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教育評價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時間 2021-09-04 03:52:04

1樓:紙吹雪赤之舞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課程改革。所有參與者都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教育評價問題。

據文獻記載,教育評價的內涵是隨社會發展和變革不斷變化的[1],對數學教育評價的認識大致有如下幾種觀點:

① 認為教育評價就是考試和選拔。這是極其狹隘的;

② 認為教育評價等同於教育測量。這是一種概念錯誤,卻影響廣泛;

③ 認為教育評價是達標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只反映了被評價者對某特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忽略了教育發展的動態過程,無法制定減少“差異”的具體措施。

④ 認為教育評價就是教育的價值判斷過程。目前,大多數學者在這一觀點上達成共識。

顯然,傳統課程評價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主要表現為: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對過程的評價;評價內容過於注重學業成績,而忽視綜合素質的評價和全面發展的評價;評價方式單一,過於注重量化和傳統的紙筆測驗法,而缺少新思想、新理念。

為解決上述矛盾,從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這一理念出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中提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評價的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我們認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感悟、體驗,充分肯定他們由失敗到成功的那些環節;要關注學習的即時表現,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潛能,瞭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這樣必須建立發展性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有研究表明,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為此,有價值的學習被認為是以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為基礎,強調認知活動中新知與舊知的聯絡,強調應用、遷移,強調教學方式中的過程和體驗,強調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在經歷情感、態度的衝突和內心張力的增強與釋放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思考。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評價既要關注數學認知領域的發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是迴圈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情感體驗,要真正把學生看成是正在成長的“人”,這樣才能寬容他們的各種“錯誤”,並幫助他們“由失敗走向成功” [2]。。正如威廉。

格拉茨在《沒有失敗的學校》中強調的:“學校有責任使學生獲得成功,自信不會失敗。”蘇霍姆林斯基也說:

“要讓學生始終看到自己的成功。” 因此,我們要在教育教學中創造“多元多維”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最終獲得成功,從而體驗苦盡甘來的欣喜和快樂,積累有利於終身發展的情感體驗。

科學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舉足輕重。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注重是否有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注意縱向評價——今天是否比昨天有進步?今天的評價是否利於明天的發展?

而評價目標不僅包含學科學習目標,還包含道德、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2樓:龍鳴翅展即天啟

評價就是給別人看,也是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有什麼重要意義

美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意義

3樓:書小哥

意義: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育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它用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藝術形象中的先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動來感染受教育者。

它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豐富學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培養高尚情操,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鼓舞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

美育對德育、 智育、 體育都有積極的影響。美育用優美感人的藝術形象,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人們的生活、理想和鬥爭,使他們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他們的政治品質、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長。美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現實,認識歷史,同時可以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還能調劑他們的生活,提高學習效果。

在美育中要求整齊清潔,美化環境,也有利於健康,有助於體育的開展。

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學生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促進體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4樓:世界塌了幫你扛

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學生

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9 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決定》中也指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儘快改變學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狀況,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上述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明確地把美育作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肯定美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不可忽視和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 又稱審美教育,它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2023年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美育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認識,發揮美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根據各級各類學校的不同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育活動。

擴充套件資料

蔡元培在2023年2月所著《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中,將美育列為五種教育之一(其他四種為軍國民主義、實利主義、德育主義、世界觀),認為“美感者,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津樑。”通過美育,可以提升人們的趣味和情操,樹立美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該思想後被中華**教育部立為全國教育宗旨之一方面。

2023年4月,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說》中,再次集中論述了美育,認為純粹的美育,能陶養人們的感情,使人有高尚純潔的習慣,使人超越人我之見,漸滅自私自利之心。認為“蓋鑑激刺感情之弊,而專尚陶養感情之術,則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蔡元培之前,嚴復曾論及美術對提高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

蔡之後,美育觀念漸得普及。

社會主義社會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育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它用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藝術形象中的先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動來感染受教育者。它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

它能豐富學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培養高尚情操,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鼓舞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

美育對德育、 智育、 體育都有積極的影響。美育用優美感人的藝術形象,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人們的生活、理想和鬥爭,使他們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他們的政治品質、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長。美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現實,認識歷史,同時可以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還能調劑他們的生活,提高學習效果。

在美育中要求整齊清潔,美化環境,也有利於健康,有助於體育的開展。

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學生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促進體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如何指引教育發展的?

