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五娘的介紹,歌仔戲的介紹

時間 2022-11-02 18:35:09

1樓:崇惜天

荔鏡記是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屬於中國明代傳奇作品,出於中國大閩南地區的潮州及泉州一帶,作者已失佚,主要為曲牌(劇本)型式,用戲劇來表演。1內文詞語用潮州話及泉州話混合著寫,可謂最早的一部閩南語出版品,故事內容在敘述陳三(泉州人)五娘(潮州人)愛情故事曲折之過程。因荔鏡記的自由愛情故事與中國傳統父母作主的媒妁之言婚姻有所衝突,所以此劇在明清兩代一再被官府禁演,不過還是廣受大閩南地區的群眾歡迎。

台灣歌仔戲《陳三五娘》的相關資料!

2樓:命理之王

這張唱片已經絕版,現在只有在二手市場找找。演唱者王水花我不太熟悉,但他演主角陳三,應該是一位出色的老前輩,葉桂蓮和陳秀琴我就比較熟悉,她們兩位在閩南歌仔戲界是大名鼎鼎,他們兩位和陳金木,葉振東合稱閩南歌仔戲四大金剛。後來又出現一位非常優秀的新人叫做何亞祿,葉桂蓮和陳秀琴後期則大量與何亞祿合作,他們三人主演大量傳統大戲陳三五娘,白蛇傳,英台山伯等,風靡閩南地區。

求閩南劇的簡介、代表人物介紹等等資料,快點,急啊!!!謝謝!!

3樓:在圭峰喝飲料的海豚

錯了!台灣歌仔戲才是由閩南薌劇改變而成的薌劇很早就有了,同安,南安,晉江漳州都很流行,台灣歌仔戲僅得其皮毛而已。

歌仔戲的介紹

4樓:匿名使用者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京劇、閩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是我國 360多個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閩南形成於台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戲曲,傳及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人華裔聚居地。

歌仔戲初以鄉間小戲為主,後吸收南管戲、北管戲、京劇、福州戲的營養,發展為成熟的舞台劇。劇本內容以民間故事為主,經典劇本有《陳三五娘》、《山伯英臺》、《烏白蛇》、《呂蒙正》等,多強調忠孝節義。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種傳統的曲調,雜碎調和七字調為歌仔戲兩個最主要的唱腔。

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月琴、笛子、鴨母噠、三弦、嗩吶、單皮鼓、鑼、鐃鈸等。

歌仔戲的歷史,可以說是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歷史的生動寫照。明末清初,閩南的歌仔隨著「唐山過台灣」傳播到台灣,吸收了台灣原住民**和客家**的元素,經過數百年的融合孕育,在20世紀初於台灣宜蘭創造出了七字調,並逐漸流傳全島。上世紀20年代,台灣藝人王銀河、溫紅塗、戴水保等把七字調等台灣歌仔調傳播到廈門。

2023年廈門成立了閩南最早的兩個歌仔戲班「雙珠鳳」、「新女班」。台灣歌仔戲名班「玉蘭社」、「霓生社」等也先後到廈門、閩南演出。台灣歌仔戲藝人賽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閩南傳藝並組建歌仔戲班。

歌仔戲也由閩南、台灣的歌仔戲班帶到了新加坡等閩南華僑聚居地。

張恨水原著《啼笑姻緣》的介紹

求閩南語的電影 有知道的請介紹下 謝謝

5樓:良馬白駒

推薦幾部我自己看過的,感覺很棒的。

楊德昌導演的《一 一》

葉天倫導演的《大稻埕》

邱黎寬 黃朝亮的《大尾鱸鰻》

《蜢胛》以及動畫電影《魔法阿嬤》

還有我沒看過的,早期的《無言的山丘》《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多桑》《戲夢人生》《眼淚》《愛的麵包魂》還有很多。。。

6樓:匿名使用者

侯孝賢的【戀戀風塵】

有誰能跟我詳細介紹一下高甲戲、梨園戲、歌仔戲的區別?

