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任安書體現了司馬遷什麼樣的生死觀
1樓:郯望亭乾丁
司馬遷其實也經受了很多痛苦,在他受宮刑以後也非常心灰意冷,但他一直認為,完成自己的理想,為人類延續歷史,比生命更重要。所以,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為人民服務》中引用的司馬遷的生死觀是什麼?
2樓:網友
史記》;
引用的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簡單點就是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生死觀。
3樓:土豆泥餅樂園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簡單點就是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生死觀。
司馬遷被宮刑是出自哪本書的
4樓:地煞
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的「詬莫大於宮刑」。
其中有一句話:「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
司馬遷(西元前145年-西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樓:網友
出自《報任安書》。
該書是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馬遷激憤地陳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抒發痛苦,說明因為《史記》未完,他決心放下個人得失,相比「死節」之士,體現出一種進步的生死觀。
原文第四段第二句:「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託於世,列於君子之林矣。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
翻譯:志士有這五種品德,然後就可以立足於社會,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沒有什麼災禍比貪圖私利更慘的了。
沒有什麼悲哀比傷創心靈更為可悲了。沒有什麼行為比使先人受辱這件事更醜惡了,沒有什麼恥辱比遭受宮刑更嚴重了。
6樓:網友
史記!!!
報任安書》中「詬莫大於宮刑」
7樓:魚魚座de女孩
不會吧??
史記是他寫的唉。。。
8樓:壤駟鶴
史記我記得好象是他受了宮刑之後才寫的史記啊。
表現司馬遷生死觀的名言是什麼?
9樓:飛雪那亽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出自司馬遷《史記》中《報任安書》
10樓:羅哌卡因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關於司馬遷,關於司馬遷的事情
司馬遷畫像司馬遷 前145 前87年後 字子長,西漢夏陽 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思想家 文學家,著有 史記 又稱 太史公記 他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 公元前100年 共3000多年的歷史。關於司馬遷的事情 關於司馬遷的故事 文庫精選 內容...
司馬遷簡歷,司馬遷的個人簡介
百科搜尋司馬遷你就知道了。司馬遷的個人簡介 司馬遷 前145或前135 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 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思想家 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 史聖 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 原名 太史公書 史記 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
關於司馬遷的事蹟,司馬遷的人物事蹟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906263027 1 誠實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乙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覆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軼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