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度是什麼意思,佛教的六度萬行是什麼?

時間 2021-10-27 13:31:03

1樓:那麼反

佛教六度分別是:施度、戒度、忍度、精進度、禪度、慧度。

1、施度。

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謂菩薩由修佈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能施與眾生利樂。看見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精神,佈施所能,使苦人得樂,迷者受益。

2、戒度。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

3、忍度。

謂菩薩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及外界一切寒熱飢渴等之大行,無論業障魔障,即能斷除瞋恚煩惱。修道途中,阻礙必多,遇挫折毀謗,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飢寒,內忍七情六慾,如此道志不餒,不畏困難,學道度人必能成之。

4、精進度。

謂菩薩精勵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對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佛海無邊,道海高遠,學無止境,真理研習不可停頓。若有過失,遇人指點,立即改正。

凡對眾生有利益工作,當仁不讓,盡力去做,精進不怠,彼岸自達。

5、禪度。

止觀雙運名禪,亦名靜慮、三昧、三摩地、定。謂思維真理,定止散亂,心一境性,調伏眼耳等諸根,會趣寂靜妙境。有四禪、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要修煉成佛,必需寂靜其心,以免散亂。要普度眾生,精神須有特別訓練,所以禪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6、慧度。

謂通達諸法體性本空之智。及斷除煩惱證得真性之慧,能對治愚痴無知(無明)。智慧——修行者之心性當具有最高的智慧。

博覽群經、遠大學識、歷練世故,可以辯才無礙,圓通萬事,度化眾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墮落魔障之中。

擴充套件資料:

六度加行:

菩薩的加行以佈施來說是菩薩應該觀察,我要給予眾生利益,現在有眾生來求助於我,就要歡歡喜喜地佈施給他。

另一方面,佈施可得大財福德,將來會有更多的大財寶、福德佈施給眾生,所以要努力佈施。在另一方面是菩薩深知自己有慳貪的心,要用佈施來對治他,故要努力佈施,此就是佈施的加行。

持戒的加行也是一樣,菩薩觀察,我要給眾生利益,就要持戒,不要損害他們。另一方面,菩薩若不持戒,自己就會墜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所以菩薩以自利利他兩種心,努力去觀察修行六度,勇猛不退的去完成六波羅蜜。

修行六波羅蜜之功德:

1、修佈施可度慳貪,修持戒可度毀犯,修忍辱可度瞋心,修精進可度懈怠,修禪定可度散亂,修智慧可破一切邪見。

2、修行六度是成佛之資糧。古時的人出遠門,有些地方是沒有東西吃的,所以身邊要帶一些錢、食物與飲品等必需品,稱為資糧,而修行也要有資糧,菩薩修行六度是成佛的資糧。

3、修行六度在現世法中,自己得到利益,從攝受眾生中也可得到利益。

4、修六度將來可得到廣大無量的異熟果。所謂異熟果是,現在做業,將來在不同時候、不同地點才得到果報。修六度將來可得到種種好的果報,所以六度能令菩薩到達生死解脫之彼岸。

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邪見)。此六度可度我們的煩惱,同時也能度眾生。

2樓:臺灣黑白集

六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1、施度(檀波羅蜜或檀那波羅蜜):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謂菩薩由修佈施,能對治慳吝貪愛煩惱,與眾生利樂。

2、戒度(屍波羅蜜或屍羅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謂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

3、忍度(羼提波羅蜜):謂菩薩由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及外界一切寒熱飢渴等之大行,即能斷除瞋恚煩惱。

4、精進度(毗梨耶波羅蜜):謂菩薩精勵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對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5、禪度(禪度波羅蜜或禪那波羅蜜):止觀雙運名禪,亦名靜慮、三昧、三摩地、定。謂思維真理,定止散亂,心一境性,調伏眼耳等諸根,會趣寂靜妙境。有四禪、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6、慧度(般若波羅蜜):謂通達諸法體性本空之智。及斷除煩惱證得真性之慧,能對治愚痴昧無知(無明)。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的六度:佈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禪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

六度即六種人生修行的方法。

彼岸:清淨的世界,能永遠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

佈施到彼岸:正確地對待事物而獲得心理平衡,包括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財佈施,正確對待金錢和財富,知道它們是身外之物;法佈施,在理性上正確認識事物;無畏佈施,在感性上勇於面對事物。