7樓:小新科普生活

一、**:

1.高甲戲:

高甲戲的**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以南曲為主,兼收木偶調和民間小調,並在旋律節奏上進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適合舞台上表演各種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濃郁的地方韻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渾高昂,也有清婉細膩的音韻。

2.梨園戲:

梨園戲**屬泉腔,由南音、籠吹、十番和部分潮調等融合而成。唱詞多為長短句形式,曲韻屬古中州韻,用泉州話演唱。語言聲調分七聲,即除去聲外,平、上、入三聲分陰、陽。

男女同腔同調,本嗓發聲。

3.歌仔戲:

歌仔戲**分為唱腔和伴奏**兩部分。其唱腔屬曲牌聯綴體,在聯綴時可採用同宮同調、同宮異調、異宮同調、異宮異調等方式。唱腔曲牌大體可分為七字仔、雜碎仔、賣藥仔、雜念仔等四大主調以及哭調和調仔等,其伴奏**則分為串仔、吹牌和鑼鼓經。

二、樂器:

1.高甲戲:

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樂和武樂。文樂以嗩吶為主,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後來又加入琵琶、楊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樂有百鼓、小鼓、通鼓、鐸板、大小鑼、大小鈸、特別是響盞和小叫。

2.梨園戲:

傳統樂隊由鼓師、副鼓、中吹、弦管、副籠5人組成。樂器有鼓、板鼓、方梆、鑼仔、馬鑼、北鑼、鐘鑼、雙音、大鈸、小鈸、碗鑼、響盞、小叫以及品簫(笛)、噯仔(小嗩吶)、大噯(大嗩吶)、三弦、二弦。

3.歌仔戲:

歌仔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有椰胡、大簡弦、京胡、嗩吶、單皮鼓、鑼、鐃鈸等。

擴充套件資料

歌仔戲的內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為主,代表劇目有《陳三五娘》、《劉秀復國》、《八仙過海》、《濟公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強調忠孝節義,一般沒有固定劇本,至今仍沿襲以「戲先生」講戲並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而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採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分別與雄獅搏鬥),現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

8樓:匿名使用者

高甲戲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乙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布於晉江、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又先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二色,俗稱「九角戲」。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初期節目沒有固定的指令碼,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高甲戲的**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而以南曲為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伴奏樂器以管樂、嗩吶為主(解放後改用琵琶為主),此外還配有橫笛、二弦、三弦等。

打擊樂器及其打擊方法與京劇相同,如〔衝頭〕、〔長錘〕、〔急急風〕等,但「三通」和「出將」時則與京戲不同。丑旦戲或輕鬆場面加用雙鈴、響盞等。解放後,2023年成立泉州大眾劇社,2023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 ,《桃花搭渡》、《掃秦》榮獲劇本獎和演出獎。

陳蘭亭的生平事蹟,陳蘭亭的介紹

陳蘭亭的介紹 陳蘭亭 年 1961年 著名武術家,抗日愛國將領,國民黨中將,163師師長,重慶石柱縣大歇鎮陳高村人 祖輩忠縣洋渡鎮陳家坡人,由其爺爺輩遷大歇 雖然沒文化,但武藝高強,有膽量,重人情,講義氣,國難當頭時鐵骨錚錚。早年對國內戰爭認識不透切,在 杜重石等影響下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早年隨 一...

南朝的陳霸先有什麼歷史背景介紹,南朝陳霸先 和越南的陳朝有什麼關係嗎

陳武帝陳武帝 557 559 即陳霸先,在位二年 557 559 南朝陳的建立者。字興國,吳興長城 今浙江長興 下若裡人。出身寒微,初任里司 油庫吏等微職。後任交州司馬,因鎮壓交州農民暴動與保護南方政權有功,遷西江督護 高要太守。太清二年 548年 侯景叛亂,並陷建康。陳霸先遂於十一月在始興起兵討侯...

請介紹一下南朝時陳文帝和陳宣帝的生平

陳文帝 522 566 即陳蒨 現多寫為茜 漢族。南朝陳皇帝。公元559 566年在位。字子華。武帝侄,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史,舉動方雅,造次必遵禮法。高祖甚愛之,常稱 此兒吾宗之英秀也 起家樑吳興太守。敬帝紹泰元年 555 佐周文育平定杜龕 張彪。授會稽太守。陳武帝即...