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善長的九字方針入手,漫談朱元璋是如何建立大明王朝的呢?

時間 2025-05-06 16:30:07

1樓:等風來

朱元璋在抗元階段,得到了九字真言,這九個字對他的幫助很大。甚至可以說是朱元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歷史上也非常的有名,這就九個字是:高築牆、廣積糧和緩稱王。

那麼朱元璋是如何得到這九個字的呢?他得到了這九個字又是如何做的呢?

這九個字伴隨了朱元璋從抗元階段到建立明朝,所以這九個字對朱元璋的影響很大。其實這九個字的意義很豐富,除了現實實際操作層面的,還有精神層面的。那麼面對緩稱王的建議,沒有受過教育的朱元璋能夠做到不張揚嗎?

一、得到九字真言。

這九個字讓朱元璋倍感受用,雖然這九個字很切中要害,道理也十分深刻,但是朱元璋得到這九個字的過程卻非常簡單。不是朱元璋主動求見高人,而是高人主動見朱元璋。

那麼這個高人是誰?他為何主動向朱元璋提建議呢?

這個高人名叫朱公升,他原本是貴池的乙個管教育的官。

元朝末年,各地戰亂,貴池也是如此,社會動盪,使得學校根本開不了學,朱公升作為教育者改伍自然無用武之地,所以朱公升回到了老家徽州。

當時朱公升已經六十歲了,即使在徽州,也是乙個影響很大的儒者。當朱元璋到了徽州的時候,朱公升就主動見朱元璋。

朱公升之所以不請自來,其實原因很簡單,在當時抗元的三股勢力當中,朱元璋的名聲最好,所以很多高能人士都投奔到了朱元璋帳下,朱公升也不例核輪或外。

朱元璋見到地方上的名儒主動見自己,很是高興,就趁機詢問如何取得天下。朱公升毫不吝嗇地說出了九個字。朱公升的這九個字意思非常明顯,也很切中要害,朱元璋聽後很是受用,並且一直遵循了朱公升的建桐敬議。

明史》記載: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二、九字真言的意義。

所謂的高築牆,其實就是告訴朱元璋要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朱元璋是農民起義,通常是一夥人打到哪算哪,一旦這夥人離開了曾經佔領的城池,就有可能失去這個城池。朱公升給的意見非常中肯並且實用,建議朱元璋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那麼任何佔領都是有用的。

2樓:培培美好心願

建立根據地以及積攢糧食,非常適用於戰爭時期,因朱氏大營有規範性和紀律性。導致實力大漲。

3樓:bat誰主沉浮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最關鍵的一步是打敗陳友諒。而在這之前緩稱王,高築牆,廣積糧幫助他成就帝業。

4樓:騎馬逛大街

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李善長提出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樣有利慶襪物避好信開了各方的矛頭指向。成功的將禍水東引。使得朱元璋逐步向強大。最終推譽液翻元朝的統治建立明朝。

李善長向朱元璋建議的「九字方針」是什麼?

5樓:存天韻

九字方針是朱公升提出來的,不關李善長的事。

李善長明明是明朝「第一功臣」,還幫助朱元璋整治**,為何朱元璋會討厭李善長?

6樓:葸茖

李善長的性子太直,容易得罪人,說話不經思考,所以朱元璋不喜歡他。

7樓:求你可拉倒吧

因為李善長他在後期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對朱元璋也是不太尊敬,再加上朱元璋本來就是多疑之人。

8樓:網友

主要是李善長晚年比較的囂張跋扈起來,不把朱元璋的指令放在眼裡了。

9樓:魚丸粥麼

因為李善長在晚年時愈加嬌縱跋扈,私自向湯和借兵擴建宅邸,還給獲罪的親人求情。

明朝武將李善長後代李善長兒子怎麼樣

地煞 兒子 李祺,娶明太祖長女臨安公主,後因李善長被誅而流放。兒子 李芳,官至中衛指揮。兒子 李茂,官至旗手衛鎮撫。李善長 1314年 1390年 字百室,濠州定遠 今安徽定遠縣 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

長善救失的原則,長善救失的長善指什麼

長善救失原則又稱作 發揚優點 克服缺點 的原則。即在德有工作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這裡的積極因素指學生的優點 長處和先進的因素。消極因素指學生的缺點 短處和落後的因素。德育要充分運用矛盾轉化的原理,幫助學生自覺發揚積極因素去...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長呢

無論是太子朱標,還是後來太孫朱允炆,都性格偏軟,朱元璋不放心自己死後,還留有一幫戰功赫赫的功臣當朝,因此他要想方設法把那些舊臣殺掉,以為朱家江山永固鋪平道路,而李善長才能出眾,堪比漢代蕭何,當然不能留著了。因為當年李善長的存在對於李元璋來說是乙個非常大的威脅,而且在他活著的時候已經聚集起來了很大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