持戒到彼岸:消除不當的慾望而獲得心理平衡。主要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說謊;不飲酒。

忍辱到彼岸: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影響而始終能保持心理平衡。

精進到彼岸: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不滿足既有的心理平衡境界,最終獲得高層次的心理平衡。

禪定到彼岸:通過坐禪的方式消除雜念,從而獲得心理平衡。

智慧到彼岸:通過對自然的參悟而獲得智慧的成就,從而達到高層次的心理平衡。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六度 意思:

佛學當中經常講到“六度”,今天**把這個“六度”拿出來跟大家講一講,就是要大家知道怎麼樣能夠儘快地修成菩薩。這些都是佛法,但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跟大家講。“六度”就是六種人生修行的方法,佛家講“六度”,就是佈施到彼岸,我一輩子佈施到彼岸;或者持戒到彼岸,我一輩子持戒,都能成菩薩;第三,我忍辱到彼岸;第四,我精進到彼岸;第五,禪定到彼岸;第六,智慧到彼岸。

那麼,這個彼岸是什麼呢?彼岸就是清淨無染的世界,從學佛、大乘佛法來講,彼岸就是覺醒,彼岸就是讓你懂得內心的乾淨,尋找到一種永遠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這是用現代話給你們做解釋,因為一個人在心理上能夠保持這個境界平衡,什麼都想得通,這個人的思維就已經到達了彼岸。

佛教的六度波羅蜜,講的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般若是什麼呢?就是智慧。

學佛學到最後,就是要有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你的一生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想一想,如果你沒有智慧,你能夠忍辱嗎?你會精進嗎?

你沒有智慧,你會禪定嗎?你會持戒嗎?你沒有智慧,你會佈施給別人嗎?

佛陀在菩提樹下宣講佛法49年,講的就是般若智慧。現在很多人做出來的傻事,缺少什麼?不是說這件事情你做傻了,而是因為你沒有智慧,你今天還在做傻事,因為你沒有智慧,就是沒有般若啊。

-----恭錄:通靈活佛lu軍巨集臺長部落格  捨去貪愛  獲取大愛

4樓:東哥很帥

我們經常在佛教書籍中看到菩薩修“六度萬行”,方能成正覺。這個“六度”在佛教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關乎整個修行的成敗。“六度萬行”,就是指無量修持法門,皆可納於“六度”的修行之中。

“度”的梵語是“波羅蜜多”,翻譯為中文是“到彼岸”的意思。因此,“六度”的含義,即是“六個到彼岸的修持方法”。這裡的“彼岸”,當然是指解脫煩惱,成正覺佛果。

“六度”即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1.佈施

佈施分為“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三種。“財佈施”是將自己的金錢、物品佈施給需要的人。“法佈施”是將自己所領悟的佛法精要,分享給他人,令他人同沾法雨,終於得悟。

“無畏佈施”,就是對處於恐懼、憂慮、痛苦狀態的人,以愛心、善言給予勸導,使其不生恐怖之感。善男信女通過佈施,可得“舍一得萬”的果報。三種佈施之中,又以“法佈施”最為殊勝。

2.持戒

佛教最注重戒律,“經律論”中的“律藏”部分,都是關於戒律的詳細論述。“戒律”是成佛的根本大道,故佛**必須持戒。如基本的五戒為: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更高層次的戒律有比丘戒、菩薩戒等,種類繁多。做好持戒,方能不再犯惡業,使身語意清靜無礙,始入成正覺之門。

唐代高僧道宣律師就因持戒嚴謹,感得天人每日供養其素齋。

3.忍辱

忍辱就是能夠忍受一切有情的羞辱打罵,且不畏寒熱飢渴,斷除嗔恨,消除魔障。在修道的途中,必然多艱,對待各種挫折困難,當不怨恨,不激怒,坦然處之。此等境界,正如寒山拾得所云。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4.精進

佛法無邊,學無止境。對於佛法的參悟,永遠不可止息。故須精進不輟,不能懈怠。若有過失,立即改正。只要對於弘法利生有意義的事情,當歡喜為之。

5.禪定

靜能生定,定能生慧,定就是禪定。要入佛法智慧之門,心不定不可為。有定力,止七情雜念,方可思維無上真理。修禪定,就是修“靜”,心靜、魂靜,止息雜念,始入悟門。

6.智慧

禪定修到一定的程度,自然會產生高超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世間對於物質的解析、對於情感的協調等小聰明,而是超生脫死的大智慧。大智慧一現,便是成佛的根本保障,亦能隨機廣利眾生。

“六度”乃是“到彼岸”的根本法門

5樓:紅海紅海

“六度”都包括什麼,“般若”又是什麼,什麼樣的佈施才是真的佈施?

