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會面的概括,「完璧歸趙」 「澠池會面」 「負荊請罪」你別寫了什麼主要內容?

時間 2021-10-14 20:17:45

1樓:冬熱夏寒

澠池之會,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該事件發生於西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趙惠文王20年 )。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西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國  ,為免除後顧之憂,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咸陽為趙王祝壽,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希望能幫助到你

2樓:民生為本

藺相如陪趙惠文王與秦昭王會於澠池,以自己的智慧型和勇氣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3樓:帥宜

秦王擊鼓使秦國落後。

4樓: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

到了澠池,見到秦王,雙方行過禮,便在筵席上敘談,酒到中巡,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你喜歡鼓瑟,我這裡有瑟,就請你奏一支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一曲。

這時,秦國的御史走了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鼓瑟。

藺相如見此不悅,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擊缶(瓦盆),我這裡有個缶,請你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秦王聽了勃然大怒,不肯答應。

藺相如又端起缶走過去,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肯敲。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

」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秦王的侍衛看到秦王受到脅迫,慌忙拔出刀來,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雙眼,大喝一聲,嚇得侍衛連連後退,秦王心裡很不高興,也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回頭叫來趙國的御史,也把這件事情記下來:

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秦國的大臣們見秦王沒有佔便宜,就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示弱,說:「請秦王拿咸陽(秦國都城,今陝西咸陽縣東)為趙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結束,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機智勇敢地同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不屈不撓的鬥爭,挫敗了秦國的圖謀。秦國也知道廉頗率領大軍駐紮在邊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處,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趙國君臣回國。以後,秦、趙間暫時停止了戰爭。

5樓:匿名使用者

秦王派使者通告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議道:

「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王於是前往赴會,相如隨行。

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見禮儀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 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的妄想。

」趙王同意這個意見,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

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寡人私下裡聽說趙王愛好**,請您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

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

「趙王私下裡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娛樂。

」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相如向前遞上瓦缶,並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

「在這五步之內,我藺相如要把脖頸裡的血濺在大王身上了!」侍從們想要殺相如,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侍從們都嚇得倒退。

當時秦王不大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頭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缶。

」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

「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

」秦王直到酒宴結束,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趙國原來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有什麼舉動。

6樓:匿名使用者

秦王派使臣告訴趙王,打算與趙王和好,在西河外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說:

「大王不去,顯得趙國既軟弱又怯懦。」趙王於是動身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跟趙王辭別時說:

「大王這次出行,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直到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沒有回來,就請允許我立太子為王,以便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念頭。」趙王同意廉頗的建議,就和秦王在澠池會見。

秦王喝酒喝得高興時說:「我私下聽說趙王喜好**,請趙王彈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

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盟飲酒,命令趙王彈瑟。」藺相如走向前去說:

「趙王私下聽說秦王善於演奏秦地的樂曲,請允許我獻盆缶給秦王,(請秦王敲一敲),藉此互相娛樂吧!」秦王發怒,不肯敲缶。在這時藺相如走上前去獻上乙個瓦缶,趁勢跪下請求秦王敲擊。

秦王不肯敲擊瓦缶。藺相如說:「(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離內,我能夠把自己頸項裡的血濺在大王身上!

」秦王身邊的侍從要用刀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眼睛呵斥他們,他們都被嚇退了。於是秦王很不高興,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缶。藺相如回頭召喚趙國史官寫道: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眾大臣說:「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

」藺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都城咸陽送給趙王祝壽。」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未能佔趙國的上風。趙國又大量陳兵邊境以防備秦國入侵,秦軍也不敢輕舉妄動。澠池會結束後,回到趙國,因為藺相如功勞大,趙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完璧歸趙」 「澠池會面」 「負荊請罪」你別寫了什麼主要內容?

7樓:趙叔叔哈

完璧歸趙,主要寫了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藺相如完璧歸趙,發生於戰國時期的華夏族歷史故事。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負荊請罪主要寫了: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

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澠池會面蛀牙寫了: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西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國 [2]  ,為免除後顧之憂,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咸陽為趙王祝壽,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8樓:汗問佛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有功,被封為上大夫不久,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公升為上卿,且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說:

「我要是見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為此很得意。

可是商相如卻說:「我**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

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只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裡,廉頗十分感動,便光著上身,揹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

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乙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巨集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這個故事也稱之為「將相和」。後人利用這個故事,對主動向認錯、道歉,自情嚴厲責罰的人,就稱其為「負荊情罪」。

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

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

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讚,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麼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

9樓:水令日

完璧歸趙:藺相如帶著寶玉去秦國換城池,去了以後發現秦王沒有誠意,便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鬥智鬥勇,終於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

澠池會面:秦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通過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澠池之會的起因是( ),事情的經過是( ),事情的結果是( )。

10樓:月似當時

澠池之會的起因是( 為了不示弱,決定赴會),事情的經過是(藺相如以死逼秦王擊缶),事情的結果是( 秦王丟失顏面,藺相如得到嘉賞)。

秦國大軍正欲向南攻打楚國,為安定東方的局勢,在秦昭王二十八年(西元前279年),與趙惠王相約在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相會修好。史稱「澠池之會」。

澠池之會後,相如以功授官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以致於有後來的負荊請罪。澠池之會後,秦國、趙國間暫時停止了戰爭。趙軍立即出兵齊國,攻下高唐等地。

擴充套件資料

澠池之會背景: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趙惠文王十七年,秦藉口趙不跟它聯合攻齊,派兵攻下趙的兩座城池。趙惠文王十八年(西元前281年),秦兵侵趙,攻下石城(約當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

趙惠文王十九年(西元前280年),秦將白起率軍攻趙,取光狼城(約當今山西高平縣西),斬殺趙國三萬人。秦在對趙進行軍事威脅的同時,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趙國屈服。

完璧歸趙有什麼啟示,完璧歸趙給人什麼啟發

我們要冷靜地對待事情,運用智慧型和敵人作鬥爭,不能盲目作決定,這樣,再強大的敵人也會被打敗 太多了 藺相如很刁,也很操蛋,而秦王太笨蛋,國家跟國家之間是不講什麼正義的,還有勇氣智慧型等等 只要有聰明才智,只要用頭腦認真辦事,這樣連最強大的敵人都會乖乖認輸 甘拜下風的.要用智慧型和頭腦辦事,這樣連最強...

完璧歸趙 澠池會見 負荊請罪的起因 經過 結果

君子陶陶 完璧歸趙 起因 西元前283年 秦昭襄王24年 趙惠文王16年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經過 藺相如帶寶玉去秦國換取城池,見秦王有詐,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

什麼叫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意思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後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給物品的主人。出自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完璧歸趙 釋義 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璧。趙王派藺相如帶著璧去換城。相如到秦國獻了璧,見秦王沒有誠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設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趙國 見於 史記 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