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英語單詞是,為什麼中國的英語單詞是China

時間 2021-05-02 17:50:52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使用「china」這個英文名稱始於2023年,可是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知這個東亞國家的名稱了。

據有關專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考證,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一詞的詞源,最早**於西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西元前5世紀和西元前15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出現的「cina」一詞;在西元前4世紀的古印度喬胝釐耶的《政事論》中,也曾提到過「cina」;西元前5到4世紀的波斯讚美弗爾瓦丁神的詩中也曾出現過「cina」;《舊約全書》中也有關於「sinoa」的記述。

對於「china」這一名稱的**和詞義,

在學術界一直是眾說紛紜、各執其詞,目前所見到的幾種說法是:「瓷」、「秦」、「茶」、「絲」、「粳」和「苗語」說。

有學者提出:「china」是漢語「昌南」(原景德鎮名)的音譯。隨著景德鎮精細白瓷大量流傳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美國遺產大詞典》的解釋是,「china」一詞與西元前三世紀的秦朝有關,「china」是秦國的「秦」的譯音,這一觀點首先是羅馬傳教士衛匡國(martini, martin)在2023年最早提出來的。

據記載,在西元前五世紀,東方的絲綢已成為希臘上層社會喜愛的衣料,因此,有學者認為「cina」一詞由來於絲綢的「絲」,其依據是希臘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賽里斯人(serica),由此認為「賽里斯」是由「cina」轉變而來。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是成都理工大學劉興詩教授和上海東華大學教授周啟澄先生。劉興詩教授曾在**《china釋義新探》中不僅提出,「china」一詞源於絲綢,還認為:

古時西土各國認定的「cina」所在正是古蜀國,即今天的成都地區。「絲國」並非指今日中國的全境。

文化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林河先生認為,印度梵語中的cina,指的就是中國南方的粳稻民族,是「粳」的譯音。印度東部的阿薩姆邦等地區,住有中國南方的粳稻民族, 種粳稻的民族自稱為cina (粳),因此,阿薩姆邦等地區的粳民也自稱為「粳」,印度人就是依照粳民族的語言稱他們為cina(粳)了。

從時間上來看,景德鎮的陶瓷出現於東漢,秦朝建立於西元前221年。從專家們提供的資料看,「cina」一詞在印度梵文中的出現的最遲時間也在西元前5世紀,中國茶葉的出口也要晚於這一時期。由此可見,印度梵文中的「cina」和中國的「茶」、景德鎮的「瓷」及中國秦國的「秦」並無關係。

關於賽里斯國的絲綢在西方的許多文獻中有許多記載,如在《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法]戈岱司編 耿?譯)一書中,囊括了從西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十四世紀期間九十多部希臘文和拉丁文著作中關於塞里斯國的記述。希臘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在西元前四世紀就提到的賽里斯國(serica)。

專家們認為,由serica演化出來英語的錫爾克(silk)、俄語的旭爾克,均**於中國「絲」字的諧音,是這些國家對絲綢的稱呼。但在印度梵文中記錄中國的名稱是「cina」,而由此衍生出的英文是「china」,波斯文是「chin」,阿拉伯文是「sina」,拉丁文是「sinae,」 法文是「chine」,德文是 「china」,義大利文是「cina」,俄文的「中國」名稱是根據公元九世紀的遼國「契丹」(kitan ,kitai)的音譯得來的。很明顯,在許多歷史文獻的記述裡,那個生產絲綢和販賣絲綢的賽里斯國(serica)和古印度梵文中的「cina」,代表的並不是同乙個概念,所指的並不是同乙個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說,「cina」與「絲」並無關係。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cina」指的是東方的乙個國家或者是乙個社會集團,但是這個名稱在當時所指的具體是哪乙個區域、哪乙個人類族體、其含義究竟是什麼,現有的各種學說都不足以令人信服。我認為,古代中國的商、周版圖遠沒有今天中國的版圖這麼遼闊,商、周對西方的影響遠沒有今天的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這樣巨集大,在東亞遼闊的土地上除商、周以外,那些被商、周稱為「東夷」、「北狄」、「西戎」、「南蠻」(自《禮記曲禮》)的族體則佔據著東亞更廣袤的土地。因此,我們無論是在**「cina」的來歷還是其含義的時候,不能把視線僅限於商、周的區域。

上文見於

另關於為什麼不是音譯,自然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2023年建國時候的新稱謂,而國家的存在從很早就開始了,在英文譯名上,不能因為國體和政體的變更而否認歷史。而且還有乙個原因就是西方其他國家的文字都是字母文字,而且因為地理距離的關係,相互之間的融合比較多。看起來好像音譯更加多。

2樓:一生平安

中國銀行的英語單詞是china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中國出口瓷器到國外,所以就用china表示中國了。

為什麼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中國最早以瓷器(china)聞名世界,所以其他國家就以瓷器(china)命名中國。

china,現為「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陶瓷最初的稱呼是「chinaware」,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初無瓷器一義,後來省略ware小寫其字頭,簡稱瓷器為china,獲得瓷器之義。

「china」一詞的出現,不晚於遼金宋、不早於先秦,大致出現在隋唐時期。

學界基本認定其作為瓷器的雙關含義遠遠晚於「china」作為中國的本意,所以china最初的意思就是指中國。

5樓:匿名使用者

china,現為「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陶瓷最初的稱呼是「chinaware」,直譯:中國瓦。陶瓷產品,古稱瓦器(古時凡以土燒製成的陶土器皿,皆可稱「瓦」)。

