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有效壓頭,混凝土側壓力取值

時間 2025-06-19 23:35:16

1樓:

這裡談的有效壓頭問題是指塑性混凝土對模板產生的側向壓力,對吧?

塑性混凝土的側向壓力決定於混凝土的流變特性,並且這個流變特性是隨時間而變化的。豎向上澆築,當混凝土還處在高流動性狀態或混凝土處於振動液化狀態,底部的側向壓力最大,幾乎接近其容重與一次澆築高度的乘積。但此最大壓力埋蘆穗出現的時間比較短,因為振搗完畢,混凝土流動性開始降低,譁鄭混凝土自身重量就逐步轉由自身支撐,同時側向壓力開始降低。

混凝土初凝,側向壓力完全消失。

對於坍落度較低或觸變性混凝土,振搗完畢靜停一會兒,側向壓力就很小了。對於自密實混彎卜凝土,由於高流動性,一次澆築高度大的話,測向壓力會非常大,必須重視。因此,好的自密實混凝土應具有觸變性,防止對模板產生過大的側向壓力。

分層澆築混凝土,澆上部時,下部的側向壓力也是隨下部混凝土坍落度或流動性降低而降低。如果上、下部分澆築時間間隔大,下部已經初凝,則下部的側向壓力也降到零。

2樓:網友

當混凝土初凝後,側向壓力趨於恆定而不是零。

混凝土側壓力取值

3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模板側壓力一般根據兩個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式一:f =式二:

f=γch式一是根據砼澆築高度有效壓頭進行計算,即任意高度模板側壓力的最大值。澆築速度較慢,將造成下部砼已經初凝,初凝部分對模板的側壓可以不作為考慮,故在有效壓頭以外,不進行考慮。

計算式中根據澆築速度及初凝時間考慮未初凝部分的混凝土側壓力,也就是說,在此澆築速度、砼初凝時間及容重等的相同引數下,澆築任意高度模板側壓力的最大值(可以認為剛好自初凝面至當前澆築高度液體砼對模板的側壓力),但一般澆築高度較小,直至澆築完畢,第一層砼任然未初凝,甚至距離初凝時間還較遠。

那麼該值與現場實際情況偏差就較大。遠遠大於實際情況。式二是按照實際全澆築高度全部液態砼計算,那麼可能會出現澆築速度較慢,初凝塊,沒有澆築完畢下部砼已經初凝,該部分砼對模板已經沒有側壓力。

計算結果也遠大於實際值。比如在效壓頭為4公尺,按計算式一計算結果就為適用於4公尺以上的模板側壓力,式二就式於4公尺以下的模板側壓力。大於4公尺時,當前澆築高度4公尺以下可以認為當前條件下無側壓。

小於4公尺時,可以認為全部模板承壓。故按照兩式取小值。但在代入引數時壓考慮最不利狀況,即初凝時間最長、澆築速度最快代入計算。

4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保守起見,一般取小值使用 如果按分析,可以考慮一定的離散性。

5樓:匿名使用者

是不是傾倒澆築砼時荷載,側模壓力呀。

6樓:我執沉浮

隧道施工計算中有關於這方面的計算模組,樓主是要這種嗎?

在兩個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計算公式中,為什麼取較小值。

7樓:張紅趙雲

f=r*h中,這個公式中的h應該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的時候,才能採用,混凝土的澆注速度以及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和h有關係,h=係數*注速度*初凝時間,只要超過了初凝時間,混凝土已經具備一定的形狀,側壓力會減小。除此以外,在混凝土的有效壓頭高度以內,澆注的混凝土也適用這個公式。

另乙個公式,就詳細的說明了,側壓力f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及澆注速度的關係。

取兩個公式的較小值,更接近實際澆注混凝土過程中的情況。

混凝土板的有效高度h-25還是h-

8樓:懂點工程也要懂點生活

截面有效高度h。係指截面受壓區的外邊緣至受拉鋼筋合力重心的距離。在實際計算梁板受彎構件承載力時,因受拉區混凝土開裂後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這時梁能發揮作用的截面高度,應為受拉鋼筋截面形心至受壓邊緣的距離,稱為截面的有效高度h。

截面有效高度h。

係指梁截面受壓區的外邊緣至受拉鋼筋合力重心的距離。

在實際計算梁板受彎構件承載力時,因受拉區混凝土開裂後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這時梁能發揮作用的截面高度,應為受拉鋼筋截面形心至受壓邊緣的距離,稱為截面的有效高度h。

根據鋼筋淨距和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規定,並考慮到梁、板常用的鋼筋直徑(梁設為20mm,板設為10mm),室內正常環境(即一類環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關係:

對於梁: h。=h-35mm (一排鋼筋)或 h。=h-60mm (兩排鋼筋)

對於板 h。=h-20mm

h。=h-(最小保護層厚度+d/2)

