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兩篇古代歷史上的風流人物的故事

時間 2021-05-02 16:42:26

1樓:匿名使用者

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像這麼豪邁瀟灑的氣慨,不是每個人都發得出來的。它來自一顆被百般淬鍊的靈魂。

或許,您也耳聞過他的鼎鼎大名,不錯,他就是自號「東坡居士」的大文豪--蘇軾。九百多年前,四川眉山住著一戶姓蘇的人家。也許是老天的「情有獨鍾」吧?

這小小一戶人家,竟然接連出了三位大文學家。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和東坡先生一樣,也都各有一片文學的天空。一門三傑,傳為文壇佳話。

宋仁宗嘉佑二年也就是西元一0五七年,二十二歲的蘇東坡,參加禮部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論」,震驚了主考官歐陽修。這位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面對年紀輕輕的蘇東坡,也不得不說:「吾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二十五歲那年,蘇東坡踏上了政治旅途。 在宋仁宗和宋神宗「欣賞的眼神」中,展現了另一種才華。神宗時候,宰相王安石創行新法,蘇東坡認為新法不能便民,和他意見不合,鬧得幾乎水火不容。

率性的蘇東坡懶得做無謂的爭吵,乾脆自求外放,被調任杭州通判。杭州三年,是東坡生命史上最浪漫的一頁。他深情寫著:

水光瀲豔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在美麗的西湖之畔,蘇東坡毫無保留的顯露出詩酒風流的文人性格。他不但遊山玩水,遍賞杭州美景,他更納了侍妾「朝雲」,陪伴他共赴未來的坎坷。蘇東坡忠君愛國的心志非常強烈。

只要看到對百姓不利的事情,他便在詩文當中表現出來,終於為自己撒下悲痛的種子,伏下了日後貶謫奔波的命運。杭州任滿後,又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如此折騰下來,東坡已經四十四歲。湖州到任還不到三個月,蘇東坡就因為「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下獄。

這是一場文字冤獄,史稱「烏台詩案」。原因是有人為了抹黑他,故意把蘇東坡所寫的詩句,百般扭曲,大作文章。蘇東坡被關進牢後,在身心俱受挫折當中,並沒有被擊倒。

他從挫折中磨練自己的心志,提公升自己的情感。那一身刺人的鋒芒,那一些嬉笑怒罵,容易得罪人的銳氣消失了。一種英華內斂、明淨成熟的曠達胸襟,終於慢慢形成了。

獄中百餘日,蘇東坡脫胎換骨。從此,現實的悲苦,難不倒他。從此,人生的困境,困不住他。

我們看到乙個嶄新的生命,從獄中走出來,走向不怨不悔的人生。 坎坷的際遇可以雕塑歷史巨人,蘇東坡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沒有這一樁冤獄的折磨,我們可能看不到那樣曠達的人生態度,看不到文學史上頂尖的傑作。

出獄以後,東坡被發放到黃州去擔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現在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職位雖然低微,四十五歲的東坡先生卻逆來順受,因為,他的人生觀已經超越世俗了。黃州五年,是蘇東坡人生的轉捩點。

在黃州那樣僻陋貧瘠的寂寞之鄉,蘇東坡撫平了少年的激情和傲氣。他的作品風格,也在憂患之中,有了深刻的轉變。也因為有了高曠的人生境界,蘇東坡雖窮,卻不苦。

他腳穿便鞋,頭帶方巾,和村夫野老打成一片。貶謫流放的鬱悶,留給那些想不開的人吧!蘇東坡早就打定主義,要面對現實,快樂的活下去。

因為,一切都不算是苦,只是人生的一種歷練而已。宋神宗元豐七年,蘇東坡離開了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東坡的幼兒竟不幸夭折。

在哀痛的心情下,蘇東坡上書請求暫時先到常州居住。汝州不但路途遙遠,而且路費已盡,希望可以不去,結果批准了。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了。

哲宗登基後,秉承神宗愛才的心情,對蘇東坡禮遇有加。 短短一兩年之間,蘇東坡從登州太守,拔公升翰林學士,直上禮部尚書。這是他宦海一生的高潮。

可惜好景不常。為了替百姓謀福利,蘇東坡仍不時與人發生衝突。在火爆的政治氣氛中,外調的念頭再度公升起。

五十四歲這年,朝廷批下公文,准許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擔任杭州太守。闊別十六年,蘇東坡重返杭州的心情是欣喜的。而杭州百姓對老長官的再度光臨,也表示了極大的熱情。

才剛到任,蘇東坡就為天災人禍忙得不可開交。在杭州他曾有一項重大建設,那就是在西湖築堤,世人稱為蘇堤,在防洪水利上有相當的貢獻。後來,由於皇太后(英宗皇後)的眷顧,特別召他回朝。

但是不久,就又匆匆外放穎州。東坡流放的日子,一直要到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時才結束。但是,他的人生也在這個時候走到了盡頭。

大赦的次年,東坡病逝,享年六十六歲。

2樓:匿名使用者

白哥哥阿詩歌如此豪邁,人又帥氣、老婆又多!李白風流吧?

