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是如何裝入魚雷的,潛艇是如何填裝魚雷的

時間 2021-10-17 13:16:41

1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補給魚雷費時費力,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意義,魚雷不是炮彈那麼容易高消耗的東西,魚雷打光的時候潛艇上人員和機械也早就到極限了,完全應該會港口休整補給。港口的潛艇一般要麼是通過魚雷發射管口進行裝填,或者通過專門的魚雷吊裝艙口裝填,無論哪種方法,一次都只能裝填一枚魚雷或者其他**,所以整個操作是非常費時費力的。

2樓:

1,魚雷發射管裝填,在早期潛艇上看到過此方式,需要排空艇首壓載,造成艇首稍微上抬,然後在艇首不知浮筒,裝載人員就位,水平吊起魚雷,塞入發射管。一般早期潛艇都是縱置雙列發射管,所以只選最上面的管口安裝。這個方式裝載比較簡單,早期潛艇艇首豎直,發射管位置較高,如今潛艇都改為水滴形,艇首深埋在水下,這種方式就不可取了。

2,於是水滴潛艇在魚雷倉上方開了裝載艙蓋,是自魚雷艙傾斜向艇首上方的,表面覆蓋整流艙蓋,在港口開啟艙口,魚雷傾斜著順著艙口滑下艙室。

3樓:哈爾濱風

一般都是在潛艇頭的上方,有一個開口,裡面是軌道,魚雷通過吊車吊到軌道上,然後慢慢送入潛艇內的魚雷倉。(魚雷一直是近似水平的姿態)

我見過一組歐洲某潛艇裝填魚雷的**,海上補給,操作不復雜,但要求又穩又準確,挺難。

4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海上補給的問題是這樣的,現在的潛艇很少進行海上補給魚雷,大部分還是在港口補給。

這是因為:1.現在的潛艇很少進行大規模魚雷攻擊(魚類消耗少)2.

現在的潛艇魚雷大部分都是制導魚雷,很少進行齊射。(魚類消耗量少)3.現在的魚類威力都很大,所以魚類的個頭都很大(海上補給不太方便)像二戰時德國的“奶牛”遠洋補給潛艇可以在海上對作戰潛艇進行補給,現在一般用補給船補給。

5樓:於鵬磊

潛艇一般是在碼頭補給魚雷。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魚雷發射管裝雷,一是通過升降口裝雷。西方國家普遍採用升降口裝雷,俄羅斯和我國主要採用魚雷發射管裝雷。

潛艇升降口,是指平時人員出入潛艇的通道,裝雷時在升降口上鋪設兩條滑軌,直通魚雷艙。用吊車把魚雷吊在滑軌上,然後用艦橋上的絞盤把魚雷緩慢溜放到魚雷艙。魚雷發射管裝填需要把潛艇靠到專門的裝雷碼頭,把一個浮筏子固定在艇首,浮筏子的形狀需與潛艇首部或尾部相吻合。

如果是給前艙裝雷,需要向尾部的壓載艙注水,然後用吊車把魚雷吊起,在鋼索的引導下從發射管裝填進去,裝填完後,還需要倒雷,就是把上面的魚雷倒到下面。裝填後艙的魚雷,方法如前,只不過須向前艙的壓載艙注水。裝填完畢後用高壓氣將水吹除。

6樓:匿名使用者

潛艇裝魚雷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魚類管裝入,另一種是從升降口裝入。

從升降口裝入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發射魚雷的過程逆過來。如果裝艇艏魚雷,就要先往尾艙注水,艇艏用專門的浮筏托起,將艇艏上部的魚雷管露出水面。

將魚雷倒退著放入魚雷管。魚雷兵在倒雷,將魚雷放上艇內魚雷架。這種方法對潛艇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但需要在專門的碼頭才能進行。

對於講求遠洋作戰的潛艇不適用。主要用在老式潛艇上。

從升降口裝雷比較複雜,就是在潛艇上開個升降口直通魚雷艙。裝雷時直接將魚雷放入升降口就行了。這種方法要在潛艇上開口。技術較複雜。一般新型潛艇使用這種方法。

7樓:

原來潛艇是這樣裝載魚雷的

潛艇是如何填裝魚雷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潛艇填裝魚雷的工作相當的麻煩,主要是潛艇為閉封式空間,強調開口要少要小,即便開口了,也可以進行嚴格密封。魚雷又是一個大件裝備,重量都不輕,個頭也不小。大體方法其實就是二個,大型化的潛艇因條件效好,可以在潛體上面設定傳用的魚雷裝填口,其實就是一個斜的通道,這樣只需要藉助於吊車等,即將從魚雷裝填口直接將魚雷順著傾斜通道進入潛艇的魚雷艙,這個方法在設計相對麻煩一點,操作也複雜一些,故而使用的不多,主要是大體潛艇可以使用。

另一種方為直接通過魚雷發射管進行裝填,與發射魚雷的過程相反吧。整個過程相對麻煩許多,要求也效高,這時讓潛艇輕載,主要是把壓載艙的水排也去,讓魚雷發射管口露出水面,通過選用艇首部的上部魚雷發射管,前在發射管口前面,布軒一些輔助

工具,各國採用的方式不一樣,其實質就是輔設一個裝填平臺,人員可以站到上面進行操作,必須有一個滑道,正對魚雷發射管口,只要把魚雷吊放到滑道上,即可以經過發射管將魚雷送入潛體內。

