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中樞權力匯集於中書省 樞密院和御史台,而宋有中書門下 樞密院和御史台

時間 2022-01-02 04:18:04

1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

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

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元朝時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領六部,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

樞密院是**最高軍事管理機關。

御史台是最高監察機關。

所以元朝時曾經分散的三權又重新統一於相權。

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都是幹什麼的?

2樓:悠遠如風

那得具體跟哪個朝代,但御使臺是負責監察百官,想皇帝諫言的。前兩者,都是執政方面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最重要的職權是撰作詔令文書。

自魏晉以後,中書省是與尚書省、門下省鼎立的三省之一。

唐代,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同為**行政總匯,由中書省決策,通過門下省審核,經皇帝御批,然後交尚書省執行。唐朝前期中書令執政事之筆,有出令之權,遂居宰相之首。中書省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

唐代後期中書省大權旁落。

宋代雖設尚書、門下、中書三省,而中書省之權特重。《宋史·職官志》說:「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書省掌握。邊遠地區,設十乙個行中書省分割槽統轄。

樞密院,唐、五代、宋、遼、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稱,長官稱樞密使,主要掌管軍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內廷,用宦官為樞密使,執掌機要事務。五代時,後梁建立崇政院,後唐改稱樞密院。

宋代沿置,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與中書省並稱「二府」同為最高國務機關。

元代樞密院主要掌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等事務;戰爭時設行樞密院,掌一方軍政。

御史台,是監察機構,設立於唐朝,掌監察之事。

元在御史台以外,尚有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及陝西諸道行御史台。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

4樓:超級江湖小生

1、中書省

中書省是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中書令,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書監、令。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

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宋元時中書省設中書令和中書丞相,明清時期廢置。

2、樞密院

樞密院是唐、五代、宋、遼、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稱,長官稱樞密使,主要掌管軍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內廷,用宦官為樞密使,執掌機要事務。五代後梁建立崇政院,後唐改稱樞密院。

宋代沿置,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與中書省並稱「二府」同為最高國務機關。遼設北樞密院(相當於兵部)、南樞密院(相當於吏部)及漢人樞密院(掌漢族地區兵馬)。元代樞密院主要掌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等事務;戰爭時設行樞密院,掌一方軍政。

明清廢。

3、御史台

西漢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稱御史府。後期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東漢稱司空),御史之長由其副職御史中丞擔任。中丞原在殿中蘭臺辦事,為御史之長後仍留台中,因而稱其官署為御史台。

歷代沿襲,並有憲臺、蘭台的別稱。唐高宗時曾以憲臺為正式名稱。御史台是監察機構,掌監察之事。

希望能夠幫到您!

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二府: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二府」,亦稱「兩府」。成帝時罷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廢。

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又明清時對府「同知」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

三司:東漢稱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百官志》雲:

「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

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 在宋代,雖然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

同時由於樞密院、三司的設立,宰相的軍權、財權被剝奪,三省制度名存實亡。   宋代官制「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

其次又有階、有勳、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閣、公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勳、爵邑有無為輕重。」(《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

不但宰相為臨時職務,天下無官不為臨時職務,至於「非奉別敕,不得治本官事」。   按《宋會要·職官》「中書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為正宰相。」但實際上,有以侍中銜出任宰相職務的現象、卻沒有以中書令銜出任為宰相者,中書令與尚書令一樣,都是榮譽頭銜。

其他皆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古今源流至論》後集捲二《三省》:「國初三省長官第為空名,惟侍中有真拜者。

」)   宋代通常二相並任,較唐朝時少了許多。也有獨相一人或三相並置的。三相並置時,以昭文館大學士為首相,次相監修國史,末相兼集賢殿大學士。

二相並任的,首相並兼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神宗元豐改制時,盡廢差遣職。以三省長官任宰相,諸官均以本官治事。

以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官高不便輕授。遂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例兼門下侍郎,為門下省長官;右僕射例兼中書侍郎,為中書省長官。

  政和二年,廢尚書令,改侍中為左輔、中書令為右弼,皆虛其位;並改左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仍兼中書、門下兩省侍郎。靖康元年,復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三省長官名稱皆依元豐官制。   南渡後,凡事力圖復太祖、太宗舊制。

建炎三年,尚書左、右僕射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中書與門下二省為中書門下。   孝宗幹道八年,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廢侍中、中書令、尚書令虛稱,遂為定製。

6樓:匿名使用者

行省制:

行省制是蒙元統治者在行政區劃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給後世的乙份重要遺產。自元行省始,行省三司督撫的高層督政區體制較穩定地確立了下來。然而,元代行省制的特點與歷史作用究竟如何?

人們的看法不盡相同 。筆者認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統一國家發展壯大過程中**與地方權力結構不斷調整、完善的產物。它並非單純的**集權或地方分權。

元行省制的歷史價值在於:它創立了一種以行省為樞紐,以**集權為主,輔以部分地方分權的新體制。該體制有三個特點:

行省性質具有兩重性又長期代表**分馭各地,主要為**收權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權力,所握權力大而不專。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紀**與地方權力結構的較大變動,對元代社會和後來的明清、近代影響至深。

7樓:匿名使用者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廢除了過去的部落首領會議制,參照宋、金舊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封建官僚機構。《元史》記載當時的職官制度時說:「其總政務者曰中書省,秉兵柄者曰樞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體統既立,其次在內者則有寺、有監、有衛、有府;在外者則有行省、有行臺、有宣慰司、有廉訪司。其牧民者則曰路、曰府、曰州、曰縣。官有常職,位有常員,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

」這表明,元朝的中樞權力匯集於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

元朝設中書省總領朝政,其間雖三次設定尚書省與之並立,但不久就都撤去了。中書省長官為中書令,必以皇太子擔任,但也是虛銜,實際是以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下有左右丞、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右丞相必以蒙古人充任。

所以說元朝的一省制是相權**

8樓:匿名使用者

上網自己查一下,或者到書店看看有關的知識。

樞密院,中書省,御史台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禪中說的,小隱隱於市中隱隱於林大隱隱於朝,怎麼解釋

好像說反了啊 應該是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 就是說那些隱居山林的隱士在隱居於鬧市的隱士面前只能說是 小巫見大巫 能在鬧市之中依然淡然於心 不隨鬧市的熱鬧而心境躁動才是真隱士!其實是心境問題!就像那些大俠 拈花做劍 境界很高! 我理解的說法是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吧!所謂的真正的隱者,不是那些避世晦俗...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疑問 先是兩段上下的走勢,這時又走出一段向上的走勢,好,現在形成一

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稱為類趨勢 類 就說明它並不是標準的結構,它裡面沒有標準中樞,確實是代表走勢很強。其中的兩段向下走勢就叫類中樞。這種5段式的結構也是某級別的趨勢走勢,後面也完全符合纏論的趨勢轉折分類。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後面會構造標準中樞,然後選擇方向。是否操作要看你的操作級別和時間了。反向的回撤就是中...

纏中說禪24課1040c段還沒有中樞的疑問

廣生說 纏中說禪04.纏論中樞的定義和箱體的判斷 小美妞兒和果果 說下我的理解 1.首先,對 走勢終完美 的理解 從17課給出的 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型別終要完成。後面一句更簡練的話,就是 走勢終完美 這句話中的走勢型別也在17課中給出,就是趨勢與盤整。而同樣在17課中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