其中最小保護層厚度依據環境類別和混凝土強度等級定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

一般的,對於梁可取20,板可取10

9樓:排隊長

樓上的回答是錯誤的,板的保護層一般為15mm,鋼筋直徑一般在8~12之間,h0的取值是減到鋼筋中心的.故為15+10/2等於20.當遇到特殊結構,如水池等保護層有特殊要求的應按照此計算原理實際計算.梁類推。

10樓:網友

有效高度是計算配筋時用的 用h0表示,具體要根據板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及鋼筋排數來計算,一般樓板的板厚層厚度為15mm,一排鋼筋,鋼筋直徑按10考慮,故有效高度h0=h-15-10/2=h-20

11樓:木頭疙瘩不開竅

假設雙排鋼筋間距為s,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c,縱向鋼筋直徑為d,箍筋直徑為d1,梁高(或者板厚)為h,截面的有效高度h0計算如下:

對於梁 h0=h-(c+d/2+d1) (一排鋼筋)h0=h-(c+d/2+s/2+d1) (兩排鋼筋)對於板 h0=h-(c+d/2)

其中最小保護層厚度依據環境類別和混凝土強度等級定,規範上有詳細規定;雙排鋼筋間距s應考慮鋼筋直徑,也就是說s是兩排鋼筋圓心到圓心的距離,這樣取值其實是偏於安全了,因為按照定義「受拉鋼筋截面形心至受壓邊緣的距離」,這裡的截面形心通常離最外側鋼筋近一些。

混凝土收面施工中一平,二壓,一光,一拉毛各指什麼

12樓:度娘死粉是我

現在都不用木頭等自制工具了,混凝土物料到位後用大刮尺攤鋪整平下,然後用振平尺振搗下(20釐公尺以內),如果路面比較厚的話用振動棒振搗下,然後用大抹子收下光,等乾的有七八成了用拉毛刷做下防滑處理。

13樓:網友

看字面意思也明白了呀 第一 混凝土澆的要水平 二拿一根平的長木頭工人跟在後面用振動棒震實壓平 然後用鐵磨子磨光 然後用木磨子拉毛 其實沒那麼複雜 澆的時候 振動棒震震 工人跟後邊把他壓平就行了 一般澆之前 50線已經抄好 往下量一下高度就行了 誤差不會大的。

是什麼影響混凝土質量

14樓:網友

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1、是原料質量;2、是施工質量;3、是養護情況。

施工中也是要從上述三個方面來保證砼質量:

1、是嚴把原材料質量關,進場材料都要進行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

2、嚴把砼配比關、確保攪拌時間、砼運輸時需確保不離折,砼入模時高度卻當,砼振搗要到位,時 間要充分;

3、一定要做好砼的養護工作。

15樓:網友

1、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符合規範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2、混凝土的運輸時間。也就是初凝與終凝時間。

3、混凝土的澆築方式,注意坍落度及澆築部位的不同。

4、混凝土的養護時間要控制。

5、混凝土試件的製作,養護等 。

6、混凝土的拆模檢查,並對產生的問題進行處理。

7、模板的支設是否牢固、平整度,有無縫隙等。

16樓:我愛知識

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時的現場條件,和施工後的養護。

混凝土界限破壞時的壓應變和拉應變等於多少

17樓:蘭曦雪唯一

這個沒有固定的數值,主要是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有關。混凝土材料的拉壓最大應力和最大應變都是根據混凝土的屈服強度來劃定的。例如:

乙個具體杆件的截面尺寸(a×b或者d)和長度l已經為定值,那麼根據混凝土的設計標號(通過反覆試驗確定)所對應的壓應力屈服強度和拉應力屈服強度(現在都有表可查),以及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極限破壞時的外力p所產生的應變為ε=pl/(ea)a為杆件截面面積。

混凝土: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複合材料的統稱。

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如下圖所示:

18樓:花甲青年就是我

和混凝土的強度有關,不是定數。

19樓:剃的卡齒頭

極限壓應變為,拉應變為。

防凍劑加入混凝土後有效防凍時間多久

有效防凍時間在混凝土達到抗凍臨界強度之前。混凝土達到臨界強度後就不怕凍了,防凍劑的防凍作用就不起作用了。但前提是防凍劑是合格產品。至於具體多長時間,和氣溫,入模溫度,覆蓋,養護方式等因素都有關,不可一概而論。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親 這道題由我來為您回覆,打字需要一點時間,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有效...

c30混凝土容許拉應力及容許壓應力是多少

scorpio丶蓮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 2002第4.1.5條。c30混凝土受壓和受拉時的彈性模量為 3.00x 10 4 n mm2,即30kn mm2.混凝土強度等級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指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劃分。採用符號c與立方體抗壓強...

商品混凝土試塊試壓三混站做了,施工單位還要做嗎

要做,而且必須做。商品混凝土在攪拌站做是攪拌站為了出具產品合格證而製作的,28天后攪拌站的實驗室會對其進行抗壓試驗,然後出具商品混凝土強度合格證。而根據施工規範,施工現場必須要對商品混凝土進行抽查,包括塌落度 和易性以及強度。強度就是通過試塊抗壓試驗來檢測。因此施工現場必須根據規範規定製作相應組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