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出無數風流人物。雖然這些風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們感人的故事

3樓:sb統啞

(1)示例:①說風流人物,傳豐功偉績。②學風流人物,作國家棟樑。

(2)示例:③誦風流人物詩文。④寫風流人物英姿。

(3)示例: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事業奮鬥終生。

(答案不唯一)

舉10個「風流人物」並寫出乙個人物的主要事蹟(200簡介)

古代名人勤學的故事 要典型人物

4樓:匿名使用者

孫康囊螢,車胤映雪,朱買臣負薪,李密掛角,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范仲淹斷齏畫粥,司馬光圓木警枕,孔子韋編三絕,宋濂借書抄錄。

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

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

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

後來,他當了乙個大官。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

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乙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乙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

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買臣負薪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家窮,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砍柴賣來維持生計。擔著柴,邊走邊讀書。

他的妻子也擔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

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 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

之後,朱買臣乙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揹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押送行李車到長安。

到皇宮上送奏摺久未回答,在公車署裡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助受皇帝寵幸,嚴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召見之後,被授予會稽太守。

朱買臣於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會稽的**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縣府**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

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乙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

李密掛角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奮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懸樑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太平御覽》卷載:「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孫敬到洛陽太學求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

時間久了,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梁上,一頭束在頭髮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髮,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繼續讀書學習。從此,每天晚上讀書時,他都用這種辦法,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刺股見於《國策·秦策一》載:「(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是東周洛陽乘軒裡(洛陽李樓鄉太平莊)人,少時便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多年。

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家產,置辦華麗行裝,去秦遊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逐步統一中國,未被採納。 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只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家中。親人見他如此落泊,都對他十分冷淡。

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

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谷關達15年之久。

宋代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范仲淹,一生大起大落,十分有成就,可他小時候生活十分清貧,父親很早就過世,母親因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廟裡去學習。他每天用兩公升小公尺煲粥,隔夜粥凝固後便劃成四塊,早晚就著醃菜各吃兩塊,苦讀成才。

司馬光小時候和哥哥弟弟們一起學習,自己覺得記憶力比較差,便想辦法克服這個弱點。每當教師講完書,哥哥弟弟們讀上一會兒,勉強背得出來,便乙個接乙個丟開書本,跑到院子裡玩。只有他不肯走,輕輕地關上門窗,集中注意力高聲朗讀,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讀得滾瓜爛熟,合上書,能夠流暢地,不錯一字地背誦,才肯休息。

司馬光從小到老,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官之後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圖書和臥具,再沒有其他珍貴的擺設。臥具很簡單:

一架木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乙個圓木枕頭。為什麼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讀書太困倦的時候,一睡就是一大覺。

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

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閱讀。

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像《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送東陽馬公升序

餘幼時即嗜(shì)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ài)。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 jiǎ )餘,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guān),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sì)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

至舍(shè),四支僵勁(jìng)不能動,媵(yìng)人持湯沃灌,以衾(qīn)擁覆,久而乃和(h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shè)生皆被(pī)綺(qǐ)繡,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燁(yè)然若神人;餘則縕(yùn)袍敝(bì)衣處(chǔ)其間,略無慕豔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餘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wèi),無凍餒(něi)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

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餘,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餘勉鄉人以學者,餘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餘者哉!

o(∩_∩)o哈哈哈~

求兩篇排比構造小標題作文,求兩篇排比構造 小標題作文600字

排比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通常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 內容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句子語氣。排比的作用 排比往往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節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多用於說理或抒情。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 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排比句讀起來...

求兩篇優秀的中考作文,求兩篇中考滿分作文 加點評,欣賞

2013江蘇蘇州中考滿分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晨風習習,瓊枝帶露,啊,又是一個大霧天。家鄉的霧沒有峨眉山的霧那樣厚 那樣秀,也沒有黃山的霧那般奇麗渺遠 變幻莫測,但我最欣賞的還是家鄉的霧。我的家鄉位於崇山峻嶺之中的會稽山麓,這裡層巒疊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這裡的霧有它獨特的魅力。家鄉的霧白得美...

兩篇歷史課網路教學反思感悟,急求一篇歷史課感受 300字 非常感謝!!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文庫資源 兩篇歷史課絡教學反思感悟絡授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以 開闢新航路 為例實一場史無前例的抗疫戰爭揪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中國人民從不會被打敗,反而更加激發了國人的家國情懷。各行各業,各司其職。教育部也積極出台了相應的方案 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