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平之戰的直接誘因,趙國接收上黨地區,趙國這樣做是不是錯誤

時間 2022-02-01 18:22:56

1樓:雷子說歷史

勸說趙國接受南韓給的上黨郡是沒有過錯的,可是這時的趙國並沒有真正做好戰爭的準備,或者是做出和秦國決一死戰的準備。之後更是在緊要關頭臨時換帥直接就導致了長平之戰的失敗,為之後趙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如果這個時候趙國將上黨郡納入版圖之中,無疑是乙個非常好的決定。上黨郡對於趙國來說就是一塊要衝之地,無疑給趙國本土形成了一開天然的屏障,所以接受上黨郡是乙個很好的決定。

當時秦國進攻南韓,南韓面對秦國猛烈的進攻很快的敗下陣來,於是南韓就準備將上黨郡送於趙國,希望能夠讓趙國與南韓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秦國。

面對這樣的好事情,趙國國君也是相當的開心,可是平陽君趙豹卻認為這是無事獻殷勤,沒有好事的。可是這時平陽君趙勝卻說:「平時和對方打好幾年也難以拿下一座城池,現在白撿十幾座肯定是應該答應的呀,再說了就算秦國打過來我們也不怕的。

於是趙國接收了上黨郡。

秦國對趙國的舉動自然是不喜的,於是派遣軍隊前往攻打趙國。面對秦國的進攻趙國也不怕事,於是也派遣廉頗前往,對陣秦國。可是讓趙國想不到的就是秦國彷彿是拼死一搏一般,讓趙國有些接不下來。

這一打就是兩年,有人說廉頗適合防守,不擅長打進攻戰,建議換將。於是將這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一下子就讓趙國45萬將士被白起活埋。可以說接受上黨郡是有利的,但是趙國並沒有充分的做好戰爭的準備,導致上黨郡成為了滅國的禍端。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他們這樣做是沒有錯誤的,因為按照當時的情況是完全可以

3樓:新新引力

主要是趙國還沒有做好和秦國決一死戰的準備。

4樓:

我感覺他這樣做沒有錯,畢竟都是為了利益關係。

5樓:趣侃體壇

錯不錯不知道,不過送到嘴邊的肉不吃,非常可惜。

長平之戰前,趙國該不該接受上黨地區?為什麼?

6樓:我遊戲特別

不該。因為接受上黨地區之後他要分配一部分的兵力和精力去管理上黨地區。這樣以來,面對秦國的進攻,他會比較分身乏術。

7樓:點菸用火柴

趙國應該接受上黨地區,因為趙國自改革以來兵力強盛,如果接受上黨地區可以收攏人心,從而提高趙國的戰鬥力。

8樓:晏筱

趙國接受上黨地區,實為吃了釣魚的誘餌。趙國接受上黨之後,戰略補給線變長。是後面導致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想知道如果長平之戰趙國不接受上黨,而上黨直接落入秦國手裡對趙國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9樓:承乾之道

在秦代,上黨郡範圍廣大,包括如今的河北涉縣、晉中榆社、左權、長治、晉城東部(西部的陽城沁水屬河東郡) 一帶。如果上黨郡直接落入秦國手裡,我想對趙國至少有三個劣勢:

1、在政治上,秦國贏得攻韓之戰的勝利,開拓大片土地,極大提高了秦國對外擴張的信心和士氣,同時打擊了趙國抵抗的信心,給趙國統治階層和百姓形成強大的政治壓力。

2、在軍事上,仔細看一看上黨郡的位置和地形,它處於太行山與河北平原的接壤地區,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是秦國通向趙國的要地。秦國一旦占領此地,不但邊境距離趙國的都城更加近了,而且出擊趙國時居高臨下,非常具有軍事優勢。因此上黨郡在軍事上對秦趙兩國都相當重要,而趙國占領該地則將國防線向西推進了一大步,更有戰略縱深。

3、在經濟上,秦國經營好上黨郡及其周邊地區,可以為國家增加稅賦,為軍隊提供後勤供給,大大縮短了攻擊趙國的後勤補給線,減輕秦國的經濟負擔。

可以說上黨郡對秦趙兩國都相當重要,誰佔據了該地,誰就有了先機。

如果李牧代替趙括作為長平之戰的主帥,趙國會取勝嗎?

我覺得不會,戰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如果你的士兵素質不強,換再好的主帥都沒用,即使換成李牧也不會勝利。應該還是不會的,畢竟國力在這裡擺著,而且我覺得李牧也沒有白起厲害,算是兩方面都沒辦法超越,綜合評價。勝利者依舊是秦國,因為在戰爭潛力方面,秦國完勝,糧食產量,人口規模都超過趙國,加上,商鞅變法,秦國...

長平之戰趙國戰敗,為何還能抵禦匈奴30年呢?

趙國戰敗之前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而且當時李牧建在,匈奴也不是後世的鐵騎,以趙國當時的實力還能抵禦很長時間。因為這時的匈奴還不是五十年之後的那個匈奴,這時的匈奴雖然不容小覷,但還不是草原之王,只是趙國乙個糾纏了百年的鄰居,匈奴的實力甚至比不上燕國。趙國借諸侯之力奪回大片土地,基本恢復到長平之戰以前的格...

怎樣評價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的戰爭評價

此戰,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 趙括則是紙上談兵,在作戰指導上,不察戰場實際情況,輕率發動進攻,又未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後方聯絡,是趙軍被全殲的主要原因。而白起能針對敵方弱點,先誘敵脫離既設工事,再分割 包圍,俟其飢疲,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