6樓:青竹遺風

六度:是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法門,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佈施能度慳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能度懈怠,禪定能度散亂,般若能度愚痴。

7樓:法藏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佛教的六度萬行是什麼?

8樓:那麼反

萬行就是“修行的行門多”,萬行是指對六度的實踐。六度萬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徑,如果能夠自始至終完成這六種功德,去除業障,就能夠成佛。

六度也稱為“六波羅蜜”,是指六種修成功德的方法。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到彼岸。六度就是六種從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彼岸”就是清淨的世界。

六度:佈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禪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

擴充套件資料:

這六度一是佈施,也就是要把自身擁有的或者知道的施予給別人。除了財物和肉身的施捨,還包括對佛法的傳揚和信心的給予。只有佈施才能除去貪嗔。

二是持戒,包括防止一切惡行,修集一切善行,饒益有情,只有持戒才能除去惡業。

三是忍辱,也就是出於有情眾生的緣故,不把任何對自己或者教義的侮辱放在心上,要坦然面對苦難,始終都不放棄救度眾生的志願。只有忍辱才能除去嗔恚。

四是精進,也就是要勤奮修行,毫不懈怠,只有精進才能除去懈怠。

五是禪定,也就是心無雜念,不要被世俗迷惑顛倒。只有禪定才能除去散亂。

六是般若,也就是了解空性的智慧。只有般若才能破除無明和愚痴。

除了這些,在行六度的時候,不能另外有別的目的,比如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等。萬行就是指實踐六行、修身成佛的具體方法。由於這些方法很多,所以用“萬行”來形容。

菩薩所修的四攝法門:有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事,來攝受眾生、度脫眾生。令眾生得蒙勝益,歡喜願樂接受菩薩的教化。這是菩薩慈悲心切,開設度化眾生的四種方法。

菩薩修佈施行,能夠以種種錢財物質,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和頭目、腦髓都可以施捨給予一切眾生,滿足眾生的願求。不違逆人們的意志,與眾生廣結善緣和法緣,令他們所求如意、離苦得樂。這樣一來,眾生就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

願心、願力、願王在佛教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問題,菩薩修行一切法門,都是以願為先導。普賢菩薩就有十大願王,阿彌陀佛就有四十八願,一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有許許多多的發願文。

一切經律論三藏,戒定慧三學、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六度、四攝法、三心、四弘誓願等一切諸法,都是以願心為先導。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之時,對燃燈古佛面前,對古釋迦牟尼佛面前,每次都發了大願,然後依願修行,所以才能夠成為釋迦牟尼佛。

佛教六信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六度」是什麼意思?佛教百科

淨空法師 自 他 理 事 因 果 六個信,六個 信 把 信自 擺在第一,如果對自己不能相信,後面五個都不能成立。那麼今天這個世界,我們細心去觀察,確實是這樣的。淨影疏 曰 自于當來得妙淨土,名得淨處。又 會疏 曰 清淨處即是淨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兩疏同旨。淨影 跟 會疏 說的完全相同。是均以...

零下六度風很大穿什麼,不想穿羽絨服

折豐羽 我想買一條,零下六度穿的 或者30歲標準的。 辛升始影 昨天零下4度,我不得不穿上羽絨服,冷得刺骨啊。0度以下有的穿羽絨服,有的還穿西服襯衫,各人抗凍能力不同,根據自己的感覺穿衣。北方零下六度穿什麼 沒好時候 稍厚點的棉服,裡面厚t恤或者小毛衫就可以,褲子第二厚度的絨褲就可以了,就是比最薄的...

佛教中,六和敬是什麼意思,佛教六和敬是什麼?

超級大蟒蟒 六和敬屬於佛教術語,其本意是 依存而止住 或以某種事物為所而止住。在佛教寺院裡,新學沙彌必須依止於教授師和羯磨 行為規範 師,系統學習教誡和教理,也是團結與合作的基礎。1 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式叉摩那 優婆塞 優婆夷等七眾 以佛陀身旁的常隨眾而言,就有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