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對長平之戰的記載,長平之戰文獻中是如何記載的

時間 2023-02-13 16:15:04

1樓:蘭台史館

長平之戰---選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韓)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

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

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

」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

「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

「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四月,齕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

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問,曰:

「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

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於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

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

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

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趙人大震。

2樓:我若為王永久

讀孫皓暉先生【大秦帝國】第三部可窺探長平之戰的前前後後。節錄下文以管中窺豹:趙括之難,在於選定乙個確定的進攻方位。

斥候反覆密探,證實秦軍主力集結在老馬嶺營壘與丹水南三陘營壘,西部沁水營壘不是重兵;秦軍丹水營壘已經北進三十里,與另兩道營壘隱隱然形成了三面照應,似乎只給趙軍留下了上黨東部的迴旋地帶。從大勢看,趙軍在長平關外與丹水兩岸已經集結了五十餘萬大軍,背後又有十多萬大軍防守百里石長城營壘,大軍退路以及與邯鄲糧道的暢通是完全可靠的。說起來,趙括也不是全部放棄了防守,而是在確保背後營壘的前提下,集中南路大軍攻秦,態勢上是進可攻退可守,不失為完善方略。

更重要的是,秦軍總兵力也是五十餘萬,與趙軍大體相等。趙括精熟兵法經典,回憶一番,誰也沒有對軍力對等之時的戰法有過論述,能記起的只有《孫子》一句「敵則能戰之」。而《孫子》此句,說得恰恰便是兵力對等時要設法戰而勝之!

也就是說,對等之時最能體現「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根本就沒有拘泥一道之戰法,唯有一點是明白無誤的,這便是戰勝敵方!趙軍之長原是輕銳猛攻,若充分施展大舉進攻,便有極大優勢。《孫子》又雲: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據此論斷:秦軍兵力既不能包圍趙軍,也不能進攻趙軍,更不能分割趙軍;但要決戰,便只有三種情形,或對峙互守,或相互進攻,或一方主動進攻;時至今日,兩軍對峙已經三年,秦軍依然沒有進攻態勢,剩下的便只有趙軍猛攻了,否則便是永遠地在上黨對耗下去。

趙括對秦軍戰略意圖的判斷正在於此:名將不在,攻取上黨沒有勝算,便長期對峙,以國力拖跨趙軍!敵之所欲,我自不為也。

秦軍要久拖,我便要速決,否則,趙國陷入泥潭便是甚事也不能做,第二次變法更是夢想了。

史記中如何記載秦趙兩軍的長平之戰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陷人重圍的趙軍援盡糧絕,《史記·白起列傳》說:「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趙括困獸猶鬥,親率銳卒出壁與秦軍搏戰,中箭身亡,趙軍大敗,40餘萬兵馬向秦軍投降。

秦軍統帥白起以防止「趙卒反覆」為由,除放掉240名年齡尚幼的戰俘外,40餘萬降卒盡被坑殺在山谷之中!

長平之戰文獻中是如何記載的

為什麼史記記載長平之戰篇幅較長?

4樓:暮靜雨

因為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只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歷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 滅戰。

史記上記載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士兵,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哪位知道真實的情況?

5樓:李唐中醫師

史記上記載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士兵,實際上是說明戰神白起打敗了趙國四十多萬大軍把極少數的未成年放逐後,俘虜全部坑殺。也就是說趙軍戰死和被俘獲並被坑殺總共四十餘萬。

6樓:匿名使用者

白起的戰神之名其實有著很大的水分,沒有去翻資料,更適合他的名字其實是死神,因為其前後坑殺的兵卒按史書記載近百萬之多。但是在他最著名的三次戰役裡面對手無論是從國家的軍事狀況,資源的準備情況,還是指揮的將領來看都是遠遜於幾的。如果換個位子,換個一流的名將來對壘,其結局如何,卻是未知。

7樓:幻影瑤光

如果史書記載無誤的話。

確實坑殺了45萬趙軍。

但我懷疑水分較大。

因為坑殺45w軍隊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而長平之戰遺址也沒有發現大量屍骨。

所以可能沒有那麼多。

但戰神武安君白起坑殺趙軍是肯定無疑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有坑殺的。

不過水分較大,應該沒有40萬~~

9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候的萬市千,所以。

10樓:摩羯仔仔

不太清楚哦!我們書上是寫坑殺40萬人,應該很假。

有沒有比史記更早的記錄長平之戰的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1全部沒有了,長平之戰是戰國末期,最先記載的便是《史記》。

戰國策是在史記之後寫成的。

怎樣評價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的戰爭評價

此戰,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 趙括則是紙上談兵,在作戰指導上,不察戰場實際情況,輕率發動進攻,又未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後方聯絡,是趙軍被全殲的主要原因。而白起能針對敵方弱點,先誘敵脫離既設工事,再分割 包圍,俟其飢疲,一舉...

滅楚之戰與長平之戰的兵力對比是什麼?

他是中了敵人的反間計了,被別人策反了,並且也是他對於自己的部下不信任,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那是因為秦國想一統天下,所以才發起了長平之戰。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能夠穩定自己的地位,而且只有通過這一場戰役才能夠看出來自己國家的強勢,所以這種情況下選擇發起了戰爭,而且也是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相關人物成語紙

長平之戰 選自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秦昭襄王 四十四年 前263 白起攻 韓 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 前262 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日 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