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什麼要騎青牛出函谷關,請問老子出函谷關為什麼不騎馬而騎青牛

時間 2021-05-03 22:27:20

1樓:譚銘庭

老子所乘之青牛

劉向《列仙傳》記老子出關:「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

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又雲:

「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列仙傳》)老子乘青牛出關說的影響很大。在後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鬚髮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態安詳,乘青牛而隱逸的老者。

畫師們的《老子出關圖》上那位老成持重、飄逸達觀的得道老者也多是這副形象。

可是老子乘青牛出關的說法卻不見於《史記》。《史記•老子列傳》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週久之,見週之衰,廼(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僅此而已,並無「乘青牛車」的記載。

乘青牛之說,顯然是秦漢神仙家的附會,不僅見於《列仙傳》,還見於《太平御覽》卷六六一所引《三一經》,雲:「及老子度關,喜先誡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車者,勿聽過,止以白之。

』……」老子乘青牛或青牛車出關,和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侯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史記》集解引《列仙傳》)的說法一樣,都屬附會之談。

既是神仙家的附會,當有神仙家附會的道理。牛、馬都是當時用於牽車的牲畜,神仙家為什麼要說老子乘牛車而不是乘馬車出關呢?其中不無寓意。

牛是一種性情溫和、柔順服從的動物,且有忍辱負重、堅韌不撥的特點。《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是幹、坤兩卦所體現的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漢代人以馬來比喻乾卦,以牛來比喻坤卦,他們以馬和牛的品格來表達幹健、坤順的特點。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髮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進取的儒家的特點。

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髮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所以後世附會者編造老子乘牛的神話,應該說是「用心良苦」,有其深意的。

老子為何乘青牛,而不乘黃牛、黑牛、白牛或其它什麼顏色的牛?我們還是順著神仙家的思路去解讀。這或許是古代神仙家或占星家的五星佔有關。

在太陽系中,繞日公轉的較大的行星,除地球外,尚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古人將五星分別看作是五行的精靈或五帝之子。五帝即青學、白帝、赤帝、黑帝、黃帝。

「天有五帝,五星為之使。」(《唐開元占經》卷十八引《春秋緯》)「五星者,天之五佐。」(《史記•天官書》)「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於列舍,以司無道之國。

」(《唐開元占經》卷十八引《荊州佔》)「列舍」指二十八星宿。五星還被用來分別象徵五方、五帝、五事等神靈和事物。其中,木星(亦稱歲星)是東方青帝的使者。

「青」,主春,木德,代表了東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來自東方,後世人稱「東方聖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徵東方之意。

這樣一來,「青牛」象徵著一位來自東方文明地區的文化使者,帶著他的崇尚陰柔之德的智慧型,隱向尚未開化的西方。這與後世的另一種附會「老子化胡說」倒很是是益彰。

(原載《中華文化論壇》2023年第2期)

老子騎牛圖軸——

2樓:匿名使用者

高深的我也說不上來,不過老子既然是道教的創始人,講究無為而治,應該沒那麼多的錢去買馬吧,更別提馬車了,別的東西又稍顯小氣了,張果老騎的是驢所以只能是個八仙。。。。。牛這種東西真是出家傳教的必備的走的慢,載的多,吃的少,最重要的是,坐久了不會咯屁股。所以老子選牛就沒什麼好稀奇了,老子騎得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騎他去幹了什麼。

老子當年如果騎得是別的,那《西遊記》中的就不是青牛怪了。

請問老子出函谷關為什麼不騎馬而騎青牛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因為騎青牛穩當。老子離家西去函谷關時已是八旬老人了,已不能騎馬了,牛走得慢且穩,這對於乙個八旬老人長途遠行來說是必要的;二是因為青牛能負重。老子離開家鄉時帶了不少的書籍,當然不是現在的書籍,而是竹簡,竹簡很重,體積又大,這種長途而且負重的跋涉,當然首選是青牛了。

三是青牛可以走水陸兩路。老子家鄉鹿邑距他西去的目的地秦國有千公里之遙,中間有許多條河溪,而越河過溪是青牛的長項。第四個原因就是坐著舒服。

因為青牛的背寬,黃牛的背比較窄。對於乙個長途遠行的老人來說,當然坐在比較寬的背上舒服些了。

也有人說:牛是一種性情溫和的動物,並且有忍辱負重的性格特點。《周易》上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幹、坤兩卦所代表的精神。人們以馬來比喻乾卦,以牛來比喻坤卦,正是借用牛所擁有的溫和順從,忍辱負重的特點。

馬所代表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合乎積極人世進取的儒家精神。牛所代表的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所以,老子選擇了牛而不是馬作為自己的坐騎。

