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字在文言文裡的意思是什麼,書在古文裡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7-25 03:53:21

1樓:匿名使用者

箸zhù

[動](1) 通“著”。顯明;顯示 [manifest]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強國》

致忠信,箸仁義。——《荀子·王霸》

(2) 撰寫,寫作。後作“著” [write]箸《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後漢書》

及稍定漢諸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著也。——《史記》

(3) 又如:箸錄(記載;記錄);箸論(著作,論述);箸撰(撰述;寫成的作品)。

箸還有一意

箸是古代中國象棋中的一枚棋子

箸(筷子)

書在古文裡什麼意思

2樓:原來是知恩

1、寫。

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譯:於是丹寫信說:“陳勝稱王”

2、記錄。

清代方苞《獄中雜記》:“餘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於是乎書。”

譯:我被感動了,以杜君說泛審問的,大家說的都一樣,於是在記錄。

3、文字。

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譯:士兵買了魚煮了吃,吃到魚肚子中的字條。

4、書法。

北宋曾鞏《墨池記》:“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譯:王羲之曾經仰慕草聖張芝池邊學書法,洗硯洗筆,把池水都染黑了。

5、信。

唐代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譯: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家在鄜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6、文書;公文。

北朝民歌《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譯:徵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7、書籍。

宋代朱熹《熟讀精思》:“大抵觀書先須熟讀。”

譯:一般說來讀書首先必須熟讀。

8、指《尚書》。

9、曲藝的一類。

清代黃宗羲《柳敬亭傳》:“之盱眙市中,為人說書。”

譯:的盱眙城裡,為人說書。

書的今義:

1、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2、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3、檔案:證書。說明書。

4、寫字或寫的字:書法。書寫。書桌。書案。書畫。

5、寫文章:大書特書。罄竹難書。

6、字型:草書。隸書。楷書。

7、古書名,《尚書》的簡稱(亦稱“書經”)。

8、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說書。聽書。

文言文 “著”的意思都有哪些?

3樓:超級無敵木文謙

釋義:1、顯著,突出,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9明顯:

著而男女有別。——《禮記·大傳》

著不息者,天也。——《禮記·樂記》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著。——《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王氏門強,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聲著。——《世說新語·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於也。——《漢書·朱雲傳》

2、顯現,顯揚:

其不善而著其善。——《禮記·大學》

誠則形,形則著。——《禮記·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於天地。——《韓非子·功名》

病鄭也。著 鄭伯之罪也。——《穀梁傳·僖公六年》

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3、寫作;撰述,用文字顯明地表述:

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

僕誠已著此書。——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著《靈憲》。——《後漢書·張衡傳》

著書之日。——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4、畫圖:

堯、 舜所以昌, 桀、 紂所以亡,皆著於堂。——《淮南子》

5、明瞭:

彼知丘之著於己也。——《莊子》

6、登記,記載:

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論遊戶自實》

7、標出:

書其賈數而著其物,若今時題署物。——《周禮》

8、建立;引申為成就:

故先王著其教焉。——《禮記》

讀音:【zhù 】  【zhuó】  【zhe】

釋義:1.顯明,顯出:~名。~稱。顯~。昭~。卓~。

2.寫文章,寫書:~述。編~。~書立說。

3.寫作出來的書或文章:名~。巨~。遺~。譯~。~作。

4.古同“貯”,居積。

5.附著,穿著。同“著(zhuó)”。

6.助詞。表示動作、狀態的持續。同“著(zhe)”。

組詞:(2)著作[zhù zuò] :撰述;古代專指撰寫詩文,包括文學與學術作品

(3)原著[yuán zhù]:最初的著作(對譯本、縮寫本、刪節本、改編本而言)

(4)著名[zhù míng] :有名,出名

(5)卓著[zhuó zhù]:突出顯著

(6)撰著[zhuàn zhù] :寫作;著作

(7)專著[zhuān zhù] :專題論著

(8)譯著[yì zhù] :將用某種語言寫成的著作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著作

(9)著錄[zhù lù] :載錄;記述收錄

(10)論著[lùn zhù] :亦作“ 論箸 ”論議和著述;《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及稍定 漢 諸儀法,皆 叔孫生 為太常所論箸也”

(11)著述[zhù shù] :撰寫;編著

(12)鉅著[jù zhù] :篇幅長或內容豐富給人深刻印象的著作

(13)土著[tǔ zhù] :世代居住本地的人;本地人,尤用來與入侵者或殖民者對比

(14)昭著[zhāo zhù] :明顯;顯著

(15)著者[zhù zhě] :作者,著書或作文的人

(16)名著[míng zhù] :即傑作,最值得推崇的作品,尤指文學、藝術或**作品

(17)較著[jiào zhù]:明顯

(18)顯著[xiǎn zhù] :明顯,引人注目

(19)著雍[zhù yōng] :亦作“ 著雝 ”;歲陽名。十干中戊的別稱。

(20)著書[zhù shū] :撰寫著作;《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關令 尹喜 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

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樓:瀛洲煙雨

1、寫。

《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譯文:於是用硃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

2、記錄。

《獄中雜記》:“餘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於是乎書。”

3、文書;公文。

《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譯文: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捲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4、書法。

《墨池記》:“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譯文:(晉)王羲之平時非常仰慕(漢)張芝的(書法)。

5、信。《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譯文: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