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初無瓷器一義;後來省略ware,小寫其字頭,簡稱瓷器為china;學界基本認定其作為瓷器的雙關含義遠遠晚於「china」作為中國的本意,所以china最初的意思就是指中國。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cina 來自中國古代的某個國家或地區。比如先秦時代位於今雲南東部的滇國,或者南方的楚國,或者西方的秦國,以及西漢時代位於今越南中部的日南郡。

這四種觀點的核心證據是:在當時中國與印度的交往中,這些國家或地區擁有重要的地位或者是最關鍵的中轉站,所以成為印度人眼中的中國象徵,印度也因此有了起源於這些國家名稱或者地區名稱的cina 名稱。

6樓:子虞

由於在英文中,中國和陶瓷都是同乙個詞彙(china),因此,很多人認為西方文字中,「中國」這個詞就是**於「陶瓷」。這種說法很普遍,幾乎成為不假思索的定論。

有人還考證說,當年景德鎮旁邊有個地名就是類似「china」的發音,所以,這個地名成為陶瓷的代名詞,進一步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很長時間裡,就像中國對西方的了解一樣,都是非常模糊的。在有文字記載的早期歷史中,西方對中國的稱呼都與絲綢有關,而與陶瓷無關。

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卓大帝東征時,甚至還不知道中國的存在。當時他們知道在很遠的東方,有乙個生產「絲綢」的國家,當時被稱為「塞里斯國」(seres)。

亞歷山卓大帝到達阿富汗後,面對向東而去的萬重雪山,終於失去了勇氣,掉頭南下,前往印度。東西方在那個時候,失去了一次可能的直接交流機會,雙方都只存在於各自的想象之中。

有一點是確定的,西方對中國最初的了解完全來自絲綢,西方關於「塞里斯國」的所有描述,都與絲綢有關。但是,當時西方對於「塞里斯國」的絲綢描述也都是錯誤的。

西元前37年,羅馬著名的詩人維吉爾在《農事詩》中,提到了生產絲綢的「塞里斯國」,他認為絲綢的絲是產於一種長著柔軟絨毛的樹。

羅馬另一位著名的詩人賀拉斯也歌頌了絲綢的柔軟和精細。在那個模糊不清的年代,西方對於絲綢的故鄉,有很多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想象,例如,認為「塞里斯國」的人可以活到140歲,200歲,甚至還有人說壽命長達300歲。他們只知道「塞里斯國」是在比印度更遠的東方。

7樓:二貳2二

「china」原意是「瓷器」,因為中國以前出口主要是絲綢、茶葉和瓷器,外國人非常喜歡中國的瓷器,慢慢的瓷器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使用「china」這個英文名稱始於2023年,可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知這個東亞國家的名稱了。據有關專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考證,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一詞的詞源,最早**於西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西元前5世紀和西元前15 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出現的「cina」一詞。

在西元前4世紀的古印度喬胝釐耶的《政事論》中,也曾提到過「cina」;西元前5到4世紀的波斯讚美弗爾瓦丁神的詩中也曾出現過「cina」;《舊約全書》中也有關於「sinoa 」的記述。

擴充套件資料

西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統一的**主義**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衝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絡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

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023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2023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2023年到2023年的*****。2023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2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為什麼中國的英文名叫「china」?

8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china」最常見的解釋是「秦」或者是「契丹」的音譯。

「秦」這個國名先通過**渠道傳到天竺,後進入梵語。然後從天竺傳到波斯,然後在13世紀傳到馬可波羅。

要說到「china」,歐洲諸語言都是15世紀以後才有這個詞以及其變體的,之前的稱呼是更早的「契丹」,馬可波羅義大利原文用的是catai, 英語翻譯成cathay,是從「契丹」音譯過去的。

契丹在保加利亞語,俄語裡是對中國的稱呼。在古典英語裡有cathay,而現代英語是china。 類似的還有義大利語catai/cina, 葡萄牙語catai/china,西班牙語catay/china。

為什麼記英語單詞總是容易忘呢,為什麼記英語單詞總是容易忘

根據我的經驗,要想熟記英文單詞有以下三種途徑 1.根據詞源 etymologically 2.根據發音 phonetically 3.死記硬背 by rote 當然,這三種途徑的效果是有差別的。我認為他們效果的高低與我將他們列出的順序是一致的。此處我想就如何根據詞源記單詞談談我的看法。乙個單詞的詞源...

英語單詞為什麼如此的變太呢

每乙個漢字不也是經常有多種意思嗎,多留心句子,單詞的意思不是還要在句子中體現麼。單一的背單詞背意思沒什麼作用,除非你的記憶很好,否則很難背下來的。這就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了。有那種通過背句子記單詞的書很好 回憶一下你牙牙學語的時候。其實每個人學語言都是有乙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學語言是沒有什麼捷徑的,它不是...

為什麼英語單詞加個字首或者字尾其中字母的發音就不一樣

這牽扯到單詞的重音。英語為了區別詞性,詞義,同一個單詞的重音不同,重音改變了,因素的發音自然也會改變。如desert 就有遺棄和沙漠的意思。你可以自己查字典求證一下,有利於記憶。規則得在實踐中總結積累,據我所知,沒有現成的,呵呵。 pre pare,stress on pare.pre par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