後一種方法,在操作上麻煩,要求也高,大風大浪情況下不能進行,但是對於潛艇設計來說,卻相當有利,因為不需要考慮開設專用通道的問題,只要設計上,多少考慮一下即可。

當然了,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目的,沒有那種方法更好的問題,這只是一種保障性的工作,不存在什麼差異性問題。

9樓:

原來潛艇是這樣裝載魚雷的

潛艇的魚雷是怎麼發射出去的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魚雷的發射一般有兩種:

一、自航式發射。顧名思義,自航發射,是通過魚雷自身的動力系統離開魚雷發射管。

二、動力式發射。使用外力將魚雷噴出魚雷管,一般有兩種方法,乾式(使用壓縮空氣將魚雷噴出去,在魚雷離開發射管的瞬間再把壓縮空氣抽回來。)和溼式(先將發射管灌水,然後用活塞將魚雷和海水一起噴出去。

)典型的魚雷發射程式為:

1、鎖定攻擊目標(通過潛望鏡瞄準或者通過聲納系統鎖定)

2、下潛或上浮到攻擊深度(水太深了水壓太大,發射不了)

3、開啟發射口耐壓蓋

4、確認攻擊目標(這個程式一般是確認最後攻擊的命令,一旦進入下個程式,99%就是真的要發**)

5、發射管灌水/空氣閥充氣待命(這個程式一般意味著攻擊開始)

6、發射!

7、下潛到安全深度躲避敵方反擊(一般是水下200-300米,二戰時期一般是100米左右)

8、聽**聲音,確定戰果,躲避攻擊,撤出戰鬥區域,準備二次攻擊。

如果是使用線控魚雷(使用光纖控制的),在發射完魚雷後,還必須繼續跟蹤和指揮魚雷攻擊和選擇目標。不會馬上下潛。這種攻擊一般使用於潛艇對潛艇的作戰中,線控魚雷,命中精度高,搜尋能力強,可以依託潛艇本身強大的偵聽聲納和強大的火控系統來打擊敵方潛艇,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 反潛**。

11樓:匿名使用者

魚雷張計懷

魚雷是海戰中在水中使用的**。現在的魚雷,發射後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艦船,只要一接觸就可以**。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的特點。

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戰艦和潛水艇,也可以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魚雷雷身形狀似柱形,頭部呈半圓形,以避免航行對阻力太大。圖6-7所示是線導魚雷的外形和結構。

它的前部為雷頭,裝有炸藥和引信;中部為雷身,裝有導航及控制裝置;後部為魚尾,裝有發動機和推進器等動力裝置。魚雷的動力系統能源分別為燃氣和電力等。根據不同的需要,魚雷分為大、中、小三種型別。

直徑為533毫米以上的為大型魚雷;直徑在400~450毫米之間的為中型魚雷;直徑為324毫米以下的為小型魚雷。魚雷主要用艦船攜帶,必要時也可以用飛機攜帶。在港口和狹窄水道兩岸,也可以從岸上發射。

魚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為70~90千米/時。

魚雷的破壞力很大,它在水中**後主要破壞艦艇的水中部位,也就是艦艇的能源、動力和彈藥艙,可使艦艇沉沒或失去戰鬥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被魚雷擊沉的艦船達1153萬噸,佔被擊沉艦船總噸位的89%;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魚雷擊沉的艦船有1445萬噸,佔被擊沉艦船總噸位的68%。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研究、改進和製造,目的是使魚雷更輕便,進一步提高命中率、**力和捕捉目標的能力。

1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魚雷按動力系統分主要有兩種型別:

電動魚雷和蒸氣魚雷

潛艇發射魚雷的過程是:

開啟前端魚雷管蓋,發射裝置往管內後端瞬間衝如大量蒸氣,像氣彈槍一樣把魚雷打出去

然後魚雷靠自身的動力系統運動。

潛艇是如何填裝魚雷的,潛艇的魚雷是怎麼發射出去的啊?

潛艇填裝魚雷的工作相當的麻煩,主要是潛艇為閉封式空間,強調開口要少要小,即便開口了,也可以進行嚴格密封。魚雷又是一個大件裝備,重量都不輕,個頭也不小。大體方法其實就是二個,大型化的潛艇因條件效好,可以在潛體上面設定傳用的魚雷裝填口,其實就是一個斜的通道,這樣只需要藉助於吊車等,即將從魚雷裝填口直接將...

關於魚雷和潛艇的

魚雷在發射前,先必須調整定深彈簧,從而確定基本的航尾深度。而當魚雷從艦上發射入水以後,定深器裡的水壓盤就會感受海水的壓力,為抵消定深彈簧的力量,必須不停向深水航行。伴隨著航行深度的不斷增加,水壓盤能感受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這種力量可以不停壓縮定深彈簧,一直到水壓盤感受的壓力和定深彈簧的力量全部平衡,...

為什麼潛艇在水下能認路,潛艇在水下是如何定位的呢

主要靠導航裝置來控制.潛艇的導航系統及裝置的作用是確保潛艇在水下的安全 航行 定位和作戰。目前在潛艇上使用的導航系統主要有 天文導航系統 雷達導航系統 衛星導航系統 近程和遠端無線電導航系統 慣性導航系統和綜合導航系統等。前4種導航系統屬於非自主式導航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均要求潛艇露出水面,才能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