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次分配製度?三次分配指的是什麼

時間 2025-04-30 07:25:09

1樓:鶴崗人在江陰

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

這個概念是20世紀90年代由著名經裂鄭侍濟學家厲以寧。

先生提出的。他認為,通過向市場提供生產要素。

所取得的收入稱為第一次分配。**再把人們從市場取得的收入,用稅收政策或扶貧政策進行再分配,就是第二次分配。而第三次分配是指人們完全出於自願的、相互之間的捐贈和轉移收入,比如對公益事業的捐獻,這既不屬於市場的分配,也不屬於**的分配,而是出於道德力量的分配。

隨後,這一概念被學界逐步接受,相關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並最終被***的檔案所採用[5]。

**精神。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肆吵共產黨第十九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鉅,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

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3]

2021年8月17日,**財經委員會。

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

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叢敏轉移支付。

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4]

截至2021年8月,中國中等收入人口為4億,到2035年有望達到8億。巨大的市場,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對於乙個國家而言,中等收入群體在整個收入結構中佔主體,也就是事實上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由於群體間差距小、利益趨同,需要做的調高和託底的工作少,社會矛盾較小,有利於社會穩定。

2樓:琛琛是寶寶

就是自願捐贈制度。

其實歷史上早就有類似的制度了。比如我差困自古就有的捐納制度(比如「捐生」「捐官」),西方也有手慶派爵位買賣之類的都屬於三次分配。

只不過這些制度或多或少都有點缺陷。我國的捐納制度敗壞了吏治,西方的爵位買畢賀賣則強調了社會等級差距,都有著破壞社會穩定,加劇階級矛盾的弊病。

3樓:我有一盆仙人球

指初次分配、兄滑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產要素對國民收入貢獻的大小進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把國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來通過稅收和社會保險系統進行重新分配,羨迅臘主要由**調控機制起作用。

第三次分配是指動員社會力量,建立社會救助、民間捐贈、慈善事業昌數、志願者行動等多種形式的制度和機制,是社會互助對於**調控的補充。

4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三次分配機制是一種社會分配機制,主要有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分配製度即勞動產品在社會主體中如何分割、配給制度的總稱。有按勞分配、按資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可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分配製度背景:

1)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決定分配結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決定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同時並存的分配結構。

2)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也決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樣化。由於實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經營等實現形式,必然產生按勞分配以外的各種分配收入。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各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管理)都要有相應的市場評價,這些生產要素的所有者都應得到相應的收入。此外,市場經濟中還需要有風險收入、以及通過社會保障獲得的收入等等。

以上內容參考:

5樓:管優優

法律分析:三次分配製度是指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的分配。

再分配是由**按判汪迅照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這一收一支所進行的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動下,通過個陵孫人自願捐贈而進行的分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掘此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6樓: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按槐模肢照各生產要素對國民收入貢獻的大小進行分配,主要市場機制形成;在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礎上,把碼旦國民收入中得一部分拿出來通過稅收和社會保險系統進行重新分配,主要由鉛世**調控機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動員社會力量,建立社會救助、民間捐贈、慈善事業等多種形式的制度和機制,是社會互助對於**調控的補充。

三次分配指的是什麼

7樓:惠企百科

三次分配是指以慈善公益方式(比如: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方式)對社會資雀枯物源和社會財富進行分配(注意:必須要在高收入人群在自願基礎上)。

第三次分配。

屬於對初次分配。

和再分配的補充,通過三次分配可以縮小社會差距,從而實現更合理的收入分配,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頃液注意:三次分配需要兩大體系:激勵體系和保障體系。

三次分配機制。

是一種社會分配機制,主要有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產要素。

對國民收入貢獻的大小進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敗困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把國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來通過稅收和社會保險。

系統進行重新分配,主要由**調控機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動員社會力量,建立社會救助、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願者行動等多種形式的制度和機制,是社會互助對於**調控的補充。初次分配,即初次收入分配。

在社會分配中,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貢獻分配。該貢獻包括對創造利潤有益的各種因素,如資金、技術、管理、生產資料。

勞動力、資訊、市場、營銷等。

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是什麼?實行這一分配製度的客觀必然性是什麼

按勞分配的客觀必然性 一個社會採取什麼樣的分配方式,是由該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制度,特別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社會個人消費品分配採取按勞分配原則,是由下列經濟條件決定的。首先,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按勞分配的前提。生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這...

港股申購分配製度是怎樣的?有了解的人來說說嗎?

港股新股發行主要涉及四個主體,分別是 發行人 擬上市公司 投資銀行 保薦人 機構投資者 國際配售部分 公開發售部分 其中,發行人和投資銀行是賣 的,機構投資者和 是買 的。港股的新股發售 公開發售 國際配售。香港新股發售分為公開發售和國際配售兩個部分,公開發售針對 國際配售面向大資金方。一般情況來說...

對於分配製度的改革,你有什麼對策

近期,有關部門為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總體看,財政 企業 居民三者之間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有必要借鑑國際經驗,通過一攬子措施,徹底扭轉居民收入增長滯後和差距擴大的局面。一是在初次分配領域,應加強對不同地區和行業工資水平的指導,同時充分發揮工會等部門的作用,增強企業職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