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書,箸也。從聿,者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書,以竹筷為筆。字形採用“聿”作邊旁,採用“者”作聲旁。

1、背書[bèi shū]

背誦唸過的書:過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書,背不出書要挨罰。

2、讀書[dú shū]

看著書本,出聲地或不出聲地讀:背書聲。

3、叢書[cóng shū]

根據一定目的和使用物件,選擇若干種書編在一起,在一個總名稱下出版的一套書。有綜合性的,也有專科性或專題性的。

4、史書[shǐ shū]

記載歷史的書籍。

5、書桌[shū zhuō]

讀書寫字用的桌子。

5樓:a江水玉清

“書”在文言文中表示多個意思例如:1、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如:

“申子、 韓子皆著書。”——《史記·韓非列傳》。2、信件,信函。

如:“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唐· 杜甫《石壕吏》。

3、奏章;文書,檔案。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樂府詩集·木蘭詩》。4、書法。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5、文字。

如:“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李賀《感諷》。

6樓:赧皎

呵,呵呵。吳俊仁誠宜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乘以在郡裡做主播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分主辦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兵。

“軍”字在文言文裡的意思是什麼?

7樓:我還起啥名

【動】1、會意。金文字形如右圖,從車,從勹(bāo,包裹)。表示用車子打包圍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車戰,駐紮時,用戰車圍起來形成營壘,以防敵人襲擊。

2、圍成營壘。

3、攻殺。

4、指揮作戰。

5、駐紮。如:軍屯(指駐屯的軍隊)。

6、從軍。

【名】1、軍隊。

2、軍隊的編制單位。古代以軍為軍隊中最大的編制單位。春秋時各大國多設上、中、下三軍,歷代沿用其名,人數多少不一。

3、兵種,軍事組織的一個部分。如:海軍;空軍;陸軍;青年軍;軍仗(持兵器的儀仗護衛)。

4、士兵。

5、部隊中的官兵。一個有組織的戰鬥部隊的成員。如:軍分(配給軍人的衣食用品)。

6、營房,軍營。如:軍壁(軍營周圍的營牆的防禦工事);軍壘(有營牆的軍營);軍陣(軍營);軍門(軍營的門)。

7、中國宋代行政區劃名。與府、州、監同屬於路。

8、唐於設兵戍守之地,設定“軍”、“守捉”、“鎮”、“戍”等。安史之亂後,內地也設“軍”。如汴州設宣武軍。“軍”與“守捉”的將領稱使;“鎮”與“戍”的將領稱鎮將。

9、陣地。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古文是什麼意思?

8樓:寶寶

古文[讀音][gǔ wén]

[解釋]1.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文字 2.

宣王太史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或異。--漢.許慎《說文解字.

序》 3.指秦以前的文獻典籍 4.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統稱,一般不包括駢文 5.

漢朝通行隸書,因此把秦以前的字型叫古文,特指許慎《說文解字》裡的古文

[反義]白話

“息”字在文言文裡是什麼意思?

9樓:beihai人力資源

“息”字在文言文裡的意思如下:

①《名》氣息;呼吸時進出的氣。《莊子·逍遙遊》:“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動》呼吸;喘氣。《柳毅傳》:“當閉目,數息可達矣。”

③《動》嘆息;嘆氣。《愚公移山》:“北山愚公長息曰。”

④《動》休息。《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⑤《動》止息;停止。《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知識延展:

1.原文:《孔雀東南飛》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1.譯文:

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驅趕回孃家,她發誓不再改嫁。但她孃家的人一直逼著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後,也吊死在自己家裡庭院的樹上。

當時的人哀悼他們,便寫了這樣一首詩。

孔雀朝著東南方向飛去,每飛五里便是一陣徘徊。

“我十三歲就能織出白色的絲絹,十四歲就學會了裁衣。十五歲學會彈箜篌,十六歲就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傷悲。

你既然已經做了府吏,當然會堅守臣節專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們見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漸疏稀。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鬆弛。不是我紡織緩慢行動鬆弛,而是你家的媳婦難做公婆難服侍。我已經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使,徒然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無法再驅馳。

你這就稟告公公婆婆,及時遣返我送我回孃家去。”

貧和窮在文言文裡什麼意思啊,“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貧 就是窮,沒錢 窮 就是不得志 吃什麼能長胖 在古代 特別是上古代 貧 和 窮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缺乏衣食金錢叫 貧 而不叫 窮 說文 解 貧,財分少也 莊子.讓王 稱 無財謂之貧 故而 荀子.天論 有 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 之說,這主要反映了古人的物質觀念。不能顯貴只能叫 窮 而不能叫 ...

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書在古文裡什麼意思

瀛洲煙雨 1 寫。陳涉世家 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 譯文 於是用硃砂在綢條上寫了 陳勝王 2 記錄。獄中雜記 餘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於是乎書。3 文書 公文。木蘭詩 軍書十二卷,捲捲有爺名。譯文 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4 書法。墨池記 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譯文 晉...

糾字在文言文有什麼意思

動 用三股線擰成繩子。說文解字 繩三合也。動 糾合 集聚。後漢書?臧 合義兵,並赴國難。動 絞 纏繞。九章?悲回風 思心以纕兮,編愁苦以為膺。動 督察 約束。左傳?昭公六年 猶不可禁御,是故閒之以義,之以政,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動 糾正。荀子?王制 嚴刑罰以 之。動 檢舉。後漢書?桓潭傳 今可令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