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宋濂的一封信 要馬上,300到500字 以馬生的情境
1樓:不會修圖的李木子
東陽馬生,我比你幸運!或許真像宋濂所說,你的讀書條件遠比他優越,可我卻從中品出了一絲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讀書的條件,卻想比一比其他。
在讀書的目的上,我比你幸運。你的目的是明確的,千百年來,讀書人都是「學成文武術,貨賣帝王家」,走的永遠是科舉仕途。從捧讀《三字經》那天起,你就註定要成為封建科舉的犧牲品。
不要說「不」,你的老師不也在津津樂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綴公卿之後」嗎?真可謂嚼著自己的血肉叫「鮮美」啊!我比你幸運!
我的學習目的,初時簡單——為讀書而讀書,漸漸地我明白了,讀書既為個人的成材,也為國家民族的昌盛。讀書是為了給個人「充值」,更是為了民族之林的茂盛!我不會一頭栽進「科舉」的網路而難以自拔,我要在知識的長空裡放飛生命!
在讀書的範圍上,我也比你幸運。你除了「四書五經」、「孔孟之道」外,還能涉獵其他嗎?頭上戴著你的「讀書目的」緊箍咒,只能做著「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虛妄美夢,可悲!
你上不曉天文地理,下不知礦藏資源,理不聞數理化學,文不懂外語馬列。我卻不然!我可以「學貫中西,文理相容」,我可以登臨書山,遨遊網海,出入國門,探微知著,充分享受解讀「為什麼」的樂趣,因為我生活在你無法企及的時代。
再說教育吧,我更比你幸運。你只能折服於頭懸梁錐刺股,努力於囊螢映雪,學得何其苦!面對師長的尊嚴,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氣不敢出,疑義豈能訴?
你的宋濂師長尚且「行深山巨谷」,臨「窮冬烈風」,踩厚雪,裂足膚,你還敢鉛野懈怠愉悅嗎?我卻不然!我雖也不乏辛苦,卻很有樂趣,小班教育寓教於樂,身受著「發展教育」,師生親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課呼名,何其可親;下課同娛,何其可樂。
而說到學成之後的命運,依然是我幸運。你的師長宋濂老先生,最後不也是明裡辭官,實則被貶。而你雖讀了許多衫臘詩書,卻忘記了封建文人學士一幕幕的悲劇:
子胥功高吳王妒,文種滅吳身首分。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昨日的萬里長城,今日的一縷英魂。
真是孤燈一盞寒夜清,心血耗盡換虛名,何必千年留笑柄?
而我雖說難逃應試命運,至少勤讀文字十二載,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廟堂」,也不必貨賣「帝王」,更何況海本遼遠,天本開闊,我儘可「魚躍」、「鳥飛」。馬生啊或激滑馬生,你為名而活,太累;我為自己而活,尤甜!
其實,最大的不同是:你依然昏昏,我已然昭昭。所以,我比你幸運!
以馬生的角度給宋濂回覆一封文言文回信
2樓:花自飄零
尊敬的老師:
您好。看過您寫給我的贈序,我深深地為您的治學態度所感動,知道您作為對晚輩的殷殷期望和諄諄教誨。
現在的學習條件確實比以前好得多。正如您所說的,可以隨時向老師求教。可以博覽群書。
可以坐在大廳讀經典古典……從前我自以為已經很珍惜在太子監學習的機會了。也自以為真的珍惜時間了。可讀了您對求學經歷的自述。
我才知道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我知道「學而不思則液乎陪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如今依舊坐在學府中學習,但不同的是,每次我都回想起您的艱苦的學頃衝習條件,於是就更認真謹慎地對待學習,絲毫不敢放鬆。
我作為優秀的學生得以到國子監學習,吃穿全鬧蠢然不用顧慮,現在穿著綢緞的衣服、戴著寶石裝飾的帽子的貴公子隨處可見,我並不以為奇特。只是我從不像他們一樣穿戴,我明白學習貴在專心,有了那麼多的寶飾,自然不專心了。
學生:馬生。
給妹妹的一封信,給妹妹的一封信
真的要嗎?在這寫怪怪的 給我油箱,我發你 首先,說聲對不起,昨晚說好要寫的,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卻耽誤了。我覺得既然是父母給孩子的,就無需太華麗的語言,最是樸實的語言和想法才最能表達真摯的感情。哈,其實我也沒經驗,就當回到高中時的作文考試吧,寫的不好還請見諒。xx 你妹妹的小名 一定想不到吧,這還是媽媽...
給老師的一封信,給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 您好!是誰像蠟燭一般,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是老師 是誰像園丁一般辛勤地培育祖國的花朵,卻不求一點回報?是老師 是誰像船伕一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渡者,自己卻永久地留在了河邊?仍然是老師!老師!您像慈母一般地教育我們,教我們知識,培養我們的能力,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在這個充滿豐收的季節裡...
給媽媽一封信急,給媽媽一封信400字 急 5
感恩母親 給媽媽的一封信 司徒街小學 四 3 班 陳巧紅 親愛的媽媽 您好你從小把我養到大,您就像一陣陣春雨,滋潤著我,一點一滴流入我幼小的心田.媽媽的愛如同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走出寒冷.總而言之,媽媽的愛數也數不勝數.既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地上的花.記得有一次,那天有體育課,早上起床,發現運動鞋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