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字型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

時間 2022-02-21 08:10:11

1樓:謝榜眼

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

漢字的字型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各有什麼主要特點

2樓:樹木愛水閏

一、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 楷書(魏晉) →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鍾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文比甲骨文更規範。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

4、小篆: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準,對漢字進行整理簡化,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型叫小篆。

5、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範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型,叫隸書。

6、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7、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8、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型,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二、關於漢字

1、起源: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2023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3、簡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乙個漢字乙個音節。

3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西元前2023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型係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4樓:瑞麗詩丶陳醫生

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篆書(大篆【戰國·秦】→小篆【秦朝】)→隸書【漢-三國】→楷書/行書【魏晉以後】

5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商周)金文(商周)小篆(戰國時期的秦國)隸書(戰國晚期,通行於兩漢)楷書(魏晉)

6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7樓:匿名使用者

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五個階段。

8樓:匿名使用者

金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我知道,可是誠實守信~語文書都有,不要怪我啦!

10樓:百度使用者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甲骨文金文小篆……

12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看看別人的回答吧

13樓:張景軻是聰明的

好的好的話都不說說不定還大把大把大把多

14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金文,隸書,楷書

15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16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 楷書(魏晉) → 行書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7樓:金果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大篆

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

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5.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

6.草書

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7.行書

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

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18樓:貞觀之風

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元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範,就成了一種文字型係。

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型係大約經過了近2023年之久。中國的文字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23年前,經過六千年的歷史過程中。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1、 聲:聲音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乙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

2、形: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

3、象:「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於象形文本,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

4、數:「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

5、理:「理」是「象、數」的擴充套件。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

19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演變是一本研究文字演化的書籍,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八種字型(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九種字型)。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國文字等字型代替。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殷商)(周) (秦)(漢)(魏晉)

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 「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例如:

「ma、ba」用於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乙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

例如:鵝、雞、鴨、貓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如「嘎、喵、咯」。

「哈、喔、噓、哎唷……」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聲。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聯。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鬥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

例如:遠出狩獵,為了不至於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樹幹上做一些標記。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

另外,人類也可能出於對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說文解字[1] 》說,「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分事理,開始創造文字。」 故有「倉頡造字」的典故。

【原文】皇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háng 野獸經過後留下的痕跡)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

「番→采田」,「番」謂田中野獸的腳印。「採」辨別也,象獸指爪。

【原文】採,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獸足謂之番,從採、田,象其掌。審,悉也,知審諦也,從宀、從採。悉,詳盡也,從心、從採。釋,解也,從採。採取其分別物也。

由「圖畫」經過乙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徵,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圖象向表示聲音的字母方向發展,以語音作為主體。漢字由原始圖象向「象、數、理」方向發展,用不同的圖象來表示各種各樣的意思。

⑶ 「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於象形文本,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

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於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原文】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邊的「一」表示「地」,與「☰」卦三陽爻象「天、人、地」相通),「顯→日業」(「業」,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樹木,「日」已上樹梢,太明「顯」了)。

這些字還可以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溼→氵顯」、「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這裡完全相通,即所謂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維和「陰陽互動」的二分原理。

⑷ 「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

「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會挨餓。「有」進一步分化形成「

一、二、

三、多」等數的概念。

「數」向易符方向演變,逐漸從文字中分離,形成八卦,並在歷史上的夏、商、周時期形成《易經》(《連山》、《歸藏》、《周易》)。例如:奇數(

一、三、

五、七、九)和偶數(

二、四、

六、八、十)是兩組不同性質的數。若奇數屬陽,偶數則屬陰。在《河圖》和《洛書》中以「黑、白」或「實心、空心」分別表示。《易》中用「陽爻、陰爻」(、)表示。數字「

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維,將「一」視為陽爻「」,「二」即為「」,「三」即為「☰」。按陽爻重疊之原理,將陰爻也重疊,即為「、、☷」。若再將「、」符號組合,即產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數」的加減乘除為算術。研究「數」的「象」,並且以「象」說「理」,這是演繹《易經》了。漢字中,字根重疊現象比比皆是,這是「數理」在造字中的具體表現。例如:

唱→口昌→ckv(「唱」,從口、昌聲)

哭→吅犬→kv(「哭」,從吅、獄省聲)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樹上有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品」三口,評頭品足。)

囂→頁→xvy(「囂」,從、從頁。頁,首也)

土→十一→ti(《說文解字》中,土→二丨,從二,二為陰數,象地。模糊元碼中按直觀分為「十一」,與「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數也,從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

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壞→土不→ht(壞,一說瓦未燒,毀也。)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又如:石→磊,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雙,人→從→眾,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眾」。

⑸ 「理」是「象、數」的擴充套件。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

「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裡明白、事情變得明顯……」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茲舉一例說明:

「貓→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屬於象形,貓叫聲「miǎ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耕種時期,才被人馴養用於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

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於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

「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從「貓」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並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

漢字的演變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字型的演變過程,按時代和字型的對應,大體上可分為六種字型,具體如下:

行草帛,紙

楷書漢,唐

竹簡,帛隸書漢

石小篆秦青銅器,石

籀文周,春秋,戰國

龜甲,獸骨

甲骨文商周甲骨文

覺這個漢字發展規律,漢字發展演變經歷了哪些主要階段?有什麼規律

渡萬川 漢字發展規律 作為一種表意文字,漢字最初的形體大都相當複雜,在數千年的使用過程中,漢字經歷了一個由繁到簡的自然演變過程,簡化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變圖形為符號 刪減多餘和重複的偏旁 用筆畫簡單的字型代替筆畫複雜的字型 擷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等。漢字字形大致經歷了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

童話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請簡要舉例說明

霓脦那些 童話故事最初是傳統口述民間故事的一部分,通常會被講述的具戲劇性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世代相傳。因此,童話的歷史難以考證。尤其是早期不識字的說書人所說的故事,通常都沒有任何書面記錄可供後世參考。最早有以文字形式流傳的童話故事是在西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後童話故事開始在寫作形式的文學作品...

小米企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猴 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