現實生活中,甭說騎青牛長途跋涉,就是乘現代交通工具汽車長途旅行也夠累人的,選擇一種相對來說比較舒適的代步工具對於乙個老人的長途跋涉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所以老子選擇了騎青牛西去是非常有道理的,是正確的選擇。司馬遷《史記》說老子騎青牛西去.他的記載非常真實可信。

4樓:匿名使用者

牛,在歷史上給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趣聞佳話、成語典故。比如老子騎青牛出關的故事:道教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騎著青牛過函谷關,被守關的尹喜發現,行**禮,拜其為師。

後來老子離開函谷關入秦,遍遊秦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後隱居於扶風一帶講學,傳播道教思想,他寫的《道德經》,成為道教的經典。這個故事雖家喻戶曉,但在那個多以馬代步的時代,老子為何要騎青牛出關呢?

在渦陽縣城西s202和s307省道交會處,有一座紫銅鍛造,重15噸,高7.4公尺的銅像,它就是以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老子像作基礎而造的老子形象。在神態上,老子雙目凝視長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盤腿端坐在青牛背上,神采飄逸,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印象。

其寓意著老子是個大聖人,騎著青牛在九天之上遨遊,到處播撒智慧型的種子。眾所周知,古代交通工具都是以馬為主,而老子出關為何只騎青牛不騎馬呢?

相傳,天帝派青牛神下到凡間體察民間疾苦。青牛神得令之後,便在民間明察暗訪。一日,青牛神看見一群人在地里勞動,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挖地,有的在挑擔,他們一邊使著勁一邊哼著勞動號子:

「嗨喲,嗨喲——嗨喲,嗨喲!」就覺得他們很快樂。

又一日,青牛神來到乙個酒肆,看到一些人錦衣華服,一邊喝著酒,一邊皺緊眉頭,於是,就覺得他們最痛苦。青牛神把在民間體察到的民情上報天帝,天帝便下令凡間的人:勞動的人喝稀飯、吃青菜,喝酒的人吃大魚大肉。

後來天帝又傳令:人間的人三天吃一餐。青牛神來到凡間,不忍凡間的人挨餓,於是假傳聖旨,讓凡間的人一日吃三餐。

天帝聞之震怒,將青牛神貶下凡間為牛!後來青牛在凡間與人為善,與人類和睦相處。

老子十四五歲時,在渦陽太清宮東北的一座大山上,已到中年的青牛,妻妾成群,兒孫滿堂。但青牛此時自恃勞苦功高,對人貢獻頗多,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逐漸變得脾氣暴躁起來,見物咬物,見人吃人,連獅子、老虎都沒地方藏。不多長時間,山附近便被其糟蹋得幾乎路斷人絕。

一天,老子和乙個同學瞞過大人,一起到北山下遊玩。突然「哞」的一聲叫,從山上衝下一頭青牛,直朝他們撲來。老子看見那牛,氣得火冒三丈,心想:

早就聽說這畜牲不幹好事,擾鬧鄉鄰,傷害百姓,今天非給它點厲害看看不可。於是,他對同學大喊一聲:「走,捉住它!

」他說著就向那牛迎去。

那頭牛平日裡碰到的動物,只要是活的,都沒命地逃。今天它見兩個小孩不但不跑,反而迎著向自己跑來,就覺得事情有點不妙。但到嘴的肥肉不能不吃,它兩眼一瞪,跑得更兇了。

那牛連躥帶跳,來到近前,把頭一低,乙個猛躥,就想把老子和他同學抵死。老子二人忙把身子一蹲,那牛正從他倆頭上躥過去。老子見那牛氣勢洶洶,心想:

先給它點厲害,殺殺它的威風。隨即彎腰撿一塊石頭猛地站起身,朝那牛屁股上狠勁砸去。只見那牛痛得一蹦老高,尾巴立即耷拉下來。

那青牛也顧不得吃他倆了,撒開蹄子就往山上跑。

倆人一見那牛要逃跑,更來勁了,喊著叫著,跟著那牛追上山去。那牛一口氣跑到半山坡,鑽進乙個很大的洞裡不見了。老子正準備到洞裡捉個穩的,突然「哞」的一聲吼叫,震得山坡直打顫。

隨著叫聲,一頭青牛從洞裡躥出來。只見它比剛才那頭牛大一倍,大頭大嘴大蹄盤,肚子裡像揣著只老虎,頭上那兩隻角向前伸著,足有一胳膊長。看樣子,它是這牛洞裡領頭的頭牛。