5樓:舒雅學姐

教育指引教育發展的途徑:

1、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4、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擴充套件資料:

教育目的功能:

1、導向功能

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行動的指南,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瞭發展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瞭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確立、教育內容的取捨、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教育效果的評價,都是以教育目的為依據和前提的。教育目的無論對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標導向作用。

教育目的能給教育指示未來方向,還包含解決現實教育問題的具體路徑。具體表現為一是對教師教學方向的定向作用,教師知道自己教學的重點,二是對課程選擇及其建設的定向作用。

2、激勵功能

教育目的是一種結果指向。有目的、有意識、有要求的教育目的能夠指引學校辦學方向和指導制定培養目標,進而激勵學校和教師為達成教育目的而努力工作。

3、評價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在現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

4、調控功能

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的調控主要藉助以下方式來進行,一是通過確定價值的方式來進行調控,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教育價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過目標的方式來進行調控;三是通過標準的方式來進行調控,教育目的總是含有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標準要求,教育者根據這一標準調節和控制自身對教育內容或教學方式的選擇等。

5、選擇功能

教育目的選擇功能集中體現在教育活動與教育內容的選擇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和教師都會無例外地根據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決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會文化可以進入教育內容,哪些則應受到批判和抵制。

6樓:天津大遠東製冷

“教育”是以知識為工具教會他人思考的過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創造更高的社會財富,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教育學界,關於“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

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

如果圍繞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來定義,可以把教育定義為教育是指人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傳遞資訊,期望以此影響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狀態,幫助或阻礙他人獲得某種(些)觀念、素質、能力的社會活動。

處於前者角色的稱為教育者,處於後者角色的稱為教育物件。這樣定義符合所有的人類教育活動,可以作為教育的基本定義。

擴充套件資料

所謂教育,應當是作為對社會文化的傳授、傳播。而社會文化,包括文理學科,它應當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是指高層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會心理、美學和價值,第二層次指從第一層次具體下來的,儘管看不到具體存在,但能切實感覺到它的結構與活動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權及其機構,第三層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質的文化。

簡單地說,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教育的目的,說是教化育人,其實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將這些知識吸收、溶化,能夠將其直接作用於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

前者像物理變化,接受的人如同一個盛東西的容器,接受的幾種東西還是那樣的幾種東西,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有了些混雜,這大概就是常說的實用型人才——技術或技藝的人才。

後者則類似於化學反應,已經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東西,這類人才能夠很好地掌握第一層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學思想、理念和方法。這就是創造型人才。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主要就是第一層次的文化、創造型人才的影響。

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教育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使人的意識能夠相互影響並得以傳播。

為什麼說教育是人類特有的活動,為什麼說教育是人類特有的永恆的社會現象?

月似當時 因為從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類社會中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學會製作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在從事勞動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著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人與人也發生著性質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關係,並形成著一定的社會習俗和風尚,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傳遞,這些傳遞的活動便是人類社...

當前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為什麼要以科學素養為目標

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的發展需要科學,而研究科學的人必須要有科學素養 緣自莫求 雖然我不是教育家,但是從目前世界的發展來看,哪個國家的發展離開了科學的。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隨之而來的反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通過科學創造出來的高科技產品卻唄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應用在犯罪上,這違背了發展科學技術的最初理...

中國教育改革中存在關鍵問題是什麼

來自天堂的瘋子 改革的關鍵在於 一 要有正確的路線,制度,不要在搞什麼素質教育了,素質來素質去最後能培養的只能是白痴 二 要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尤其是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在很多的農村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是十分的卑微的!就連村長到學校都要向他們點頭哈腰!三 要提高教師的待遇。教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