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由來,四川名稱的來歷

時間 2021-10-14 23:10:20

1樓:英雄多少無奈

四川盆地,又被成為紅色盆地、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紅層盆地。地表岩石主要為紫紅色砂岩和頁岩,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南方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在四川盆地的地質發展中,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

白堊紀末期,這些砂岩和頁岩形成紅色和紫紅色的砂、泥、頁岩。今天的盆地,地表為大面積的紅色、紫紅色砂岩與泥岩所覆蓋。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2樓:太空蝦

四周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 [4] 無論從構造還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它從震旦紀以來就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大型拗陷區。

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但範圍要比今日的四川大得多,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成山,中間相對下陷,輪廓基本形成,盆地內部地層也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東部出現一組北東向的褶皺,稱盆東褶皺帶;中部形成穹窿構造,稱盆中穹窿帶;西部表現成為盆地沉陷帶,為今天盆地的三個地貌區奠定了基礎。

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對下陷, 成都一帶下陷更深。同時,長江切穿巫山,滾滾東流,完成了統一的長江水系,使內流盆地轉變為外流盆地。四川盆地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地底部兩大部分,其面積分別約為10萬多和16萬多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26萬多平方千米。四川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地表形態的不同,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

方誌四川傳統文化四川盆地為何被稱為“天府之國?

四川名稱的來歷

3樓:合夥人金林

來歷:北宋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合併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

2023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擴充套件資料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參考資料

4樓:金果

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擴充套件資料:

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所以,四川地區古稱“蜀”。

大約在夏商時期,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間蜀國的都城遷至郫邑(今郫縣),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

大約相當於春秋早期,杜宇氏禪位於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雙流),開明九世遷都至成都。

公元前316年,戰國時期,秦國兼併了蜀國,設立了蜀郡。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全56個民族。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

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裡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

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

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5樓:為誰為誰為

宋朝時,四川地區主要是劃分為四個區域,即以成都為中心的益州路,以三臺為中心的梓州路,以廣元為中心的利州路,以奉節為中心的夔州路。合稱“川陝四路”,簡稱“四川路”。

那時的川陝四路包含了現在的重慶地區,不包含現在的甘孜、阿壩、涼山和攀枝花。範圍主要在四川盆地。元朝時建立行省,川陝四路合併為一個省,並取名四川行省。

四川省由此正名。後來西康地區金沙江以東劃歸四川時,廢西康稱號,併入四川。重慶直轄後,四川本土保留原名不變。

6樓:凮起雲湧

四川名字的由來:

北宋鹹平四年,將地處今天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

在北宋期間設立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7樓:霓脦那些

地名由來

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另一說是四川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四條大江,古稱江為川,由此得名四川。

8樓:溫讀

對於四川這個地方,目前人們有諸多誤解。其中,對於四川名字的誤解尤為甚,四川名稱的由來多是望文生義惹得禍。大體看來有兩種誤解。

第一種,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的四條河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認為四川的叫法正是源於這四條河流。第二種,是更直白的望文生義,認為四川的“川”是取自四川境內幾個帶“川”的地名。

比如四川境內的北川、汶川、青川、沐川等地名,仔細一揣摩,這種說法的破綻很明顯。四川境內名字帶“川”的地名,何止以上四個地方呢?金川、通川等地也是名字帶川的。

那麼,為什麼四川會稱為四川呢?而不是什麼五川六川,其實說到四川名字的由來,還得從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其中,唐朝的“道州縣”**行政區劃制度,就與四川的名稱由來直接相關。

雖然隨著唐末藩鎮割據的形成,“道”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而被權力逐漸膨脹的節度使所代替。但是“道”這個行政區劃,直接影響到了唐朝以後的宋王朝。唐朝初設的“道”的延伸,則是宋朝的“路”。

李世民繼位之後,一改延續千百年的秦漢“州郡制”,改用“道州縣”制度。而四川所在的魏晉時期的益州,則被改為了“劍南道”。唐玄宗繼位後,在公元735年,將原先的劍南道一分為二,分別設定“劍南西川節度使”和“劍南東川節度使”。

這可以看做四川歷史上“川”字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時間再往後,到了趙匡胤建立宋朝,北宋王朝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掌控,先後滅掉後蜀政權,然後,將原先唐朝設定的名目繁多的州縣名稱大規模刪減,統一劃分為“西川路”。之後再設定“陝西路”,在之後,西川路和陝西路合二為一,並稱“川陝路”。

宋真宗即位後,將原先的“川陝路”再次一分為四,便是今天四川名稱的由來,分別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並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川陝四路。有時候也會簡稱為“四川路”,這便是四川名稱的由來。

元朝建朝以後,在**設定中書省,在各地設定行中書省,四川此地便是設定的“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為“四川省”,自此,有了四川省這個叫法。

9樓:三國之長空

一、回答:

1、名的由來:《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

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

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

2、字的由來: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當然亦有一說是出生後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不過三國亂世,思想反動,冠而取字並不是一定遵循,曹衝、孫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

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其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名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名與字是有關係、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絡,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名字的歷史沿革: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

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

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 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

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複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2、姓名基本簡介: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資訊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

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四川盆地為何不下大雪,四川盆地為什麼很少下大雪?

執筆寫史 在四川盆地,全年的無霜期長達280到350天,然而與四川盆地處於同一緯度上的武漢,則會在冬天的時候霜雪不斷。在盆地生活過的朋友們想必都只知道,冬天的時候盆地裡的寒氣甚至不遜色於北方的寒風,給人一種 冷入骨髓 的感覺。然而四川盆地是個例外,它在冬季的氣溫會比同緯度的上海和安徽等地高出1 4 ...

四川盆地平均海拔是多少,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海拔分別是多少?

四川盆地周圍山地海拔多在1000公尺 3000公尺之間,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公尺 750公尺。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又稱信封盆地 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公尺,由青藏高原 大巴山 巫山 大婁山 雲貴高原環繞而成。四川盆地海拔最低點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境內。四川盆地和青...

四川省的平均海拔是多少,四川盆地平均海拔是多少

春志學陳卓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地處長江上游,介於東經92 21 108 12 和北緯26 03 34 19 之間,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00多公里。東連重慶,南鄰滇 黔,西接 北界青 甘 陝三省。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次於新疆 內蒙和青海,居全國第五位。全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