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時間 2021-08-13 09:20:34

1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課堂教學是知識傳遞的主要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

1、互動式教學和提問教學是必不可少;

2、減少教師講解的時間,將大部分時間給學生討論、探索、答辯等;

3、教師的主要工作放在列提綱、提示和要求;

4、學生分組,指定組長,啟發教學;

5、鼓勵學生自由思考、發言;

6、教師最後總結、糾偏;

2樓:中公教育

1、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正確處理好教材要求與學生實際的關係 要提高學生素質,關鍵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變“教師為本”為“學生為本”。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紮紮實實地組織教學。

實際上,也只有觀念正確了,才會去設計合理的教學,去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對課堂教學的認識,不應該只是滿足讓學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導他們藉助教材的學習來發展思維、情感和分析判斷能力等。通過一堂堂課的學習,讓學生不斷地修整自己的認知結構,掌握理解與運用政治理論的本領,提高認識世界的水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教學,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出來。

所以,正確地協調與處理好教材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組織教學,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關鍵之處。

2、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在師生的思維碰撞中,發揮學生主體性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活動氣氛,讓學生身體在課堂中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創造一個寬鬆的課內環境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諧的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讓學生閱讀教材時,借用**充分地利用腦、眼、手等感覺器官,反覆地去體驗。

在理解教材、領悟人生意義的同時,不斷地提高思維能力。

和諧的課堂是流動變化著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發現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反應,調整教學手段及教學內容,及時設疑,解疑。 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是使課堂教學富有變化、富有激情的關鍵。

而這種點撥不是即興發揮,也是精心設計的結果。可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在師生的思維碰撞中,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

和諧的教學活動,師生雙方都能產生求知的愉悅,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如何有效進行學情分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樓:焦淘**貝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佈置制度。教師在佈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佈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佈置重複性作業,佈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佈置繁難偏舊作業,佈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佈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佈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佈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迴圈,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

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複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

如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日趨重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課堂效率最大化,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是教師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把小學生當做學習機器現象屢見不鮮,這個問題已影響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

然而,既要減輕小學生學習負擔,又要提高教學質量,這對矛盾如何解決?我個人認為,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一、精心備課,不上無準備之課。

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做好每堂課的課前準備工作,每一堂課,不管是新課,還是複習課,都要精心備課,做到吃透“兩頭”。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同時要做好課後教學反思。①備教材要做到:

教材中的教學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點,突破教材中的難點,問題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問題的提出要有序、有效。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板書的設計必須清楚、規範,有提示作用,而不是雜亂無章。

作業量設計適中(根據不同年級來確定作業量);②備學生要做到:對學生要了解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點,瞭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態度,因材施教,分層次提出要求。這兩點做好,上起課來,才能做到一環緊扣環,一氣呵成,不浪費一分一秒,最大化發揮40分鐘的課堂效率。

③做好課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一種思考和提升。通過教學反思,可以總結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下節課做更充分的準備。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

課堂教學結構是由很多的教學環節有機組成的,教學環節有先有後,有主有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抓住主要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現以小學數學例子來加以論證。

1、課前訓練(3—5分鐘)

課前訓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基本訓練。例如教學低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以及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是小學數學四則計算的基礎,要求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這就要長期訓練,教師可以在每堂課開始,用

二、三分鐘的時間,結合教材採用視算、聽算、口算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訓練。這樣的基本訓練,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節省計算時間,提高計算準確性。為下階段學習四則計算打下紮實基礎。

②複習舊課。“溫故而知新”,通過溫習,知識的遷移,從而達到新知。小學數學教材的系統性很強,起始教材是後繼教材的基礎,後繼教材是起始教材的發展,因此,課前要根據學習新課內容的需要,複習好相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課鋪路搭橋,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匯入準備。

這樣,上課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為教學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例如教學“圓的認識”這課,可讓學生說說學過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特徵,通過比較,歸類,為學習“圓的認識”鋪路搭橋。