它躥出洞口,往半山坡一站,見是兩個小孩,氣得暴跳如雷,對著他倆先亮了個下馬威,真夠兇的!但見它把頭一低,伸出舌頭往滿是荒草的地上一舔,「哧啦」一聲,舌頭過去的地方一片精光,連地皮都被它舔起有半尺多厚。它心說:

「自從占山為王以來,**吃過半點虧,今天倒被這倆小孩子佔了便宜,真是有失尊嚴,看我怎樣收拾你們!」它大叫一聲,乙個餓虎撲食,就朝他倆直撲上去。老子見大青牛發瘋一般撲來,心想:

不把大青牛制伏,以後這一帶的人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今天一定得把大青牛制伏。還沒等他想出個制伏大青牛的法子,這大青牛已躥到同學身邊,朝著同學低頭就抵。同學也不急慌,就勢抱住了大青牛的一條前腿。

那大青牛見腿被人抱住,急得張口就咬。

老子見狀,猛躥上去,用手裡的石頭對準大青牛的上牙就是一下,「咔嚓」一聲,大青牛的上排牙被砸掉了。這大青牛羞惱成怒,身子猛一橫,把老子撞倒地上,它低下頭一抵,又把同學撞倒在地。老子見同學被老牛撞倒,氣得怒從心中起,勁從骨中生。

大青牛這時正低頭躬背衝到跟前,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牛角,「噌」地騎上了牛背。他用腿把牛背夾緊,兩手握住兩隻牛角使勁向後一搬,一下子把牛角搬了過去,大青牛疼得亂蹦亂跳,想把老子從背上甩下去。

老子摘下腰間的絲帶,把牛鼻子牢牢穿住,這下大青牛老實多了。老子跳下牛背,撿起石頭又把牛蹄子砸成兩半,大青牛徹底老實了。老子便和同學騎上大青牛,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沒走多遠,老子發現後面跟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牛。原來,這些牛見頭牛被老子制伏了,都乖乖地跟了下來。老子回到家,把它們趕到村子東邊的一片草地裡。

從此,他就在那裡專門馴養那群牛。他對跟來的那些牛,一頭頭都按制伏大青牛的辦法整治一遍,只許它們吃青草,還教它們拉犁拉車。他把馴養好的牛,都送給鄉親們使用。

那頭大青牛從此就成了老子的坐騎。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衰敗得不像樣子了,就決定出走,要遠走高飛。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

函谷關這裡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乙個函子裡一樣。當時守關的長官是尹喜。

這一天,尹喜正站在城關上眺望著,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尹喜是乙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裡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

只有聖人來才會有這樣的雲氣,不知是哪一位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

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暗想,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型,於是便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尹喜,他是不會放自己過關的,他也不會給自己的「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其條件。

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型乙個字乙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一連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偉大著作誕生了!

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那些文字吸引住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後,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小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

尹喜跟著老子出走了,他們兩人一起途經西域流沙,碰到一大峽谷,費了很大周折怎麼也繞不過去。老子和尹喜正在犯難之際,突然,青牛昂頭向天長嘯一聲,揚起四蹄,駕起祥雲,箭一般飛過峽谷,把老子師徒兩人馱到對岸。自此老子和尹喜安居下來,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後來,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著、演繹著。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乙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便認為這孩子將來必定有大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便把「紫氣東來」這幾個字寫在大門上。

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乙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就成為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為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因此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如今,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敬神一樣供奉著

為什麼老子姓李不叫李子而叫老子,「老子」姓李為什麼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柏席 前段在外地講學,一位道友向我提問 莊子姓莊叫莊子,孔子姓孔叫孔子,孟子姓孟叫孟子,為什麼老子姓李不叫李子而叫老子?1?我是這樣回答這位道友的,我說,民間傳說是因為老子的母親懷老子九九八十一年才剖開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白髮皓首,所以才起名叫老子,但傳說終歸是傳說。我覺得鄭玄在 禮 曾子問注 中...

老子寫《道德經》究竟是為了什麼,老子為什麼寫道德經

函谷關的關令尹喜,早聞老子大名,誠心邀請老子在函谷關小駐,在尹喜的再三懇請下,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關而去,經尹喜整理而成 道德經 作為國家管理圖書的官吏,老子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典籍,在他管理圖書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漸衰弱,老子決定離開東周,他的這一決定誕生了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卻也暴露了老子自...

老子為什麼寫道德經

雪花離暖 作為國家管理圖書的官吏,老子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典籍,在他管理圖書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漸衰弱,老子決定離開東周,他的這一決定誕生了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卻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問題,老子在他的 道德經 中說 言者不如知者默 也就是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主張大智慧的人不說話,不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