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格大幅增長,對GDP的影響

時間 2022-09-23 11:25:02

1樓:浪姐說電影

由於gdp 的定義是一年之內經濟社會運用其全部資源所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所以商品大幅增長,名義gdp也會隨之增加。同時,商品****會使廠商生產更多的產品,所以實際gdp也會隨之增長。

另外如果商品**大幅增長是由於經濟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時,經濟會崩潰。

2樓:百度網友

第一,財政赤字與貨幣供給。財政赤字對經濟的影響和赤字規模大小有關,但更主要的還取決於赤字的彌補方式。向銀行透支或借款來彌補財政赤字。

出現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收進的貨幣滿足不了必需的開支,其中有一種彌補辦法就是向銀行借款。可見,財政向銀行借款會增加**銀行的準備金從而增加基礎貨幣,但財政借款是否會引起貨幣供給過度,則不是肯定的。在現代信用制度下,在發生財政向銀行借款時,只要銀行能控制住貸款總規模,就不會發生貨幣供給過量的問題。

居民個人或企業包括商業銀行購買公債,一般說只是購買力的轉移或替代,不產生增加貨幣供給的效應。居民或企業購買公債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用現鈔和活期存款購買;另一種情況是用儲蓄或定期存款購買。

由**銀行認購公債。**銀行認購公債,在**銀行賬戶的資產方**公債項增加,負債方的財政金庫存款等額增加,而當財政用於支出時,則**銀行的財政金庫存款減少,在商業銀行貼戶上居民和企業存款相應增加,從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也相應增加。商業銀行有了超額儲備,就可能用以擴大貸款規模,增加貨幣供給。

第二,財政赤字擴大總需求的效應。財政赤字可以是作為新的需求疊加在原有總需求水平之上,使總需求擴張。另一種情況則是通過不同的彌補方式,財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門需求而構成總需求的一部分。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還出現另一種說法,認為財政赤字是國民收入超分配的重要原因。首先對國民收入超分配這個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實準確的理解只能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貨幣供給量大於貨幣需求量,不過是需求過旺或通貨膨脹的另一種說法。

第三,財政赤字與發行國債。發行國債是世界各國彌補財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認為是一種最可靠的彌補途徑。但是,債務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會隨著財政赤字的增長而增長。

還有另一面,就是債務是要還本付息的,債務的增加也會反過來加大財政赤字。

3樓:百度網友

增加名義gdp。對實際gdp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有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