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他的誇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誇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

6樓:咪浠w眯兮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遊之地。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遊乎?

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

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

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

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並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生是怎樣的,積極的人生是怎樣的?

人生就像是這樣的你最幸福時你卻流淚了,遇見厄運時你卻笑了。幸福的事情在人生中少之又少所以我們流淚了這淚是幸福的淚水。厄運常常無聲無息的伴隨在我們身邊,此時的笑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倔強,一種無法催垮的倔強。人生是無聊的,也是坎坷的。我們人類的生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等我們慢慢去經歷。老有人問這個問題,...

怎樣的人生是精彩的?

人生無悔,是最高境界。在乎的人開心快樂,生活無憂無慮,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助在乎的人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呵呵 充實的 不後悔的 就是精彩的!做什麼事都無愧於心,工作生活上面都有理由條!街上看到乙個人,走過去,打死他,然後公安叔叔就會把你關進看守所,通過檢查院和法院的一系列程式告你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你是怎樣看待人生的,你的人生是怎樣的

我眼裡的人生並不如意,但也快樂。不如意的是從一開始我的婚姻就沒有愛,為了孩子的成長而盡力維繫乙個家,無怨無悔無求。快樂的是靠自己努力進取,有了乙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有乙個理解我 關心我聰明的孩子。越是艱難就越有味道,不要放棄,坎坷中總會有樂趣。我做每件事情都會不容易,但我會去爭,不要認輸。調節好知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