2、教學新課(15—20分鐘)

教學新課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教師必須把握住,處理好,我們一般可以這樣做的:

①明確教學內容。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學新課時,簡要說明教學內容及其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渴望學好新知識。

例如教學“圓的認識”這課,可讓學生判斷老師的臉,再尋找學生中圓圓的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望。

②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生自學課本知識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學會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力的有效方法。教給學習方法,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為了防止學生自學的盲目性,學生自學前課本前,老師根據教材內容比較系統的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學,從書中找出問題的答案。例如,教學一位數除多位數1076÷3時,在佈置學生自學之前,可以設計這樣的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第一個問題:商應寫在哪位上?

第二個問題:每次除得的餘數比除數大還是比除數小?這樣,有利於學生初步瞭解新課知識內容,有利於教師抓住新課知識要點。

③老師點撥。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看懂的,也有看不懂的,還有似懂非似的。在學生自學課本後,教師要依據所提出的問題,收集反饋的資訊。

對學生所能理解的問題不講或少講,對學生不能理解的問題通過點撥,力爭做到點在點子上,拔在要害處。如教學“圓的面積”,當學生通過自學、動手操作後,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不是很理解時,老師可這樣提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把圓形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那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多少”,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的“什麼”。

經過老師這樣點撥,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豁然開朗。

④做好課堂小結。好的課堂小結是一堂課的精彩之處。老師在講解新課後,要結合例項、算式,先引導學生小結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再引導學生自我小結出結論,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師才給予點撥,直到完整為止。

應當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決不能輕易在學生不理解的情況下把結論告訴學生。例如教學“圓的認識”這個內容,在小學階段,教師不必對圓的定義進行教學,但要引導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梳理,讓學生小結出:圓是一個平面圖形,曲線,封閉曲線,曲線上的點到中心的距離都一樣長。

象這樣的結論一定要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得出,然後全班交流。使學生加深對圓本質屬性的理解。老師切忌包辦代替。

3、課堂練習(8—10分鐘)

課堂練習是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措施。因此,練習題設計好壞又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要把課堂練習題與講解新課放在同等的地位。備課時就要全面考慮,練習題的內容、形式、數量在教案中固定下來。

然後根據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糾正和補充。教師要認真收集學生課堂練習反饋資訊,捕捉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或進度。

4、佈置作業(4—5分鐘)

每節課的作業量,根據不同年級,低年級一般在課堂上完成,及時消化所學知識。中、高年級佈置適當的家庭作業,有利鞏固學過的知識。作業要設計出三種型別,①基礎題(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

②一般題(讓學習成績在中等的學生完成)。③提高題(讓學習好的學生完成)。分層次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當然,課堂教學結構和時間安排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教材內容和課型可以做一些調整、修正,但總體框架是不變的,這樣安排,把最佳時間用在新知識的教學上,基本上做到時間過半,新課教學任務完成,講練時間各半,既保證老師的講,也照顧到學生的練,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克服“滿堂灌”, 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利於講練結合,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欲貓人 語文課程標準 中關於閱讀教學內容和要求的規定是培養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現代閱讀歷年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強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閱讀活動中是平等的對話,閱讀教學是學生 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而作為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方法的...

課程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體作用這與放羊式教學有什麼區別

一 含義不同 1 放羊式 教學是在教師沒有設計教學目標及課堂內容要求下,學生在沒有明確的目標下完成的一堂課。2 強調學生參與和主體作用的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二 教學效果不同 1 放羊式教學不僅對教師自己工作的不負責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容易造成學生對課堂學...

如何創造和發揮學生主體性,如何創造和發揮學生主體性 5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領會學習方法。比如教 將相和 一課,我就是這樣採用下列步驟,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從題目人手,根據 預習 的提示,理清課文內容。讓學生指出題目中的 將 和 相 分別指誰,說一說兩人為什麼不 和 又為什麼 和 了,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